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造车的拷问

2015-03-17 11:45:38 作者:

《汽车人》记者|黄耀鹏


汽车界有个坏处,某公司一旦宣布造车(先别管资质),就无法保持低调了。该公司及其领导人会在聚光灯下反复被检视,会有人持之以恒地拷问他的目的、他的历史、他的原罪、他的第一桶金。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汉能是谁?

汉能也加入了造车。从技术角度,还只停留在几页PPT上的想法,并无多大价值。不过发布这些想法的人,是今年新晋内地首富李河君,分量自然不同。他的光环多半来自于汉能集团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财报显示,李河君通过直接和间接持有,掌握该上市公司90%左右的股权。

继施正荣之后,光伏界又贡献了一个首富。李河君在光伏发电最糟糕的时候,从水电领域进入,显示了他的胆识和眼光。覆辙在前,李河君当然要避免施正荣式的不体面退出。

李鼓吹的薄膜发电和施推动的单晶硅,是光伏两大技术路线。在至关重要的光电转化率上,两者相差无几(最近的技术进展表明前者略领先于后者)。只不过因薄膜成本比单晶硅高,因此后者的市场占有率几乎有90%。直到李河君强势介入。

从这个角度,李河君是市场强者,他只手重塑了光伏产业发展的方向。薄膜的市占率正在回升。

一点疑问

资本市场已经不敢公然嘲笑市场强者,哪怕他的想法看起来有多么不靠谱。

汉能打造的首款全太阳能汽车,是一辆跑车。汉能声称,6平方米的砷化镓薄膜在日均4小时光照之下,可以驱动1吨的汽车行驶80-100公里。

这里面有个简单的算术问题。标准光能功率1KW/m2,即便日照强烈的地方,也不过1.4KW/m2。汉能宣称的砷化镓薄膜光-电转化率目前世界纪录:20%。6平米薄膜在理想状况下能产生1.68KW电功率。日照4小时,电能6.72度,这些电能能否驱动轻量级跑车(1000公斤)?

目前特斯拉Model S的低配版本功率为225KW。普通家用汽车功率100-200KW,即便低速电动车,功率也在50KW上下。也就是说,汉能车顶薄膜只够特斯拉开个空调、听听歌,顺便打开日间行车灯。驱动汽车?别想了。即便在烈日下每天暴晒4小时,也储存不到10度电。当前技术条件,依靠6平米薄膜太阳能驱动的,只能是玩具汽车。

那么曾经出现的太阳能车竞赛是怎么回事?大幅增加太阳能板表面积,用全碳纤维打造车体(可能只有150-200公斤)。问题是太阳能板太大,空气阻力随速度提升成平方关系加大,这种车只能以20公里的恒定低速前进。

这哪是跑车,明明是老年代步车。还得在天空少云、烈日炎炎的地区溜达着开。

李河君宣称的、不需充电桩的全太阳能跑车,在技术细节上并无透露,也许我们的计算存在重大疏漏,没有考虑到汉能还秘而不宣的“大招”。

据内部人士称,这是全新开发的产品,“到时候”是能上路的。2015年上半年将公布这款车的技术细节。届时,评论界和资本市场就能一窥其技术合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汉能曾为特斯拉的国内用户提供太阳能充电桩,为广本提供厂房屋顶的太阳能薄膜发电装备并负责运营;与阿斯顿·马丁合作,为后者的赛车提供薄膜发电装置,驱动赛车内空气流通(薄膜发电驱动空调应该力所能及),让车手在夏天赛车时有更好的驾驶环境。

但据此就能断定汉能不是造车的门外汉,似乎证据不足。好在电动车的所有零部件,包括关键的电机,市面上有众多厂家的产品可以选择。车体代工,再加上自有太阳能技术,汉能的太阳能车呼之欲出。即便只出了工程样车,也能有助于了解这款神秘的车是如何行走的。(部分节选,详细内容见《汽车人》杂志3月刊)作者/黄耀鹏 责编/吉盼丽)【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