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08 > 2008年第10期

自主创新:国企转型之本

作者:
陈瑶
时间:
2014-12-22 16:54:04

     

“下水、趟水、溺水、呛水”,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20多年的国企改革之路,似乎更多都是在改革的大浪潮中沉浮,以至行业评价出上述之“国企改革四重唱”。在这一艰难寻找出路的过程中,不乏摸着石头过河的国有企业,20多年的历练,感受过失败的痛楚,也有过凤凰涅的重生,随之诞生出一批能够成功剥离历史包袱、走出困境、致力于创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经营主体。

      但这还只是国企改革之路的一个中间节点。现在的国企依然还在大潮中游泳,解决了当前的生存问题并不意味着长远发展能力有所保证。在此前的道路中,由于国有企业本身遗留的历史因素,改革方向有一定的侧重度,缩减重复规模、减少债务负担、提高产业集中度、国有资本迅速扩张则成为国企改革的最明显成效之一。

      比如,中央企业作为国资委监管的国有大型企业,在过去5年中,数量减少四分之一,营收年均增长近20%,资产总额年均增加1.5万亿元人民币。并且国资委通过改制重组、股份上市以及提高产业集中度等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央企综合实力得以快速提升,大批央企在短期内迅速控制或垄断了能源、运输、电力、钢铁、电信以及基础设施等经济命脉产业,重新找回了昔日辉煌。据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央企今年的预期利润有望达到1万亿元。

      国有企业赢利近年来大幅提高是事实,但另一个问题也开始浮现,那就是国有企业出现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而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发展热潮又陷入了一种误区,尤其是在垄断领域的竞争性环节,很多企业跑马圈地,国有经济的比重出现了由下降转为上升的态势;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加大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出现了新一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中央企业好大喜功,盲目扩张,甚至在本土市场尚未打下很好基础的时候,就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到国门之外,存在着强烈的做大冲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形势可以暂时掩盖国有企业低效率的本质,但如果以赢利能力强为理由忽略进一步改革,因为暂时繁荣而忽略企业内部矛盾,那么企业外围的无限扩张、资产过于庞大,将增加监管难度和资源调配,更像是一个没有稳扎根基的空壳子。即使能够在资源、能源等方面具备垄断优势,但这样的优势并不足以成为长期的“庇护”。

      今年国内国际形式突变的大环境之下,投资规模扩大的盲目趋势更应该规避。

      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原材料价格高涨、人民币汇率升值、银根政策紧缩、消费环境疲软……多方不利因素,都导致了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市场经济主体今年的经营方向需要做出对路的转变。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这样向《汽车人》分析道:“今年的经济环境大家都看到了,形势变了,扩大的风险自然增大,需要谨慎对待。企业在发展思路上,要更多注重内部因素,而不是外延扩张,因为现在外延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从企业内部来说,并不是在于推出一款单一的产品,而是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但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这样一种误区。”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郑新立也表示:“企业目前利润增长、经济效益良好的局面,是在国家和下岗职工都付出重大代价的情况下取得的,特别是由于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依然令人担忧。” 换句话说,在现有形势下,国企改革在扩张方面,重心要从横向转为纵向,尤其是那些尚未掌握核心技术、而又被外资巨头所掌控的重点领域而言。

      汽车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邵宁认为,现在油价上涨,通胀压力存在,汽车消费环境并不是特别乐观,用户购车的积极性并不是特别高。这个时候,汽车企业更需要放慢对外扩张速度,与此同时,自主创新的步伐却不能放慢。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在20多年的合资道路中,“市场换技术”的初衷一直被业界所诟病,但现在探讨这一问题已经不具备多少现实意义,真正着眼未来的发展方向才是最根本的考虑,也就是通过企业内功的提升,用自己的技术武装锻造品牌,与国外巨头展开竞争,更多的争取市场份额,获取消费者信任。中国的汽车工业规模看似庞大,不过很大程度上都是传统的粗放型模式,附加值相对低下,基本为跨国巨头所垄断,更多是为这些巨头代工生产,缺乏自己的品牌和技术,核心竞争力和知识产权少有具备。

      多年来,“自主创新”虽然一直为汽车企业所看重,但由于自身基础的薄弱,加之合资模式为中国车企带来了现实的经济利润,导致这条道路一直走得不太顺畅。即使斥巨资购买国外技术,也因无力消化吸收依然附属于国外厂商之下,更何况,一直对技术实施严密保护的国外厂商,并不会过多开放自己的秘密“堡垒”,一味寄望国外巨头的“输血再造”,并不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行业的优势资源同样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之中,包括工业基础力量、政府支持力度、优秀人才汇集、上下游链条融合等,诸如一汽集团、东风汽车、上汽集团……最应该肩扛汽车自主大旗。但遗憾的是,即使到今天,这三大汽车集团在自主创新领域推出的成果并不与它们所拥有的能力所匹配,它们推向市场的产品更多是挂着合资伙伴LOGO的车型。虽然未来中国汽车自主的希望依然将有可能由国有大型集团所完成,但在这个层面上,这些大集团的创新步伐远远弱于实力并不强大的民营企业。

      当然,自主创新并非一定意味着原始开发,依然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引进国外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兼并国外企业进行资源融合,但无论如何,企业必须要将自主创新作为自己的切实目标,而不是将其挂在嘴边当做口头谈资。

      纵观中国汽车产业走过的几十年,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在自主领域狠下功夫的企业并不太多,而中国重型汽车集团(以下简称中国重汽)则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以至行业专家认为,从拥有的资源和基础来讲,中国三大汽车集团实际更容易做出成绩,但为什么只有中国重汽坚持走出了自主创新的扎实步伐,这是需要行业深思的重大课题。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与中国重汽商用车企业的性质有关,不像三大汽车集团那样,乘用车和商用车两条腿走路,需要考虑的因素、协调的关系更为复杂。但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三大汽车集团的利润贡献更多来自于乘用车合资企业,乘用车自主模式也更多是建立在引进合资伙伴技术引进的基础之上,至于它们在商用车方面的自主贡献,相比中国重汽也确实要黯淡很多。

      同为大型国有企业、同样经历重组之痛的中国重汽,所走出的以改革和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道路,好比历史“巨足”在艰难曲折中一步一步留下的烙印,而在国家政策正确引导基础上,它的经验也绝对值得国企在改革浪潮中借鉴,尤其是在目前企业热闹的扩张势态中,从外部横向转为内部纵向的调整必须要得到重视,而这也是我们本期推出中国重汽自主创新专题的初衷。

(作者/陈瑶)【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