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记者/张恒
2015年2月11日上午10点43分,长城汽车A股股价创造了52.31元的历史新高点,刷新了在2013年10月11日的收盘价51.24元,历时16个月整,在这期间,长城股价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过山车式行情,走出了个巨大U字形。其中,2014年的6月27日滑到了U字的最低点,股价下跌至24.86元,8个月前还是51.24元,仅8个月就惨遭腰斩,那时,魏建军个人资产的半数随之灰飞烟灭。
在那段时间,无论是媒体人还是金融市场上的人士,看空长城者大有人在。有句话叫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但魏建军却对此不屑,他率领的长城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教训了看空者,众所周知,股价的遭腰斩是由于哈弗H8三次推迟上市所致,这意味着,人们对长城汽车的认识还停留在爆款阶段。触发长城股价上涨的第一款爆品是定价在10万元以上的哈弗H6,而投资者认为,能延续其辉煌第二款爆品款是定价为20万元以上的哈弗H8。
爆款,顾名思义,这个概念是由小米公司雷军提出,但在商圈内,尤其是汽车行业的厂商们比起爆款他们更相信体系。爆款是指一款产品引爆了整个市场,而体系意味着在诸多价位和细分市场如A0级、A级、B级、C级、豪华级、SUV、大型SUV、紧凑型SUV均设有产品。因为苹果的成功和诺基亚的没落,到小米手机的大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信奉爆款的产品思维。
“爆款”这个词是结果导向,是由用户决定的结果,而“体系”这个词是厂商决定的,它先假设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固定需求,体系会在各个细分市场上都设有产品,并分上一杯羹。相比之下,爆款更像是在主动创造需求。
哈弗H8一再推迟上市令长城栽了个大跟头,但如今,长城并不是靠H8重新站起来的,H8仍未发售,但长城汽车在2014年业绩预告和2015年1月的销量公告中已大放异彩。中金公司在报告中认为:长城各主力车型也在1月的旺季中销量再次达到历史高点,其中H6 销售 36,117 辆,环比提升近 5,000 辆;H2 在上市半年后,销量首次突破 15,000 辆; H1 销量突破 7,500 辆, H9销量突破 3,000辆。H6、H2、H1、H9 均创造了历史新高。公司1月份总销量同比增长26.5%至88,087辆,环比增长14.2%。
魏建军用事实告诉投资者,即便H8未上市,哈弗其他的小伙伴们,H2、H1、H9的销量强劲增长,H6的不断创造新高,在小伙伴们成功补位下,公司的业绩和股价形成戴维斯双击。
那么,魏建军的战略是爆款还是体系呢?就销量和增量来看,H6、H2、H1、H9都算不错,但相比H6,还都不够爆,H6是爆销整个中国SUV市场的第一名。如果以体系的角度看,H6、H2、H1、H9涵盖了SUV的各个价位与细分市场,事实上,即将上市的Coupe C和H8,和今后的H7将使得长城SUV家族的产品线更完善。
如果之前车企所谓的体系指的是乘用车体系,那魏建军的体系则是SUV这个细分市场体系。目前,全球还没有哪家车企可以像长城一样在SUV这个细分市场部署如此多样、完善的产品线。
此爆款非彼爆款,此体系也非彼体系,就是魏建军的战略逻辑,这令笔者恍然大悟,原来在爆款和体系之间,还有其他的地带。
郎咸平教授曾经批评中国人过于看重“闪光”,比如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考上清华北大,通过钢琴最高级别考试,做出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情能光宗耀祖,这些都是人生中的闪光点,类似于产品中的爆款。但郎教授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获得成绩,仅有闪光是不够的,他需要应该是一生的,持续不断的积累。
把这个道理放在商界,汽车行业,一款爆品即一个闪光点,如马自达6,确实能获得巨大的成功,但真正能走在最前面的企业依靠的不是一两款爆品,而是持续的优秀的产品,就像长城的H1和H9,目前来说称不上是爆款,但仍然是受到市场认可的好产品。
长城对爆款和体系这两个词呈现的不同逻辑,着实给自主指明了一条方向。其实,魏建军的思考方式未必是爆款或体系这样的二元世界,而只是简单的想把一款又一款的产品做好,把不同价位不同功能的SUV呈现给用户,让他们去选择。所谓企业战略,不光是要指引企业要干什么,更要告诉大家不要干什么。押注SUV,这个在2014年增长率4倍于乘用车的细分领域就是长城汽车的企业战略,目前来看,他们已走出阴影,奔向一个更高的舞台。
(作者 / 张恒 责编/袁月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汽车人》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