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汽车工人现状

汽车人传媒 2014-12-22 15:50:23 作者:覃仲芝

汽车工人是什么?

  这是采访“最美汽车人”之前,我们脑海中最大的疑问。  汽车工人也许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每天都在做重复单调的活儿,又苦又累,没个盼头。  有这种认识,并不奇怪。《汽车人》采访的汽车工人有很多在从业前,也曾抱有这样的想法。不过当他们真正当了工人之后,他们对最初的认识进行了“修正”。在他们眼里,汽车工人确实又苦又累、工作单调,但不同的是,他们是有盼头的。  盼头又是什么?是薪酬福利?职业规划?还是他们的汽车梦想?  这是汽车工人之所以成为汽车工人的原因吗?  此次《汽车人》团队,历时1年,走访近50家汽车企业,采访了100名一线汽车工人,深入了解汽车工人的工作、生活状态。在这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信息,并且呈规律性显现。   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相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汽车工业发展初期,新一代的工人学历层次有所提高。以《汽车人》走访的工人代表所在班组为例,东风商用车“海燕班”的班组里,超过80%以上的工人都是“80后”、“90后”,他们的学历也达到了职高、中专以上。  虽然学历提高了,但是情况并不乐观。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执行副秘书长汤海山表示出他的担忧:“虽然新一代工人的学历层次有所提高,但总体素质特别是技能水平,与汽车技术的进步仍然很不相称。”  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高等院校包括汽车类中技中职学校在学生的培养环节,达不到“实用、技能”标准。以广汽三菱的滕仕盖为例,他的学历在汽车行业来说算是不错的,汽车专业大专毕业。但是毕业后,他的动手能力并不强。可以说,进入实践工作后,一切技能又从零开始。  如果说学校的理论知识无法支撑学生的社会实操,那么进入企业后,企业的培养机制是否能弥补高校实践的缺位?  《汽车人》在采访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的邢海强时发现,该企业的新老员工会签署一份“师徒协议”,协议中明确师徒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师傅的教授内容、徒弟的学习目标等。这是东风德纳车桥的硬性的考核机制,为的就是确保学习效率,以保证汽车工人的生产质量。  类似于这样的“传帮带”企业还有很多,但是也不乏一些“草根”工人的涌现。  为什么说“草根”呢?  现在在自主、合资企业中,出现一些工人在工作空闲之余,自发学习其他岗位技术的现象。乍一听起来,是件好事。但这种学习虽然实用性强,却因为学习不系统,造成学习效果的程度不一。所以,有利有弊。利:一人会多岗,弊:产品质量不稳定。  面对工人的求知欲与进取心,企业需要对工人进行定期岗位知识、技能培训,建立健全的培养机制,以提高工人素质,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创造更大社会价值,得以实现自我。  有了学习的地方,但却不知道职业道路该走向何方,是汽车工人面临的另一个困境。  这100名汽车工人,虽然身处不同企业、不同岗位,他们却有着共同性:起点不高,但是通过后天努力,实现了自身能力提高,甚至大跨越。  比如东风风神的工程师史天鹰,他就是从一名工人成长起来的优秀工程师。东风神龙的杨祉刚,他以零基础的“劳务工”身份,通过努力,转身成为企业的“钣金王”等等。  在他们的背后,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种企业对员工成长机制的规划,若隐若现。  北京奔驰建立的管理、海外、技术三方面人才培养机制,员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强项选择发展方向,相对科学和自由。科学和自由的对立方,就是不科学和专制了。这样的车企有吗?  回答是,有。  《汽车人》在采访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工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并非做得称心如意。他们对自己有着更为准确的认知,但企业却没有把他们安排到适合的岗位。比如说,有的工人想做行政却在技术岗,有的想做技术却在销售岗。  其实,工人来到企业,并不只是工作,他们自身也想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因此,如何为每一位汽车工人打造一条适合他们发展的职业道路,让他们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就感,需要企业去深思。   薪资福利发展不均衡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产业人员税前平均工资约为13.59元/小时/人,在中国整体的制造行业中属于中等偏上。但是具体到汽车行业中的具体企业,则各不相同。  以东风集团为例,我们采访的合资、自主、整车、零部件公司的工人分布在湖北、重庆、广东、浙江等地。据具体采样分析,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均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但个体又有差异。合资高于自主,差距在2-6倍之间。整车高于零部件,差距约1-5倍。东部沿海高于中、西部地区,差距约为1-6倍。并且这一规律符合于其他汽车企业。  面对汽车产业上下游的产业分配,着实有不均匀之处。但事实上,不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每一个环节都是汽车生产的一部分,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的高质量,便会影响整体效果。  因此,如何提升汽车产业工人收入水平,缩小不同环节企业的收入差距,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中国汽车产业大军,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一个产业链上的良性循环,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一个重要难题。  除了薪酬之外,福利是影响工人稳定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大多数汽车工厂都会建立在城市郊区,那么生活的单调与不便,势必影响工人的择业,《汽车人》走访的90%以上的企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但并不影响所有工人工作的情绪。  就拿东风日产的工人生存状况来说,采访的3名汽车工人,虽然都有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但他们对企业有极高的忠诚度。  他们告诉《汽车人》,为什么来到东风日产之后,从未生过二心?一则是薪资高,二则是单位房仅以当地房价的50%卖给员工,降低了生活成本;三是员工购车有极大的优惠。除了这些看得到的“实惠”之外,东风日产众多的企业活动,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让工作不再单调。  其实,让员工不再被生活所累,这不就是企业为员工创造的,最好的工作环境吗?  其实,其他汽企也以自己的特色和方式,来增加员工福利,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因为,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稳定员工军心,巩固企业发展动力,助力汽车产业发展。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在“汽车人之夜”上表示,现在是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些一线的“最美汽车人”就是迎接这一时期到来的建设者,也是中国汽车职业大军队伍中的一员。那么企业要做的,就是为了实现这一共同汽车梦想,为工人创造最适合的职业平台、生活环境,不辜负汽车工人的期望。其实这就是汽车工人为什么要成为汽车工人。即使苦、即使累,但他们的存在,是为了“绝对不会辜负这个时代,不会辜负于汽车产业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