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条车载微信的背后

2019-09-17 11:49:04 作者:张敏

 

一个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汽车制造大鳄,另一个是创新开放的互联网巨头,基于相似的企业特质和相同的创业精神,长安汽车与腾讯的深度合作持续落地,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新典范。

 

文/《汽车人》张敏

 

8月26日的重庆,酷热不减。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东道主企业长安汽车展场,更是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当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与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穿过夹道的人流,携手而来,等待已久的人群,爆发出阵阵掌声与欢呼。

 

惊喜还在后面。“请发微信给腾讯钟翔平。”展台上,置身于一辆长安CS75PLUS,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轻声说。

 

随后消息发送、接听,双方简单对话,过程轻松、顺畅。史上第一条由整车平台发出的微信就这样出炉。

 

 

由这条车机微信连接起来的腾讯副总裁钟翔平和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还分别有另外的身份:梧桐车联董事长与副董事长。去年10月,长安与腾讯合资成立北京梧桐车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在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打造面向行业的开放平台。

 

 

本届智博会上,发出史上第一条车机微信,具备微信车载版功能的TINNOVE OS汽车智能系统,就是梧桐车联的落地成果之一。过去一年来,致力于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长安汽车发生了什么?

 

智能化之路永不停歇

 

一年前的首届智博会上,长安汽车携L4级自动驾驶技术、5G车联网、智慧出行体验馆等一系列技术成果登场。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其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启动“北斗天枢计划”。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

 

一年之后,朱华荣再次走到台前,介绍“北斗天枢”的建设成果与战略规划。他表示,过去的一年,长安汽车全面开启了智能产品、智能制造、智能管理的智能时代,特别在智能产品方面,携手腾讯、华为、博世、百度等“北斗天枢联盟”成员,积极拓展车联网生态,全力攻克自动驾驶技术,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经过一年的深耕发展,目前长安汽车已掌握200余项智能化核心技术,并实现了IACC、APA5.0等15项行业领先技术的首发量产,让100余项智慧产品和服务走进了中国汽车用户的生活当中。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

 

“智能化战略是一条永不停歇的道路,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远远没有到可以停下来的时候。”沟通会上,谭本宏接受《汽车人》采访时表示,以去年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大规模自动驾驶车巡游为例,也只是自动化驾驶中较小的一点。未来,如何在L2.5、L3级等技术的探索中前进,长安仍在不断思考完善。

 

他坦言,5G会改变很多技术路径,把过去的无法想像的东西变成现实。“去年L4级自动驾驶还没有5G加持,今年,把5G通讯高速度、低延时的一些技术应用到上面了。”

 

 

在“北斗天枢计划”的宏伟蓝图中,长安将继续打造软件的核心能力,打造中国最强大的整车智能化研发实力,进一步升级驾驶座舱系统的核心功能,掌握智能驾驶、智能云端、智能车控软件的开发能力,保持整个智能化技术的领先,形成核心的软实力。

 

2025年,长安汽车将逐步实现L4级自动驾驶量产,并构建“人、车、家”的智慧出行生态,让用户驾乘更为舒心。

 

更开放的平台

 

一个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汽车制造大鳄,另一个是创新开放的互联网巨头,基于相似的企业特质和相同的创业精神,长安汽车与腾讯的深度合作持续落地,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新典范。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在马化腾看来,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从过去各个行业“单打独斗”,转变为产业和信息化双方合作的“双打”。“过去一年,腾讯和长安汽车不断磨合,正在成为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一对好搭档。”

 

可以看出,在“北斗天枢”战略中,长安和腾讯的合作,多集中在智能互联、智能驾驶,智能交互领域。在今年智博会期间,双方除携手展示梧桐TINNOVE OS系统外,还发布了智慧门店等最新智能化成果,为用户带来领先时代的汽车智能化生活体验。

 

