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聚在一起,就能干成大事:他们行动果敢,做事不犹豫不定,尽管他们的过人之举注定会遭遇世俗的非议和非难,但他们不会妥协,只会勇往直前。也惟有如此,改革才可能成功。
◎ 作者丨牛一龙
时穷节乃见。每次历史关头,总会有一些英雄人物涌现出来,力挽狂澜。中国革命和建设已证明这一点。中国汽车工业也如此,比如中国汽车之父饶斌对新中国汽车工业诞生的拓荒贡献,二汽教父黄正夏对东风的上马贡献,18年前时任东风总经理苗圩对东风的再生贡献。他们这一大批人注定要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百年历史上里程碑的巨人。
今天,不说过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说说当下中国车企的网红企业家、超级IP徐留平。在中国汽车史上,没有哪家企业可以像一汽那样历史辉煌又包袱沉重,没有那个品牌可以像红旗那样成为一个图腾,没有哪个老总像徐留平那样不顾一切干自主、不计后果扛红旗?
人红是非多。这一个多月来,打开手机和朋友圈,满屏都是一汽振兴、红旗复兴、徐董大兴的新闻,大部分是鼓与呼的,包括我认识的很少写专栏、很少捉刀的媒体大咖都纷纷著文评论,也有质疑的:这是作秀吗?振兴和复兴多年这次就行吗?重庆的火锅能在东北吃得开吗?
笔者从没与徐留平先生正面接触过,唯一一次相面而过是一次论坛上,他说在国企工作爽也要工作、不爽也要工作、不如好好工作。大家佩服他的地方在于,他把一个非汽车起步、靠微车发家的边缘企业用了不到10年时间,脱胎换骨,鸟枪换炮,做成一个一流的在中国和世界都有影响力的大型自主汽车集团,更打破特大型国企做不好自主品牌汽车的魔咒和怪圈。
在中国几大汽车集团此前轰轰烈烈举集团之力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时,徐留平这次把这句口号变成切切实实的行动:以振兴红旗车为核心的转型,举全集团之力,振兴红旗。一汽人说,解放是根,红旗是魂。红旗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精神的图腾,就是政治符号。一汽振兴必须触及灵魂,只有从红旗所代表的精神魂魄开始。
“要直面问题,直击痛点,大胆改革,快速行动,要振奋精神,聚精会神,横下一条心,背水一战,迅速在自主品牌上有建树。”这是徐留平履新首日表态。徐留平对一汽自主品牌战略作出系列调整,提出“举全集团之力,多维度支持和打造红旗品牌”,对红旗在人才调配、渠道、服务、品牌运营等各个领域的调整全面铺开,最终演变成一场席卷集团上下并“引火烧身”、破釜沉舟、不留退路的大变革。如此大规模的组织机构调整和地震,是为了让红旗适应新业态、新竞争形势,体现出一汽对红旗的重视和振兴红旗品牌的决心。
对于外界质疑的7-11工作制,实际不过每天多上了3个小时,如果是从8:30上班、17:30下班的话,这在中国很多单位和公司很常见,即使是下班后再加3小时,也不过20:30下班,这对于那些自觉、自发、自动在华为、宁德、吉利、长江等非体制内企业上班的员工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如果你想比同学发展的好,你的企业相比对手活得更长、更久、更滋润,请问:除了勤奋和打拼外,还有什么资源和资本可以比拼?
最近在繁忙的双休之隙,笔者到绍兴周恩来故居参观,发现展厅《西花厅的灯光》章节有这样一段文字:周恩来1974年6月1日住进医院前5个月,每天工作12-14小时9天,每天工作14-18小时74天,每天工作19-23小时38天,连续工作24小时5天。正是老一代中国革命的先驱者的伟大精神和无数中国人无私奉献、忘我工作,才铸就新中国的伟大成就。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聚在一起,就能干成大事:他们行动果敢,做事不犹豫不定,尽管他们的过人之举注定会遭遇世俗的非议和非难,但他们不会妥协,只会勇往直前。也惟有如此,改革才可能成功。但愿改革路上,徐留平们不孤单,也不会孤单。因为他们的背后有一个同样拥有中国梦、汽车梦的团队,因为他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顺应时代发展和趋势,才能永续发展。(作者/牛一龙 此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传媒立场)【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