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4 > 2014年第6期

童东城:站在高点之后

作者:
陈瑶
时间:
2015-10-17 10:29:59

当童东城走进会议室的时候,他和大家拉起了家常,调侃自己刚买了件新衬衣,正好适合正在转热的天气。这个在汽车行业沉浸四十余年的老将,这一次的身份,的确也有了新的变化。

从东风有限副总裁到东风有限执行副总裁,童东城在中国最大合资企业中的这一职务调整,到底意味着什么?按照惯例,执行副总裁一职,在东风有限成立10年期间,并未有过相应设置。

“你问我这岗位具体干什么,我这么说吧,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吧,两个人有商量。”关于我们对其新职务的好奇,童东城用这样两句话来解释。而他所言的“两个人”,实则是指刚刚履新不久的东风有限总裁关润。换言之,童将以一个“老东风人”的身份,协助关润在决策的时候,能够获得更直接的帮助。

70000余人的体量,近百家子公司,在汽车全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中挖掘最大价值⋯⋯在中国汽车合资合作30多年的历史中,这个庞然大物,依然还是个11岁的年轻者。事实上,东风有限这艘巨轮,在收获巨大的销量与利润之后,正在驶入改革深水区。

已经显现的调整迹象是,东风柳汽、东风商用车,在11年前被划入合资范畴之后,得益于合资合作,成长为东风颇具竞争力的优势板块,在整个集团战略调整的大框架下,相继被剥离出东风有限。而在东风有限历经两任总裁(中村克己与中村公泰)之后,站在高起点的东风有限,新十年的挑战更为艰巨,童东城必须协助新总裁关润,共同完成高目标的逾越。

“分管业务,与之前区别并不大,只是责任更重大。”童东城说。毫无疑问,这一次的组织结构调整,关乎东风有限的未来。

一个细节是,关润在与其前任中村公泰交接期间,前者以东风有限副总裁身份的亮相。而此前,这个合资公司中,日方并不会担纲该职位。如是,可以判断,东风有限的调整节奏,早已开始。

我们还是“主力部队”

在东风有限原有的合资框架下,东风导入了来自日产的先进管理方式,并消化创新为适合各个板块的方法论,即使是在日产并不擅长的商用车领域,东风商用车也得益于此,并成为沃尔沃在商用车领域的合作伙伴。按照内部人士的说法,“与日产的合资,是东风上个十年最大的成功,因为我们知道了一个全球性企业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方式,有多么重要。”

不过,在过去的一年时间中,东风汽车频频成为行业焦点。无论是东风商用车与沃尔沃的合资、雷诺合资项目的最终敲定、还是东风入股PSA集团成为跨国公司股东⋯⋯全新的合资态势,在东风汽车内部加速。加之东风柳汽与东风商用车的撤出,东风有限这一合资公司,在全新环境下所要担当的角色,是否发生变化,引发业界的好奇。

最直接的印证,东风商用车2013年销量超过18万辆,东风柳汽2013年产销突破20万辆。这两大子版块,也意味着东风有限的总销量将直接减少40万辆。而在过去10年间,东风有限在东风集团内部,不仅贡献着几乎销量与收入的一半,利润贡献更是高于50%。

按照东风有限2011-2015的“新中期事业计划”,计划将在中国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导入30余款新车型,销售汽车由100万辆扩大到230万辆,销售网络由1400家扩充到2400家。彼时的雄心,是否还能再当下的环境中予以实现呢?

