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业老兵的信仰

2013-12-22 16:12:52 作者:
 杂志记者 陈瑶
 
家树看上去是个很普通的人,个儿不高,嗓门儿却很大。74岁的高龄,一点也不显。倒是那头发,根根都立着,一看绝对是个火爆脾气。
“身子骨硬朗得很,也倔得很。”家人们都说张家树“不太听话”。一把年纪,即使退休了,也消停不了。十堰这个小城镇,不多大点,基本靠腿就能将城里主要地方逛一圈。他得空就去看看东风的车,看到其他品牌的车,他也会仔细端详,摸一摸,比一比。
他说,自己干了半辈子的汽车,不是说丢就能丢掉的,这就像是身体里的魂儿,“你不看到它,心里是空的。”
老爷子不服老。这么多年,身体没啥毛病,不吃药,眼睛也不花,腿脚灵便得很。每天两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早晨坚持散步2-3个小时,吃完饭就去阅览室看两个小时报纸。
张家树现在住的房子,红泥砖,不显眼,有些年头了,也有挥不去的记忆。“住在自己盖的房子里,舒服,踏实!”
和绝大多数东风老人不太一样的是,张家树并非一汽援建二汽而来,但他有自己的故事。一个从他这一代延续到子孙三代的故事。
 
政工书记“不好当”
 
上世纪70年代,世界并不平静。笼罩在与“苏修”“美帝”必有一场恶仗要打的紧张气氛中,“三线建设”相继启动,二汽正是“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特殊的政治气候,赋予了湖北十堰意外的发展机遇,浩荡的建设大军涌向这里,沉寂的山沟一下子热闹起来。
刚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张家树,想法很简单。他想留在武汉。在这里当了十多年兵,喝了十多年的汉江水,已经算是大半个湖北人。毛头小伙在这里结婚生子,初涉人生的重要社会课程,都是在湖北逐步完成。至于老家河南信阳,反倒没有那么熟悉了。
1976年,转业后的张家树,分配到了武汉红卫厂。这是二汽的前身。1969年,中央召开东风二汽建厂会议以后,东风二汽对外称红卫厂。二汽建设从1972年正式开始,到1975年建成。1976年开始出车。
张家树还来不及想那么多,在完全服从组织安排的年代,能够如愿留在武汉,和家人们在一起,他已经很高兴了。当然,他压根没意料到的是,自己的汽车生涯,就在这里开始了。彼时,汽车这个东西,在老百姓的认知中,还是非常遥远。
没过多久,新通知就来了,十堰成为他新的工作地点。张家树前往二汽铸造一厂(代号5748)担任政工书记,主要负责48厂退伍军人的安置,以及工人的思想工作。
看起来,这好像是一个“铁饭碗的干部”,可事实上,张家树的工作不好做。组织上如此安排,应该正是看重了张家树军人出身的背景。
“一进十堰,除了山,就是山。心都凉了。那条件,只有一个字来形容,苦!”50年前的场景,老爷子至今记忆犹新。衣食住行,统统都成问题。吃得不好,只能红薯皮充饥;山区泥地下雨,鞋子都容易被冲走;工厂不仅缺设备,无法生产,即使来了几台设备,连安装调试都成问题,可当年出车,又是强大的政治任务。
“在事情没有做成之前,如果人心出现浮动,就太糟糕了。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和思想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心理包袱很大。思想上的稳定很重要的。”张家树喃喃道。
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军人出身,奉献、服从、吃苦的精神,在张家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房子住,他和工人们一起,吃住都在车间,大家一起说说话,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工友的情绪,他尽量去安抚。
为了解决住的问题,他和工友们自力更生,一起拉来红砖,一起修建,盖起了48厂最早的一片老房子。现在48厂的5车间,都还在沿用当年张家树和工友们修建起来的墙体。
随后几年,48厂的生产,逐步稳定了下来。然而,铸造工艺复杂,精准度要求高,“做铸件的功夫比绣花还要细”。在二汽内部,有着4000多号员工的48厂,是出了名的“四大金刚”之一,也即难产大户。1995年,在厂里的号召下,张家树选择了提前退休,他说:“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他们的路还很长。”即便如此,他对这个自己一手建造起厂房的地方,充满了怀念。在2003年,东风与日产全面合资时,48厂因亏损达1亿多元,差点未被纳入合资体系,张家树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头期待着,48厂的效益能够越来越好。2011年后,48厂终于慢慢盈利了,一提起来,张家树的笑容就堆上来了。
 
