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行业而言,传祺向往2.0的实践提供了一种破局思路:在价格战和技术内卷之外,还存在第三条道路——通过深入理解用户需求,打造兼顾短期体验与长期价值的产品。
文 / 张敏
品牌建设的速度能有多快?传祺用一年时间给出了答案。
去年广州车展,广汽发布“番禺行动”战略,吹响了向新能源全面转型的号角。传祺向往车系于今年3月才正式推出,短短8个月内相继发布S7、M8、S9三款重磅车型,产品节奏紧凑,展现出广汽传祺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的全新突破,在市场反响热烈,实现了品牌焕新跨越式发展,这种爆发式增长令人瞩目。
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正式发布“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生态”四大核心发展引擎,全面展示“番禺行动”改革成果。
承接“新广汽”战略,传祺向往车系全面进阶,公布全新定位和最新产品规划:全力把向往系列打造成“无里程焦虑的新能源车系”,为用户带来长续航、高品质、高保值的综合体验,更以更丰富的产品线满足主流用户多元化的用车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节点,向往车系全新定位精准切中了当前新能源汽车用户的核心痛点,也明确了传祺新能源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新能源产品矩阵。
从这个全新定位来看,传祺向往就是传祺新能源,它所瞄准的正是目前新能源市场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向往2.0价值理念,重在“不焦虑”的生活底气
过年一年来,在“番禺行动”战略引领下,广汽传祺释放出发展新动能,更懂用户、反应更快、技术更强。基于此打造的向往2.0价值理念,标志着传祺对于品牌竞争力的思考,已经从产品参数堆叠转向用户体验价值的全面进阶。
堆参数当然有道理,好车的参数不可能差,而且还要追求全方位的参数“好看”。对于新能源来说,无论加速,还是扭矩、功率,都相对易得。在大车都是“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代里,如何做出差异化,传祺向往2.0给出的答案是:在同级预算下,用户体验价值综合最优。
这恐怕就是向往2.0的精髓——所谓“高品质、长续航、高保值”都是围绕用车场景下的用户体验价值来标定。换句话说,以合理成本,解决痛点,体验价值自然就上去了。

对于用户来说,无须纠结于锱铢计算与横向比对,那样未免活得太累。传祺向往宣称,用户有“不焦虑”的权利。无须在电量不足的时候关闭空调,无须在陌生且拥挤路段分心看路看导航,无须担心摊上“柠檬车”或者电池问题,更无须在旧车置换时担心自家的车估值太低。
总之,从长续航、高品质、高保值的三大维度,构建出“不焦虑”的自在怡然,必须刻在向往用户心头上,以至于他们用车烦恼的记忆都逐渐远去。
传祺向往,破除三重焦虑
中国的现代生活在物质条件上远胜本世纪以外的任何时期,但越是在大城市,打工人的焦虑感越是严重,薪酬、工作、教育、房价……他们肯定不希望车子带来新焦虑。
虽然在产品的定位上,车是伺候人的,但用车层面上,如果顾虑的情况越多,车子就越没价值。那当初购买时的价值落差感将会越来越大,让用户更容易产生抵触感。
那在今年广州车展上,传祺向往2.0全新定位,为我们带来了些什么核心信息?为用户带来长续航、高品质、高保值的综合体验,为用户的用车全生命周期带来充足的保障。

新能源市场存在某种技术型的炫技倾向,参数一个比一个夸张,但只要了解市场就知道,真正能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是日常用车场景中的稳定表现。
续航焦虑是新能源用户最常见的痛点之一。传祺向往2.0的解决方案具有独特性,其自主研发团队获得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下,以搭载2.0T ATK发动机,热效率可达到44.14%,同排量最高,可实现同级领先的低油耗水平高效能,更以“一车双模三用”,实现了全场景的续航覆盖。
智能混动+超级增程,实现了纯电、插混、增程三种动力形态,在不同场景下切换。日常通勤用纯电,周末郊游切增程,长途高速切插混。在不同场景下,都能实现效率最优。

在该方案的背后,是广汽第三代GMC机电耦合系统实现的硬核创新。这套系统采用P1+2AT+P3的DHT结构,发动机既能发电(增程模式),又能直驱车轮(混动模式),并2挡变速器优化了高速工况下的动力和油耗。城区通勤,纯电模式更高效,是共识;高速工况电池馈电时,增程常见的掉功率现象,在传祺向往车型上不会出现;而电池有电的高速工况,增程模式更高效(电机效率更高)。
这样一来,快充(补能17分钟从30%充到80%)叠加大电池,通勤一周无须补能;综合续航可以横跨超过1200公里,京沪旅行无须中途补能,续航焦虑在向往用户的生活中消失。
用户对车能不能“用得住”一直有隐含焦虑。维保成本和频率担心穿透之后,就是品质焦虑。
向往系列品质的核心,在于研产阶段充分尊重工程规律。全球唯一的“三合一”风洞实验室、“五高一山一尘”实景测试,背后则是对研发验证和实车测试设施不惜工本的投资。说白了,品质既是投资砸出来的,也是传祺研产团队老老实实、精益求精做工程的过程夯实的。

