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09 > 2009年第10期

陈祖涛一汽、二汽的起步功勋

作者:
裴达军
时间:
2015-10-17 15:45:05

  沙发后面的窗台上摆放着一排车模,陈祖涛慢慢地走向它们,两手小心翼翼地托起其中的一辆老红旗:“这个是邓小平当年国庆检阅时坐的,你看,这是站着检阅军队时的扶手,顶棚是可以合拢的,是防弹的,这个技术在当时可是非常值钱的。”

  年方82高龄的陈祖涛,精神非常矍铄,我感叹他在这个年纪还是那么用词准确,分析入理。作为中国汽车起步到发展的见证人,文革以及历史的动荡,曾给这位老人的心灵带来过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但他对中国汽车的情怀,至今难以割舍。

  没有半句虚言,句句恰如其分,作为中国汽车起步的参与者和见证人,陈祖涛参与了一汽、二汽的组建,也被誉为“一汽第一人”,成为中国汽车功勋级人物、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陈祖涛1928年出生在湖北省汉阳县蔡甸高至山,父亲是原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1939年,11岁的陈祖涛从延安去了苏联,直到1951年,从苏联莫斯科鲍曼最高技术学院毕业回国。当时,国家正在准备筹建一汽,由苏联支持来建,由于所学专业和在苏联长期的经历,周总理派他作为一汽的代表去了苏联,回国后在一汽曾担当长春汽车工厂设计处处长兼总工程师。上世纪60年代初,参与设计和建设“红旗”轿车。在上世纪60年代那个中国汽车诸多企业开始起步建设的年代,陈祖涛参加了川汽、北汽、南汽、北内、长拖等大型项目的规划设计等工作。

  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二汽的建设主要依靠自主建厂,自己设计产品,陈祖涛为了二汽选址和建设长期扎根湖北,作为5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负责二汽选址和工厂设计,先后担任二汽总工程师、技术副厂长,1972年至1980年 在二汽主持技术工作,任二汽第一任总工程师。

  “至今看来,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很曲折的道路,比如二汽选址就很不科学,在当时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能这样做,一些决策在当时受时局影响,重复建设、浪费很严重”,陈祖涛坦言,正是过去中国汽车工业走过的艰辛和不平坦的道路,更值得后来者珍惜和加倍努力。

  建国初期,中国工业百废待兴,苏联援助中国搞156个工业项目,其中汽车是陈祖涛的专业,鉴于此,1951年9月份,周恩来总理派他去苏联,作为长春第一汽车的代表,参加苏联的建厂实习,在苏参加规划和设计图纸,联系苏联专家、搜集材料等工作。同时,为苏联和中国汽车合作做翻译和交流。

  3年的筹备期很快到了,1955年,陈祖涛回到长春,担任了一汽发动机车间副主任。一汽筹备到位后,缺乏薄板,为了解放卡车的顺利投产,陈祖涛跑遍了苏联、东欧、西德等地区,因为当时苏联还不能提供所需要的这些东西。

  据陈祖涛回忆,当时正值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之际,为了接送外宾,需要很多高级轿车,在西德为一汽采购汽车薄板的陈祖涛,又有了一个采购奔驰轿车的任务,当时中国和德国还未建交,陈祖涛一行3人在奔驰汽车打开局面,不仅采购到了60辆奔驰轿车奉献给中共“八大”,还经过谈判,顺利采购到西德汽车薄板,保证了一汽此后多年的汽车薄板生产需要。

  “德国的东西确实质量好,当时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生产出这种汽车模板,看中后,我为一汽订了几十吨,我们国内也感觉这个钢板特别好,所以以后老是续订,当时这个模板是用在我们一汽解放的驾驶室上。”陈祖涛兴奋地回忆道。

  当时他和饶斌还在柏林,没有参加一汽解放1956年7月15日的下线庆典。而此后在德国的经历,使陈祖涛眼界大开。为了采购奔驰轿车给当时邀请来的国际友人坐,陈祖涛在德国采购过程中,有幸目睹了这个汽车最发达国家的工厂,在当时,也算是中国第一人。