传承的风格
 
“趁年轻,该做出点事情就要做出一点,不能荒废光阴。”这是张家树对家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听上去无比的正统,但老爷子就是这个风格。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与执行,而军人又对生活充满了无限挑战的想像。这种本色,被张家树从部队带到了家庭,也成为张家人的固有行事风格。
“我爸对我们要求很严。有时候,我们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认为没有理由,无论成与不成,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大儿子张志洪笑着说。他还依稀记得,父亲当年去十堰,自己也就十来岁,他以为父亲就是出个短差,但这一走,就很久都没有回来看他。“我听母亲说,父亲去的地方远,而且在完成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能打扰。当时就就觉得父亲的形象很高大。”
坐在一旁的大孙子张凯打趣:“原来你对我这么严格,是从爷爷这学来的啊?”
4个儿子以及儿媳,如今都在东风工作。当张凯今年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发动机专业毕业后,张家迎来了东风血脉的第三代继承。7月份,张凯来到49厂装试车间实习。学习发动机装配。在东风,三代传承的家庭其实并不少,但是如张家树这样“半路出家”,并三代扎根,也算是独特的样本。
今年48岁的张志洪,已到第四个本命年。都说父亲是儿子人生的第一个导师,张志洪直言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太多的东西。“不要怕困难,不要怕挑战,男子汉可以流血,但不能流泪。”直到现在,他都能历数父亲对他说过的话。
1986年,21岁的张志洪来到东风零部件62厂工作。只有初中学历,张志洪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受父亲影响,他骨子里同样有着不服输的因子。90年代,即使工厂效益不好,经营困难,工资时不时会被“打白条”,他也利用下班时间,主动到工厂学校学习,还自学了机械加工课程。在那个年代,人们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出奇地高。更重要的是,张志洪认为自己能学到东西。也就从那时候,他逐渐承担更重要的技术工作,几乎经历了厂里所有的产品换代,300多个项目,每年都被评为劳动模范。
    在东风与日产全面合资之后,日产先进管理方法陆续导入,厂子近几年的盈利都过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一年比一年好,这也意味着在技术部负责生产准备的张志洪,加班频率更多。遇到晚上做产品试验,一旦碰上麻烦,他连夜都要赶到厂里,解决问题。“如果加班可以倒休的话,我估计自己一年都不用上班了。”张志洪开玩笑地说。现在厂里最新的项目是ABS系统,仅先期策划就准备了6年,他亲自参与了图纸、工艺设备的生产准备。
“不要说我多么好学,我觉得我爸他们那一代汽车人,学习氛围真是没法超越的。”
对于儿子张凯,尽管要求很严格,但张志洪倒也没有太多的担心。因为儿子从小就和他泡工厂,工友们看着小家伙长成大小伙。从小,儿子就喜欢组装电子产品,选择发动机专业也是兴趣所在。所以,现在的加班与学习,是一种常态。父子俩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喜欢在羽毛球场上一较高下,也喜欢在技术领域针锋相对地探讨。
现在,和当年的父辈一样,张凯还在磨练的阶段。说起未来,“我想拥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掌握了核心技术之后。”24岁的张凯大声说。
 
记者手记
 
走进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来源《汽车人》杂志记者 王雯
 
初进十堰,难忘群山。循着青山前行,穿梭在车城路,就逐步靠近这座城市的故事核心。
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当年的二汽已经成长为枝繁叶茂的东风集团。如果你想了解这部跌宕起伏的创业史到底是如何在推进,那么一定得来十堰。历史是平面的,思维是立体的,只有踏上这片土地,才能实现前者到后者的转变。
在这座因东风而兴起的鄂北山城,两万多人与东风结缘,与汽车结缘,其中不少家庭更是已经成为“东风世家”,三代相守,传承着东风汽车的记忆宝藏。
建设、守护与传承,三代东风人演绎着不同版本的东风历史。人的在场,才能赋予故事更深沉的韵味,更强韧的支撑。
一场宝贵的行程,三次难忘的交谈,平面的历史不再只是静默地流淌,每一个故事都有温度。文字输出之后,不妨再静下来回味此行的收获。
建设二汽,热血沸腾的岁月在纸面上获得新生。老一辈二汽人为造车梦付出的热血,经历的坎坷,仍不褪色的执着,又怎能不让人动容。对于他们而言,我们一场简单的交谈,是对他们一生功绩的莫大肯定。
基业的大盘需要守护,需要捍卫,父辈的荣光之下,第二代东风人选择的态度是踏踏实实地工作,对待最平凡的岗位也丝毫不能懈怠。新时代的年轻人展现的是更加包容的姿态,他们不抗拒崭新的管理系统,更愿意去承担技术更新的重担,他们正在见证更多成功的产品从自己手中诞生。
采访中,我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在东风工作,我们骄傲着呢。对于三代东风人而言,东风与十堰相辅相成,这个企业让人信任,这座城市让人看到希望。
一家人团圆相聚的照片仍在脑海里闪回,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就挺幸福。东风在这里,“家”这个概念多了一层更甜蜜的内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