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07 > 2007年第11期

曹志纲的挑战

作者:
梁 蒙
时间:
2014-12-22 17:07:06

表情和蔼,彬彬有礼,聊天时的措辞很温柔,中航科工集团总裁助理、哈飞副总裁曹志纲有着上海男人特有的细腻。然而他还有着另一面,他用“爷爷”来称呼经销商;对于触犯过自己的记者,他一笑泯恩仇,最终交为知己;在压力之下他也毫无惧色,这些似乎又是一个北方男儿才拥有的胸襟,但在他身上,融洽地共存并反映着。

对于上汽来说,这是一个“乖学生”,无论放在上海大众,调往上汽通用五菱,还是重新回到上海大众,他都表现优异,即使对于陌生的领域,他也可以从容应对,短时间内当即上手。“给我什么工作,我都会用心地做好。”

他的这些特质,使他在营销工作中如鱼得水。任职上海通用五菱期间,他的领导力和组织力使得上汽通用五菱织成了一张严密的营销网络,并通过种种营销手段,使得销量迅速提升。以此,上汽通用五菱取得了和长安、哈飞等厂商平起平坐,甚至超而过之的实力基础。现在,曹志纲又面临着另外一个会让他兴奋地投入的目标--振兴哈飞。

辉煌之地

上汽通用五菱是曹志纲的辉煌之地。

其实,上汽通用五菱的前身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也是颇有来历,由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始建的赫赫有名的柳州机械厂,便是它的母公司。自日本和法国引进技术后,五菱掌握了生产LZ110系列厢式、货车车型、微型轿车的经验。尔后,五菱与从香港的两个公司合资成立了五菱汽车有限公司。

自2002年收购韩国大宇后,通用汽车一直谋划把大宇的部分车型放到中国生产。一番思虑后,雪佛兰SPARK这款世界性的小车便成了首选。对于诸多微车企业来说,与上汽、通用合作当然是一件好事。当地政府的支持,让五菱不可思议地打败了长安、哈飞等企业,成为上汽、通用之选。作为代价,柳州市政府将五菱的84.1%的股权无偿划拨给了上汽集团,尔后通用注入资金得到34%的股权。

“年轻的时候,我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也有过这样或那样的理想。但理想离不开现实,正如我1986年7月去上海大众时所感受的那样,现实生活的考验与磨练,不仅能够锻造人的毅力和意志,还能加速人的成长。再比如说,我也曾想过出国,就像我的一些同学或是在德国,或是在美国发展那样,而且现实生活中我也遇到过一些不错的机会,但是,当我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之后,我才真切地感受到,现实是对理想的支撑,正像苦中蕴含着快乐一样,只要你真正融入到你所想干的工作中去,就会找到催人奋进和向上的力量。”曹志纲的此番话语,可谓坦诚。

对于这位毕业即开始在上海大众历练的上海科技大学学生,上汽通用五菱无疑是一片让自己及其兴奋的待垦之地。

这块待垦之地,需要辛苦的劳作。因为种种原因,上汽通用五菱必须抛开上海通用的协助,自力更生。“我们并未借用上汽的商用车销售网络,可以说,我们是白手起家。”两年的时间内,上汽通用五菱用自己的力量铺设开了属于自己的营销渠道。

对于微车厂商来说,二级、三级城市和城乡结合部的销售、维修网点异常重要。而往往在市场份额达到60%至70%的地方,也就是售后服务做得最好的地方。这

也是某些微车企业的薄弱之处。上汽通用五菱将维修站网点直接布局农村,以方便用户不用出村便能快捷地维修。在营销网络的铺建和维护中,曹志纲的“经销商爷爷论”开始变得著名起来。

“大家好!因工作需要,今天我就要离开上汽通用五菱,回到上海大众工作。在此我非常感谢大家三年来对我的支持和厚爱。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五菱汽车如果没有各位的鼎力支持,就不会有今天的快速发展。我在历次的销售大会和服务年会上都强调着一个观点--‘经销商是爷爷’,我认为广大的经销商和服务商朋友才是五菱最宝贵的资源,正是你们把五菱汽车送到了千家万户,正是你们让五菱汽车行驶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正是你们使五菱汽车的销量大幅增长,市场占有率上升到微车行业第二。虽然我不在五菱工作了,但我不会忘记大家,不会忘记我们一起奋斗的历程。”

在2004年8月离开上汽通用五菱回到上海大众之时,曹志纲给上汽通用五菱的经销商们写下如此一封信。也许有人说是礼节,有人说是套话,但这其实是曹志纲的内心之感。

曹志纲认为,汽车销售商、上汽通用五菱、服务商,共同构成了对用户的承诺。对于经销商和服务商,他们都是上汽通用五菱的触角。通过这些触角,上汽通用五菱才能实现销售和服务,树立品牌,并得到用户的认可。