“我知道大家关心什么。这个问题,我认认真真地给大家‘交代’一下,也许在销量和收入上会有些变化,但东风有限在整个东风集团里,地位没变,责任没变,它依然是东风汽车的主力部队。”童东城如此坦言。

连续3年,超过20%的增幅,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速度。而在过去的2013年,即使抛去东风商用车与东风柳汽的销量,东风有限依然实现了130万辆的产销,这被行业称为是“难能可贵的可持续发展”。而从2014年1-4月的市场表现来看,东风有限累计销售汽车392758辆,同比增长17.4%。

据童东城透露,目前也在针对未来10年的发展进行目标调整,现在已经经过两次会议的探讨,在第三次会议结束以后,一个全新的事业计划将及时发布。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在顺利完成2011-2015年的新中期事业计划。按照东风有限的传统,无论是2的三次方计划,还是1的三次方计划,均是提前完成。

不容忽略的还有一点,英菲尼迪国产项目正在逐步推进当中,未来国产化的英菲尼迪,将在襄阳工厂投产,这将成为东风有限的重要利润来源。

下一个新增长级

不得不承认的是,东风有限尽管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公司,但很多时候,大家提到东风有限,更多想到的是东风日产,这是由历史原因和资源匹配等现实原因所导致。所以,步入高点的东风有限,如何强化自己的产品结构以及让除东风日产之外的其他子版块,获得清晰的行业认知,并有独特的品牌特点,是现实的事情。

胶着的关键,依然是东风股份。11年时间,全力扶持的东风日产,已经成长为稳定的大企业,“冲击行业前三,达到10%市场占有率”的既定规划,也稳步执行。而随着东风商用车即将剥离出东风有限,东风有限“两轮驱动”(乘用车+轻型车)的新战略,意味着东风股份,将成为管理关注的重点。

从2012年开始,这个曾经表现不错的轻型商用车公司,受钓鱼岛事件的影响,加之轻型车市场的价格竞争趋烈,东风股份业绩大幅下滑,公司增长率远不如行业增长率。即使是在今年的4月份,东风有限整体向上的情况下,东风股份4月销售汽车24040辆,同比下降14.4%。

“双轮驱动,如果其中一个轮胎跑不明白的话,这个车子可能就跑不那么直了。”童东城坦言,不过他也强调,东风股份业绩的下滑,并不完全是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行业大势的影响以及用户需求的改变。即使是“两轮驱动”,从历史条件来看,也不可能完全同步,“所以,我们要选择最合适的时机,用最合适的方法,去调整这一短板。”

在多个场合,无论是关润,还是东风有限其他高层,都直言自己的主要精力已经放在了这一薄弱板块。而从2012年初开始,中日双方已经组建一支专业的队伍,导入更多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针对制造、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诊断排查,分课题研究,到下半年,将会系统制定商务对策。

目前,诊断结果主要从商品力、品牌力与营销力三个层面进行完善,针对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组合,站在市场的前沿及时获取用户需求,制定商品计划,优化营销体系。

“轿车和商用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不一样的。我们大概希望用4年左右的时间,使得轻型商用车能够与轿车的轮子同步,能够跟上整个东风有限的不乏,所以,今天并不意味着明天。”童东城如此表态。

战略谈到这里,并没有完。东风有限需要打造更多如同东风日产这样的事业增长极。乘用车与轻型商用车“双轮驱动”的框架已定,而潜伏在后发力的,还有东风有限的两只“特种部队”——东风零部件公司与东风装备公司。

在谈及这两大地处十堰的子版块时,童东城的情绪明显调动起来。要知道,11年前,这两大公司被戏称为“贫下中农”,甚至是“乞丐帮”,没有足够的业务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在合资合作以及全集团的支持下,如今已经“不再吃皇粮”,在最近几年实现扭亏,并有不同程度的盈利。至少现在,被比喻为是“中农阶级”。

现象的背后,仅仅重视盈利并不够,了解这两大公子公司的人都清楚,这种转变,意味着东风有限结构调整出现阶段性的成果。

东风零部件,经历过痛苦的转型,由于业务单一,公司发展单纯依靠东风商用车,现在,已经实现从商用车到乘用车延伸,从倚重东风集团内部到对外部市场的挖掘;东风装备,差点被兼并重组,但硬是撑着寻找生存路径,包括“再制造利用”项目,也即随着车型升级换代速度加快,公司内部设备的报废程度也加快,东风装备通过内部资源利用,将所有淘汰的报废设备回收,进行再生产制造,变废为宝,再通过合适的价格卖出去,并能得到国家的相关补贴。如今,东风装备在这一领域已经打出品牌,包括玉柴、潍柴等厂家,主动与东风装备建立了商业关系。

