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与资本主义》:奢侈的胜利

2011-05-19 11:15:23 作者: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社会结构,“资本主义”这个概念从产生就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对其产生原因的探讨就像对罗马帝国衰落的争论一样,成为一个西方思想界永恒的话题——到底是什么催生了资本主义?
德国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对早期资本主义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从13世纪的资本增加让意大利、德意志、荷兰、法国和英国的都市化的贵族有能力致力于艺术、科学和世俗的政体的建设。16世纪法国的弗朗西斯一世的宫廷成为此类政体的最佳模式:女人们拥有无比优越的地位,她们为宫廷生活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谋略和技巧以及对奢侈品德欲望。在“爱情的世俗化”的过程中,来自宗教的目的、原则和制度的制约越来越少,逐渐形成了“女人们享乐主义的美学观”,“新女性”们出现于大小宫廷,并给这些宫廷带来了对财富的渴望、巨大的消费、盛大的娱乐活动,而这些又成为整个社会效仿的对象。银行家、富商将大量金钱花在供养情妇上,资产阶级模仿宫廷的口味和风格,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挥霍无度和追求奢侈的习气。直到17世纪,新富翁和穷贵族结成同盟,进一步改变了时代精神面貌。贵族和富人聚居的城市得到了惊人发展,根据桑巴特的说法,人口达到6位数的欧洲城市都是“消费城市”, 富人们以拥有标志社会地位的昂贵附属物来获得上流社会的认可。奢侈拉动总需求上升,不仅使过去的手工小作坊变成了工厂,而且迷恋于奢侈消费的王室和富人刺激了银行家的出现和扩大。
很明显桑巴特是在试图消解卡尔·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在纯粹的政治经济之外的因素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决定性作用,得出了“富人不奢侈,穷人就挨饿”的结论。但在他的逻辑推导下,我们最终还是无法明白到底是资本主义催生了奢侈的社会风气,还是奢侈的社会风气催生了资本主义。尽管桑巴特的结论并没有其论敌马克斯·韦伯那样具有说服力,但不失为充满趣味而且大胆的一家之言”。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