如此考验,才让搭载超百万辆弹匣电池实现“零自燃”成果,让钜星底盘的驾乘品质得到公认。
每一个环节都踏实做到位,而且制定了QDR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并得到严格执行。品质体验发生购买行为之后,如何验证?那就要看保值率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广汽传祺连续三年蝉联自主品牌保值率冠军。二三四名经常更换,但传祺一直钉在头名。流水的榜单,铁打的传祺。二手市场的交易行为统计,是市场对传祺品质客观的背书。
这不仅是技术指标的体现,更是市场对传祺品质的认可。在新能源汽车更新换代加速的背景下,保值率已成为理性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

高保值率不止取决于整车本身的品控,还与售后服务体系的完善性、市场对品牌评价的正面性都有关联。
从市场端看,用户直接受益于高保值率,一辆车在使用三年后仍能保持较高残值,直接降低了用户的换车成本。从品牌端看,高保值率有力撑起了品牌价值,不仅体现了广汽传祺的高品质和可靠性,更反映出百万家庭对其品牌的高度认可。
传祺向往系列这一年来的市场攻势,产生的联动效应还在向远处波及。鉴于时间不超过一年,目前能看到的品牌价值提升,恐怕还只是开胃菜。而新能源的贬值速度快,这一刻板印象被打破,就是传祺向往对用户价值最有力的维护。
更丰富的向往生活圈
向往美好生活本身,可能意味着生活节奏较快,但过快又明显有悖于生活质量的追求。
“向往的生活圈”,是官方打造的涵盖“吃穿住行用学娱”多个圈层福利权益的生态体系。之所以成为“生态”,是因为这个圈层建立起来后,用户自发的维护和增加元素,开始快速占据主流。就像一个池塘,开始生机勃勃的“碳循环”。

这一生态体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场景匹配能力。针对向往M8乾崑的学者型用户,传祺提供“品位生活权益”,与例外服饰、方所文化等品牌合作,提供高等级会员权益。对于向往S7的年轻家庭,则提供“快乐生活权益”,包括喜剧演出观剧名额、马拉松参赛资格等。
这种差异化权益设计,体现了传祺对用户群体的深度理解——不同车型的用户,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偏好。
更为重要的是,“向往的生活圈”是一个动态生长的生态平台。传祺建立了常态化用户反馈机制,定期收集用户对权益的建议,甚至联合用户推荐的品牌新增福利。

从商业角度看,这种用户生态构建了一种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当主机厂聚焦于硬件参数竞争时,传祺通过向往生活圈的打造,将竞争维度从产品配置扩展到了生活方式,建立了更为牢固的用户关系。
向往生活,既是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更是面对生活的底气。续航和品质,消除了用户的日常焦虑;提升用户消费的全周期价值,则消除了用户远期焦虑。向往生活,要的其实并非单纯的情绪价值,而在于无顾虑、选择出行、生活的自由度被打开,这意味着更多选择权,是将选择权交回给用户是一个道理。
开始积累起财富的高线城市中产阶级,对此食髓知味;而小康群体,刚开始尝到甜头。传祺向往,来的正是时候。

传祺向往面向的正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家庭守护者”。在广汽集团战略指引下,传祺践行“价值至上”理念,坚守“用户第一”原则,销量稳健增长:10月销量36056辆,同比增长2.6%;新能源增长5.1%,SUV增长37.9%;向往S7销量3139辆,环比增长96%。其中,MPV持续领跑:累计销量突破83万辆,连续73个月豪华MPV销冠。M8销量超45万辆,M6销量近30万辆,均居细分市场第一。新能源加速转型,累计销量突破15万辆。
接下来,向往车系还将推出两款MPV车型来充实向往系列的产品线:一款是中型MPV;另一款是中大型MPV。通过战略调整,传祺向往希望建立清晰的新能源产品标识,最后是通过规模化和系列化的发展,提升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对于行业而言,传祺向往2.0的实践提供了一种破局思路:在价格战和技术内卷之外,还存在第三条道路——通过深入理解用户需求,打造兼顾短期体验与长期价值的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成熟的今天,传祺向往2.0的价值主张或许更能代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