因此,曹志纲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来建立和经销商、服务商们的关系。

“就我个人而言,我会在休息的时候抽抽雪茄,喝喝咖啡,听听音乐。总之,尽量让自己放松下来。”如同曹志纲的此番言论,他认为用这些特质吸引经销商和服务商,然后和他们成为朋友,“同甘苦、共患难,有一种朋友间的情谊。”这样,才能更好地共同为用户提供服务。

上汽通用五菱还会用这样的关系,去维护经销商的利益。对于新老经销商之间难免产生的磨擦,曹志纲认为应当站高一点,看远一点,一切从大局出发,从整体利益的一致性上使各种局部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得到化解,最重要的是结果,只要结果对大家都好就行了。 “调整的重心应当始终放在整合资源上。”

当然,态度的友好,关系的良好,并不是纵容。因为,“经销商的素质高低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只有整体的水平提升了,我们的营销网络才能变得强劲有力。”因此,上汽通用五菱专门请来了研究亚太地区的美国销售专家,给经销商讲课,督促经销商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将来的竞争必定是综合实力和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不仅是企业看重他们的综合素质,他们自己也应该看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这既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

曹志纲的理论被证明为正确。一番整改之后,上汽通用五菱巩固了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一带的传统市场,一路向北,顺利进入山东、河南、河北。2002年,上汽通用五菱成立后销量为14万辆,2004年便猛增到23万辆。销量的上升已经使产能打到极限。 

转任哈飞

由于组织上调,曹志纲现在已经成为了中航科工集团总裁助理、哈飞副总裁,主管哈飞的营销。

这无疑又是一次考验。与昌河一样,哈飞同属于中航科工。

哈飞在2004年被整合进入在香港上市的中航科工集团内,再加上业已在内的昌河,南北两地汽车及发动机业务,都由中航科工汽车事业部承担。是时,中航科工希望以此坐拥黑龙江哈尔滨,江西景德镇、九江,安徽合肥四大生产基地,打造一个南北呼应、同时拥有汽车、发动机等主要零部件配套群的,总资产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汽车集团。

此后,为了更进一步地促进哈飞和昌河的融合,中航科工曾尝试将哈飞与昌河的高层领导互调,以加强联系,为最终的合并做准备。

岂料,自2004年起,昌河和哈飞便开始出现颓势。至今年上半年,哈飞与昌河的主营业务分别下降了26.95%和11.19%。在销量方面,哈飞比同期下降了10.56%。

业内认为,哈飞和昌河之所以出现颓势,是营销问题所致。中航科工的内部整合实质上并未治本,反而由于军工企业内部的体制,造成了整合的不彻底,形成了混乱局面。

事实上,哈飞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今年,哈飞投放包括哈飞8、哈飞9以及改款赛马等至少三款新车。其中,哈飞8是一款以三菱“Dino”为原型开发的MPV车型,将搭载东安三菱的1.8升、2.0升4G发动机,售价在12万至15万之间。这些新车型,以及以前哈飞自主研发的赛豹、赛马,足以体现哈飞的能力。

今年,又传出了哈飞汽车将与PSA以50:50的股比组建合资公司,以生产及销售10座以下的商务车的消息。

为此,哈飞选择了在深圳宝安区观澜建立第二个拥有占地60.4万平方米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厂房的生产基地。首期年产3至5万辆,在2010年可以达到年产20万辆的规模。在2006年,赛豹5系便开始在此基地生产。

但是,就连哈飞自己也承认,哈飞在营销方面做得不够好,产品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甚至与目标相差比较远,在包括品牌宣传等方面的卖车环节有着弱点。从赛豹3系与微面民意的混网销售造成的销量不佳,便可证明此言非虚。

怎样把很好的产品卖好,变成了哈飞必须解决的难题。和PSA的合资,便是哈飞试图通过PSA的品牌辐射作用和营销支持来提升自我的努力。

在上汽通用五菱时,曹志纲曾经对合资公司内的组织管理和营销有过论述,“从整体上讲,通用是一个大的团队,要形成这个团队的竞争力,就要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让现有的好资源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觉得,谁先认识到这一点了,谁就会先迈出一大步,从而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下一步我们将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品牌管理上来。在中国市场上要想做大做强,就一定要在品牌上下功夫。我们的营销工作也要从传统的营销理念中走出来,提升到品牌管理的新阶段。”身为营销专家,且对合资公司运作知之甚详的曹志纲,无疑是让哈飞在与PSA合资中,将利益最大化的绝佳人选。

毕竟,此番调任对于曹志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曾如此点评道,“这个东西难啊。有的难比不难还难,有的不难比难还难,难有难的好,不难有不难的妙,我觉得也没什么难的,我觉得不难,确实没什么难的,因为确实有蛮难的。”

不过,对于困难,已经历经过大风大浪的他并没有怕过,“由于经历了很多社会实践的磨练,我对于困难的态度已经变得十分乐观。我认为,正是因为有现在之难,才会有将来的不难。由于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旧的难题解决了,新的难题还会出现,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

“这次是我自己选择的,所以我还是愿意。”曹志纲的信心,不言而喻。

(作者/梁 蒙)【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