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东欧明显落后于中国。我国大城市已有很多的公共充电桩、公共充电站,在东欧则鲜有见到。
◎ 《汽车人》评论员 赵英
东欧汽车市场,绝对是欧洲车企的天下。无论商用车还是轿车,多为欧洲几家大车企出品。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自不用说,连在中国市场上不景气的标致、雪铁龙也随处可见;在中国市场被列入“即将退市名单”的菲亚特轿车也为数不少。
公路上虽然有一些美国汽车,如福特、雪佛兰……但较欧洲车的数量明显减少;日本轿车、韩国轿车虽然有,数量却又更少,中国汽车则基本见不到。让人有一丝欣慰的是,沃尔沃被吉利兼并,而沃尔沃在东欧汽车市场的表现似是不错。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东欧明显落后于中国。我国大城市已有很多的公共充电桩、公共充电站,在东欧则鲜有见到。丰田普锐斯一类混合动力车,在东欧也很少见到。中国街头“满坑满谷”的共用自行车,在东欧国家的首都,只是偶尔能够见到。
汽车工业在东欧国家,尤其是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属于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尤其明显。但是,这几个国家的汽车工业属于西欧汽车工业强国的附庸。苏联为首的“经互会”解散后,东欧国家在参与欧盟一体化进程中,逐步被边缘化。东欧原来的汽车企业或者回到老东家手里,或者利用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从事整车组装、零部件生产。
在欧洲,昔日的边境检查站已成废垒。欧洲一体化的优越性在交通运输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通畅无阻的陆路交通,大大降低了欧洲国家的运输成本,便利了工业、旅游业的发展。这方面值得中国管理者学习。
在欧洲,公路上的休息站不是公路管理部门经营的,而是由石油公司经营。休息站整洁、亮丽,经营的商品也还算比较多,还有吃饭、喝咖啡的地方。欧盟国家对司机长途驾驶的福利很重视。几乎每到一个休息站,大客车司机都要下车休息。根据欧盟法令规定,司机必须“强制”休息,以保证行车安全——车辆所有移动都有GPS系统记录,无人敢于藉此造假。
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的大城市,多保留有轨电车线路。有轨电车造型时尚,车次较多且准时到达。在这些国家里乘坐公共汽车是较为舒适的事,几乎每个人都有座位。这又是小国寡民的一种“福利”。
在北欧旅游,经常能看到房车疾驰而过,在东欧则很少见到。我想这大约与北欧地广人稀有关。东欧国土狭小,人口相对稠密,国家间近在咫尺,也因此影响了房车的消费,也算是地域消费的特色吧。(《汽车人》评论员/赵英)【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