更多国际化的商业想象空间,是东风有限将在新十年给予业界的展现。

“与日产的合资,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虽然起步之时,我们只有商用车资源,但是日产管理方式导入后,我们融合创新,并很快复制。就像是N个东风日产,N个东风商用车这样的企业。”童东城说。

人的因素

抛却商业因素来看,两支“特种部队”还隐藏着东风特色文化。童东城直言不讳:“当年大家都不看好这两家公司的时候,包括中日双方高层在一起交流的时候,我说,必须要了解东风,认识东风,好几千人,你养不活他了,你怎么办?你只有养活了他,让他自己产生价值,才能够逐渐强大。”

作为一个大型国企,社会责任是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东风有限旗下的每一个板块,都要与市场接轨,成为有效的增长极,并实现资源最大化,是整个商业运作中的基本法则。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从东风有限成立至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东风有限凭借着文化与管理,迅猛生长。童东城将东风有限比喻成一个“大家庭”,无论是中外合作伙伴,还是公司员工,融合之道,

“东风有限就是一个大家庭。”无论是从自己的搭档处,还是公司的员工,中村公泰都能深刻感觉到这样的气息。随后,他将合资公司的融合之道,总结为三个信条:首先要理解对方;其次要尊重对方;第三要信赖对方。

日产管理方式(NPW),如同萌芽的种子,迅速融入到了东风有限的各个板块,并在母体中生长成更适合东风自身体系的DNA。而定期的总裁与工会主席的会晤制度,则是为了广泛听取员工们的声音,确保公司上下信息的互通,并帮助员工实现更好的事业目标与生活目标。

得益于与雷诺构建全球联盟,日产是最不像“日本企业”的日本企业。按照一般惯例,无论哪家企业,日本派驻员在华工作期限最多两年,很多时候工作刚进入正轨,必须返回,新来者又必须重新适应,这种轮岗制度也加大了人力成本。但相比于丰田与本田,日产是在华“派驻员”最少的一家日本车企,其倾向于培养本地员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并不是单纯地模仿日产的做法。

在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日产全球标杆工厂,生产楼兰、天籁,以及即将国产的英菲尼),没有一个日本人进驻;合资自主品牌启辰,从企划、研发再到销售,都是由东风日产培养出的中方员工来完成。

童东城介绍,合资11年来,东风有限陆续将重要的工作岗位交给中方。“不分民族、不分人种、不分性别,我们更看重你的能力。”他将东风有限比喻为是与东风商用车一样的“人才匹配器”,集团有需要,就准备输送。仅是在东风集团的办公大楼里,60%的人才都是由东风有限培养出来。

东风与日产的全面合资,童东城不愿意称之为“结婚过日子”,因为双方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投资收益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将企业做向全球,将事业做到股东满意,让社会备受信赖。”

从新的趋势来看,随着东风日产原营销总部副本部长杨嵩,已前往日产北美,合资公司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来可到日本或者日产的全球其他基地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东风集团“海外战略”的加速,从东风有限这一中国最大合资汽车公司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反哺于东风的海外人才培养。尤其是在中国汽车面临的“海外销售人才”短板上,这将会是极大的补充。

事实上,“人才”正是最近童东城思考的课题。前不久,他前往韩国三星集团考察学习,韩国企业对于人才队伍的培养,使其深受启发,前不久,他将自己的体会想集团总部汇报,“关于人才,我们经常都说管理人才,现在我觉得思路要转变,不是管理,而是经营,如果将‘管理’上升为‘经营’,将会具备更强大的企业竞争力与企业资产。”

走过10年的东风有限,股东双方之间的链接,正在发生裂变,这种裂变带来的结果,将会在现有基础上添加更多新生基因。按照童东城的说法:“如何将这个大企业的所有资源经营好,是关系东风有限未来成败的关键。”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