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俊:合作的力量

汽车人传媒 2014-12-22 16:00:23 作者:李秋

《汽车人传媒》记者|李秋

年底年初总是预测满天飞的时节,吴越俊却很稳,他相信自己的判断。“2013年的市场形势会比今年略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重卡市场不会再现‘机会增长’。”

合肥工业大学的汽车工程专业在业内享受盛名,吴越俊就是其中一个,“芜工五虎”中的一员猛将,绝非浪得虚名。

1997年加入北汽福田后,吴越俊从福田营销公司市场发展部到战略发展部,浸淫重卡市场多年,市场调查分析更是他的强项,所以他对整个重卡市场的研究和判断,总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准确的判断。

“有人认为中国市场已经很大了,我认为中国重卡销量在未来是不可能持续增长的,如果不走全球化道路,未来我们的企业战略会面临非常大的风险。”吴越俊道破福田实施全球战略规划的初衷。

吴越俊的话有一定道理,从长期来说,跟基本建设有关的重卡需求占到中国重卡总量的50%,自卸车中运输钢铁的占到50%以上,而这50%如果不是依赖钢筋水泥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不可能持续下去。近两年,国内经济进入调结构期,重卡市场销量由高走低,市场正逐步回归至理性状态。

“短期内100万辆就是我们阶段性的顶点,再大幅度增长不可能,大幅度下降倒有可能。”吴越俊非常坦白而且直接。

走向世界的福田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伙伴。“依靠中国本土品牌自我发展走向全球化,未来一定是可行的,但是速度会较慢,时间会拖得比较长。而引进产品是不可能成为全球化企业的。”福田与“苦恋”9年的戴姆勒缔结良缘。吴越俊带着王金玉给的欧曼所有家当,住进了与戴姆勒组建的新家。

双方合力打造中方品牌,已经颠覆了以往合资的历史。吴越俊任合资公司首席执行官,更让外界看到福田合资公司中的主导地位。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大行径庭,其间的磨合必不可少。如此一来,公司运营效率自然受到影响,但是吴越俊却从不纠结这些细节问题,他更看重的是合作带来的能力提升。

“产品创造能力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核心竞争力。效率只是一个方面。”吴越俊追求的是高水平的高效率,因为低水平的高效率已经不能带来企业的增长。”

目前,经过大半年时间磨合,双方根据各自的特点,已经基本找准各自定位,德国企业注重细节,做事认真,中方企业办事灵活,能明锐捕捉市场动态。所以,“德方主抓质量、研发、财务,中方管市场、人力资源等,这充分发挥了两个企业的优势。”

2013年,双方还要继续融合,不过吴越俊坚信,双方在战略上高度一致,没有什么难于处理的矛盾。

合资公司确定的目标是:以中国为中心,共同努力培育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具有最优性价比的经济型卡车品牌,共同开拓全球市场。GTL平台的产品将是福田未来10年的主导产品,第一个产品已推出来了,于去年8月份下线。第二个产品正在研发之中,有望在2014年上市。

“从2010年开始,卡车市场的拐点已经到了。未来投资不仅会是增长率的递减,还会有绝对值的递减。随着重卡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公路车会稳步增长,原材料运输比如拉煤、拉铁等自卸车会稳步下滑。”基于此,福田戴姆勒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工作重点就是产品推广、组织及流程再造。

福田戴姆勒的合资目标是到2020年要成为行业第一,这个挑战绝不轻松。吴越俊明白其中的艰辛,他也相信团队的力量:“我有信心带领团队为全球汽车用户创造最佳商业价值,影响并引领汽车产业的未来。”

(作者/李秋)【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