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0 > 2010年第3期

穿新鞋,走老路

作者:
时间:
2010-03-11 13:03:58

 

“海女”与“珍珠王”

 

海女,日语读作“阿玛”(Ama),专指靠潜海捕捞贝类和海藻为生的女人,时光倒退半个世纪还遍布日本列岛的沿岸,现在却不多见了。海女在鸟羽市虽还是一绝,却只剩下了“表演”。第二天带客人到珍珠岛上去观看“秀”。海女们银装素裹,每人身上拴着一个木盆从船上跳到海里去捕捞,她们潜水时双足并立消失在海面的一瞬间,比那刚劲刻意的水上芭蕾比赛更显袅娜的风情。

海女并非只抓鲍鱼和捞海草,从前的活跃多与天然珍珠的采集密切相关,鸟羽珠贵,海女云集,但所得无多;现在珍珠泛滥,海女却没了,原因是人工取代了天然,机械化采贝淘汰了海女。结束海女人素衣潜海探贝采珠历史的是一个叫御本木幸吉的人。他1858年生于一个开面条店的家庭,却因在1893年鸟羽的珍珠贝中成功地人工培养出珍珠而被称为“珍珠王”。目前世界上的珍珠几乎都出自养殖,其最大商家是位于东京的“K.MIKIMOTO株式会社”。MIKIMOTO读“米奇模特”,即“御本木”这个姓氏的日语读音,现为最著名的世界珍珠品牌。该公司的前身是“御本木珍珠店”,由御本木幸吉1899年创办于东京银座。但“御本木”的发祥和养殖基地却在鸟羽港湾内的一座小岛上,这个岛现在被命名为“御本木珍珠岛”( Mikimoto Pearl Island),岛内有御本木幸吉纪念馆和珍珠博物馆以及观赏海女表演的看台。

御本木幸吉卒于1954年,活了96岁,其一生充满传奇。人工珍珠的发明、养殖和贩卖不仅使他在明治时代“殖产兴业”的历史当中重重地留下了一笔,一场持续了数年的“世纪裁判”更使他和自己培育的人工珍珠扬名世界:1924年巴黎法庭审理一场“人工珍珠到底是不是珍珠”的官司,结果判定“人工珍珠与天然珍珠无异”,被告御本木幸吉获胜。但最给人留下印象的却是有关他性格的两件事:一件是他从不过问也从不知道自己金库的号码,声称“我信任手下的人,不信任金库,所以没必要知道金库号码”;另一件是1932年他就任日本珍珠水产组合长,在当时日本最大的珍珠出口口岸神户,当着世界各国商人的面,一次烧掉了72万颗珍珠。由于当时日本的人工珍珠已经占有80%以上的世界市场,开始供不应求,一些低劣产品,以次充好,混迹世界,于是御本木幸吉下令,立刻烧掉出口待运的珍珠。这一被当时的媒体称为“珍珠的火葬”果断举措维护了珍珠的信誉。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关于珍珠的豪言壮语才显得格外动听:我要让全世界所有女性的颈上都挂上一串珍珠!

至今在日本国家专利部门(特许局)大厅墙壁上仍保留着十大发明家的浮雕,他们是日本工业所有权制度自1885年创立以来标榜史册的人物,御本木幸吉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丰田佐吉(1867-1930),简约而高效能的木制纺织机的发明者,一生拿过84项关于纺织机的专利,其子丰田喜一郎(1894-1952)青出于蓝,创立了丰田汽车公司。人们只惊叹于日本战后的复兴,其实底蕴源远流长,那根基早在战前便已经有了。

 

“混动”乎?“电动”乎?“……”乎?

 

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丰田”上。小而言之,是想最后交代一下“哈利雅”的驾驶感受,那就是“一台顶两台开”。这是它和以往单发动机动力车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也可以说完全是另一种车。单一动力的车会让驾驶者很明确地觉得自己是在驾“一部”车,因为加速,减速,静止,其动力皆来自一部发动机,就像赶着一匹马驾的车。但混合动力车不同,虽然车体为一,行走快慢缓急也仍由一人脚下操控,却会让人明显感受到是两种非常不同的动力在工作。虽然何时用电,何时烧油,何时应给电瓶充电完全由中央电脑根据路况和驾驶者的行驶意志来自动判断和调整,并不用开车人多操心,但驾驶者对这两种动力的存在意识与否,或有意干涉与否,却决定着混合动力车的排放和燃费质量。打个比方说,要是像普通的大型SUV那样开,一路油门踩下去,那么在燃费方面当和普通车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反倒会更差,因为还有一部分动力将被用于带动电动机发电;倘意识到有电动机的存在,能经常有意识地多使用电机动能行驶并且注意利用“滑行”等手段给电机充电,在燃费上将大大获得改善。控制电机有学问,启车时油门(电门?)不能踩得太猛,要缓慢踏下,这样就可以保证只是电机在工作;否则,如果用力过猛,就会把汽油机唤醒也一同来工作,达不到省油的目的。一般来说,当速度滑向25公里左右时,如果继续下踩油门,就会“嗡”一声听到发动机的启动,但就在这个临界点上,松一脚油门,然后再缓慢下踩,脚下“含”一会儿,车速就会增加到40~50公里,而发动机仍不动作。我在电池九成满的情况下,利用一个小坡度的下坡路面,只靠电机把车速提升到70公里。在一般平坦路面上,靠电机提速到40~50公里之间不是很难的事,那么之后再启动汽油机工作,对发动机来说也是工作的最佳速度区了。