如果说微信车载版,让驾驶舱实现了更方便的互联互通,那么长安汽车与腾讯联合打造的智慧门店,则让汽车用户在购车、养车、用车方面再无后顾之忧。

 

 

由长安汽车携手腾讯打造的智慧门店,是涵盖用户日常用车服务场景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慧零售新生态。相比“只管卖车”的传统4S店,智慧门店以智能化、大数据为抓手,可为用户提供买车-用车-售后维护的全环节智能化服务。用户借助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移动支付、小程序、广告、云等“数字化工具”,即可打通“人-车-店-厂”闭环,畅享智能化时代更高效愉悦的购车、用车体验。

 

当然,秉承互联网精神,腾讯车联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除了长安外,还有包括传祺、吉利等诸多合作伙伴。腾讯与长安车联系统如何保持特色与竞争优势?

 

腾讯副总裁钟翔平

 

在钟翔平看来,开放的时代并不是简单拼“有”和“没有”,更多是合作的能力、组织的运转效率,更快去命中所服务用户群。腾讯生态车联网,能够给合作伙伴提供更好运营用户的能力。

 

他认为,不同的汽车品牌、不同的服务理念,对用户的连接能力、对用户的认知和服务能力都不一样。腾讯与长安也在构建更多的方向和新的探索。在智博会上首次亮相的智慧4S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谭本宏则表示,要动态看这个问题。长安跟腾讯在一起,就是不断探索车与互联网能否产生更多、更好的体验,并不是依赖腾讯已有的技术和长安每年150万的销量。双方成立的梧桐车联也是一个开放平台,成果是开放的,最终致力于帮助到更多车企。

 

 

“这是一个开放、融合、不断向前奔跑的时代,产生出更好的体验就能占据优势。因此,未来双方还要共同打磨、创新更多的体验功能。”谭本宏说。

 

新增长极背后是创新

 

在外界眼中,长安是向智能化与新能源转型动作最大,也是最彻底的企业。

 

为什么长安这两年一直倡导创新?谭本宏表示,从汽车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真正革命性变化和上一层新台阶的时候,背后是技术的支撑。如果背后没有技术变革,产业为社会带来的负面问题会慢慢呈现,这包括拥堵的问题、安全的问题,还有老百姓对于出行更高体验的需求。

 

 

“例如,以前的车没有空调,最高车速只能跑80km/h,现在的车跑140km/h、160km/h非常轻松。”谭本宏说。社会发展背后是靠技术变革来支撑,长安汽车也意识到,重新寻找到一个新增长极,背后的支撑必须是技术创新。

 

过往十余年,长安在研发实力提升上投入大量资源。夯实动力、底盘、设计等汽车基础技术,通过“六国九地”全球研发的方式,构建了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

 

但时代在变化。至少一两年前,长安管理层就认识到,汽车产业被科技行业渗透程度已经不断加深,未来主导汽车产业的传统因素将被削弱。如果依赖以往运营的惯性,很可能在远期的某一天,原有的模式将无以为继。危机感促使集团管理层迅速取得一致意见,推动“第三次创业”。

 

 

长安根据大势分析判断,智能化、网联化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在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过程中,长安将新能源与智能化战略作为其改革转型路上的“两驾马车”。

 

长安智能化战略用“天枢”为代号,表明长安雄心勃勃地要执车企智能化之牛耳,引一时风气之先。当然,“天枢计划”不是单打独斗,长安整合科技企业、互联网和供应商资源,签订了一系列多边协议,组建了复杂的产业和技术联盟。

 

 

长安与腾讯、华为、博世、百度等伙伴深化合作的同时,不断向智能科技公司迈进。放眼全球,智能化大潮正在加速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朱华荣在发布会上所说的那样:“科技的伟大不在于‘超级’而在于‘普及’,产品的价值不在于‘说教’而在于‘体验”。

 

长安汽车也将与腾讯等战略合作伙伴继续深化合作,让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