   “奔驰当时有几个专业工厂,他们的大本营主要生产发动机,总部有个博物馆,因为我们3个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第一次踏上西德的领土,第一次进他们的汽车博物馆,他们就很隆重地挂了我们中国的国旗,把很小的国旗插上给我们看,我们一看就很高兴。”

  陈祖涛参加了“一汽”选址、设计、基建、安装、调试到投产的整个全过程,他先后担任过技术处副主任、主任、工艺处处长,后任长春汽车工厂设计处处长兼总工程师,和苏联专家一起,为创建“一汽”立下功劳,和大批创业者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世纪60年代,苏联专家撤走之后,国内奇缺汽车建设人才,作为中国自己的专家,陈祖涛勇敢地担当起重任,主持设计并组建了一汽红旗轿车、军用越野车两个生产基地,之后又帮助古巴建立生产美国汽车配件的工厂。

  “当时我们没有轿车,一汽建厂投产以前,中国汽车工业是零,解放卡车对我们来讲意义重大,我在一汽前前后后待了10年。”谈起当年的一汽,陈祖涛总是充满深情。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一汽刚刚建设的时候,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开始考虑建设二汽了,1952年,毛主席就提出‘要建设第二汽车厂’”,陈祖涛说,那个时候,无论战事还是国内运输,很需要卡车。一个汽车厂不够,需要再建一个,当时的考虑就是这么简单。

  一汽1956年投产,差不多9年后,中央提出要建二汽,1964、1965年开始筹建二汽,二汽当时的方针是为备战考虑,所以二汽就设想要放在山区。

   “当时我还在一汽工艺处工作,一机部汽车局开始组织二汽选址,一提到选址,他们立刻就把我调去,参加选址小组。”

  陈祖涛回忆,一机部任命了包括他在内的5人为领导小组,其中饶斌、齐抗、张庆梓3位现在已经去世了。1965年花了整年时间,二汽地址基本上选定。准备动工已经是1967年了,此时全国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了,当时的十堰山沟里,相对安静一点。二汽第一次动工是在1967年,事实上二汽是1969年才真正动工的。

  陈祖涛深情地回忆起当时二汽选址的矛盾,既要为备战着想,也要为汽车厂的未来发展考虑,虽然山区绝对不是一个好去处,但身处那个时代,某些东西是很难改变的。

  陈祖涛告诉记者,二汽选址刚开始河南、四川、陕西都去看过,最后在湖北地区看了30几个县,最后为什么定在十堰?因为四川一条铁路线路过武当山北线,从成都贯通直接开往上海。

  陈祖涛当时就看中了十堰,十堰是三线,山区山不高,和丘陵一样。但是上面不同意,还要往里走,要选在陕西安康汉中,沿着秦岭一线。运输怎么办?物资无法进来,车子怎么出去?所以否定了这个要求,最后就定在十堰。十堰当时几十条山沟,但是这里还可以建厂,因为几十公里外是襄樊大平原,离河南近,当时要求二汽“一台设备隐蔽在一棵大树下”,空中看不见,以防战事不测。

  在那个年代,二汽的选址,牵扯到很多战略和政治需要,“进大山”始终成为陈祖涛很难改变的时潮,但陈祖涛当时据理力争,最终,还是选在了十堰。

  此后,文革风雨袭来。陈祖涛因为留过苏,被下放到吉林农村,遭到残酷迫害。后来二汽整顿,二汽建设备受争议,因为违背规律,到处碰壁。陈祖涛告诉记者,二汽如果按当时的态势,肯定一团糟。生产现场,可以看得见天,下水道一下雨满满的,厂房里都是油,厂子没有围墙,东西乱糟糟。二汽必须整顿。

  实行总工程师负责制后,陈祖涛重回二汽,成了正式任命的总工程师,开始整顿二汽。“我用了1973、1974两年多的时间,花了不知道多少钱,勉勉强强把二汽修复了。我做了几个决定,一是二汽总装厂推倒重来,主要的车间重建砖瓦结构,仓库保留;二是1975年把军品越野车投产了。”

  1981年,陈祖涛离开了他工作近10年的二汽,北上北京,参加筹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历任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后来曾任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理事长。陈祖涛一辈子将自己奉献给了中国汽车工业。

(作者/裴达军)【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