然而“丰田”也好,“哈利雅”也好,在本文中都只是符号,代表一种车的类型,笔者无非是想通过这一类型的体验来关注一下关于汽车发展方向的讨论。

世界汽车发展100多年,走的基本是一条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内燃机路线,乃至任何一款新车都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时至今日,在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并及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下,汽车发展已面临歧路,于是才有了各种新能源的尝试,所谓“混动”、“电动”或其他什么动或能之类,都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我注意到国内汽车业界人士关于汽车发展方向的讨论和各种意见,同时也留意到了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车展。今年有影响的世界性车展有三次,第一次是3月的上海车展,印象是世界上卖不出去的那些耗油车,包括那些要倒闭厂商的都拿过来了,仿佛汽车百年路线的清仓大甩卖,还卖得热火朝天。第二次是9月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堪称欧洲厂商倒向“电动”或“混动”的一次大雪崩,雷诺公司一气推出四种新型电动车(EV),宝马也推出电动“MINI-E”,大众混动“LI”将燃费提升到每升行驶70公里,奥迪“e-tron”把三洋电池装进R8,推出百公里加速4.8秒的电动跑车,戴姆勒公司(Daimler)也推出EV-Smart……说来也难怪,2012-2015年欧洲将导入最为严格排放标准,那就是各个厂商所有车种的平均燃费必须低于“120g/km”这个数值,意思是行走一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超过120克,换算成百公里油耗便是5.15升,因此各家都忙着未雨绸缪。第三次是10月下旬到11月初的东京车展,伴随着日本“混动年”的到来,国内各个厂家更是以“节能”为主题,推出各种“混动”和“电动”。——如此看来,中国是又被耍了一次大头。当中国被指责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标准过低,对应环境问题不积极时候,那些号称积极对应环境的国度却把自己的“油老虎”在中国使劲卖。当这边还在为“市场”沾沾自喜的时候,人家那边已经有了新市场;当这边还在争论下一步究竟是“混动”还是“电动”时,人家那边已经把车都卖出来了。然而更严重的问题是这边有买“悍马”的厂商不说,还真有人开着婚迎嫁娶的。这是国民的意识问题。

中国正在逐步取代美国,将要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但这个市场不应是人家甩卖旧货的仓库,而应是新技术的摇篮,至少中国自己的技术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当然最终取决于市场意志,即国民的购车意识,然而也直接取决于汽车人的造车意识。我不相信基于“汽车=一个沙发+四个轮子”的理解可以造出新一代的汽车来,这是“电”电不起来,“混”混不起来的关键。

电动车作为新技术新能源的体现,的确具有可能性。欧洲和日本的各个厂家已经造出来的就不说了,本月(2009年11月)大阪的几个汽车爱好者,对一台大发轻型车实施改装,安上电机和笔记本电脑用的锂电池,从东京日本桥开到大阪日本桥,实现了全程567公里无充电行驶,创造了电动车一次行驶距离的吉尼斯纪录。如此说来,中国也就未必没有“一步到位”与他者并驾齐驱的可能性。但只要充电时间长和行驶距离短这个瓶颈技术不解决,“电驱”恐怕就只能是理想技术而非实用技术,所谓毕其功于一役的一步到位也就更类似“梦想”。

相比之下,“混动”并非理想技术,却是目前较为实用的技术,它的延长单位油耗的行驶距离和减少排放的效果都很明显。当然,如果以“电”为理想目标来看的话,那么它的从“油”向“电”的“过渡性”的确很明显,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过渡性”不一定等于暂时性或临时性,从目前逐渐形成的市场规模来看,“混动”很可能成为未来长期角逐的竞争领域。人类一直处在进化的途路当中,又有什么事物不是过渡性的?但愿“过渡性”不会成为中国汽车业界回避混动技术难题和竞争的托词。

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混动”的不被看好,并非始于现在,而是当初。

1997年12月在京都召开世界环境会议时,丰田借机宣传混动车,当时受到了一致的嘲笑,不仅说它成本高难以实现,而且也不看好其环境意义。因为美国迟迟不肯接受京都协议所规定的排放条款,甚至有美国记者还挖苦道:能否让混动干脆不排污?十几年过去了,美国人也不再喜欢大排量的耗油车,连悍马这种地道的“国家品牌”也毫不犹豫地抛出去了。美国人开始青睐他们当年嘲笑的混合动力车。连奥巴马总统年初也向美国的汽车行业发出质问:日本人能造混动,美国人为什么不能造?当然,这不是追究原因的学者问题,而是国家信心的表示,意谓美国人也一定造得出来。这里有个信号,那就是混合动力是被看好的具有市场前景的车种。这样说,好像又把中国的距离跟别国拉大了,但这只是想法问题,距离不会因我们想像中的“不大”而缩小。狂热的冒进从来不会进,而只会退。到现在亩产也没达到过万斤,发达国家也还仍然是目标。

当然,除了“混动”或“电动”外,也未必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如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展出的大众新型“保罗”(Polo Bluemotion),就在车体上赫然标注“87g/km”,即相当于3.3L/100km的油耗,与第三代普锐斯平手,这意味着靠现有发动机技术的“清仓挖潜”也能创造出好的动力和排放成绩,同时又不给用户增加使用新技术的费用负担。

总之,汽车发展离不开产业传统,但任何产业传统都离不开其特定文化所具有的规定性,即在有产业以前必须得现有能造就产业的人,放在汽车业,就是所谓的“汽车人”。

我们正走在一条老路上,不论脚上的鞋有多么新;我们或许会踏上一条新路,不论脚上的鞋是新还是旧——这是混动车“哈利雅”所带来的启示。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