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青年:左手莲花,右手萨博

汽车人传媒 2011-11-17 13:32:57 作者:张敏

启动,加速,助跑,140码的高速猛烈冲上悬高13米的弧形轨道,完成360度空中翻腾,冲下轨道180度掉头停车。一切快得几乎很难用相机定格。

9月23日的黄浦江之夜,属于庞青年和他的青年莲花汽车。刚刚上市的莲花L5Sportback,在以“飞火流星”的表演,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惊呼声,掌声,口哨声,再加上漂亮的女主持人恰到好处的渲染,现场气氛瞬间High到极点。

更多的观众被拦在了栅栏之外。高悬的轨道下,青年汽车董事局主席庞青年安静地站在场地一隅,身影被灯光拉得细长。没有人知道,在刚才惊险的一瞬,这副平静的娃娃脸背后,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他在等待着狂欢之后的登场。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庞青年已经准备了很久。对于一款车的诞生而言,5年的孕育期已经足够漫长。

自从2006年青年汽车与英国莲花合作,推出第一款产品为轿跑车开始,青年汽车旗下轿车品牌莲花汽车的销量一直不尽人意。竞速和竞悦引进,两年来并没有达到预期销售目标。青年汽车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

从做橡胶轮胎生意起家,到拔剑挺进汽车业,再到执意收购濒危的萨博汽车,庞青年具备浙商的所有特质:敢想、敢做、充满自信。

放过牛、种过茶、开过拖拉机。不按常规出牌的他,像一个搅局者,借助尼奥普兰的技术平台,青年客车迅速崛起。但庞青年寻找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借力发展的客车之路,在轿车上的复制并不顺利。

庞青年希望这种局面从今年L5的问世得以扭转。对于青年莲花汽车来说,如此大手笔的上市活动,无疑想给外界传播出这样一条信息:莲花L5 Sportback作为莲花汽车首款全新打造车型,代表着英国莲花国际领先的高端品质,将给青年莲花汽车带来一个明媚的未来。

但野心绝不止于此。通过整合萨博造车技术这些资源,未来形成以萨博高端和莲花跑车两大乘用车平台,这是庞青年多年轿车梦想的最终主题。

认可重于盈利

媒体见面会上,庞青年心情不错。红白相间的衬衣与同色系的领带让他看上去很“青年”。

显然,L5前一晚的大手笔动作给他了足够的底气。“对我庞青年来说,按照我们理想造出的车子,第一批车子就创世界纪录,全世界有没有?没有。”

对于这款让庞青年扬眉吐气的车型,官方定位是,L5作为莲花汽车首款全新打造车型,是青年莲花从战略储备期到战略布局期的重要战略车型,也是莲花汽车全面出击中国中级车市场的潮流导向型车型。

而之所以称L5为战略车型,源自青年与莲花工程的合作协议,这款莲花引入的第二款新车不是来自宝腾,而是由莲花单独为青年开发。

庞青年用大量的语言来阐述青年莲花汽车高品质、高水平,价格却足够亲民的造车的理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回应业内“莲花这么好的车,青年汽车是否有能力保质保量地造出来”的质疑。

例如,挑战世界纪录的赛车没有任何的改动,包括底盘,车身,这证明莲花汽车在中国市场没有丧失它本身的运动的基因,而是原汁原味地体现了轻量化与操控性的结合。

这得益于青年莲花对于设计方造车标准的严格遵从。十多万的车,莲花的设计方案是用镀锌合金钢板,这是国内三五十万元车用的钢板。这让许多人觉得不可理解,青年的工程师与莲花工程师也由此展开争论,最后庞青年一锤定音:就按照莲花的要求来做,因为标准和目标设定在那边。

高标准意味着高投入,也意味着更多的资金花在了技术与成本之上。庞青年透露,L5出来,用了5年研发的时间,已花了2亿美金,如果逆向测绘开发,去仿造的话,只要2000万人民币就够了,所以说,青年技术钱花得很多,技术的钱超过工程的钱。

庞青年以其造车积累的经验在思索:青年集团不想走别人走过的道路,国内汽车业的发展之路,一种是合资,还有一种是拿一个车子来拍照仿造,尽管大部分零部件能够通用,但是,怎么也造不出属于自己主导基因的好车。

青年汽车选择的是第三条路,即是把国外的技术引进,在国外技术引进的基础平台上加以延伸。这条路,已经在客车得到成功,如今正在轿车领域复制。——这已经是业内众所周知的模式。《汽车人》感兴趣的是,往往高投入意味着高成本,在规模优势尚未凸显的状况下,青年莲花如何在成本与品质之间自如游走?

此外,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导致温州等地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重重。由于银根收紧引发民间借贷危机也愈演愈烈,风暴眼中的浙江温州更是连月出了现暴力讨债、企业老板出走等事件。同样作为浙江民企的青年汽车,是否感受到了资金链紧张的压力?

对于这个话题,庞青年的回答是,5年都抗战过来了,一边投技术,一边投工厂,一边投大量的团队,这些钱都花过了,现在通过降低零部件的直接成本与人工成本,能够达到平衡。

他坦言,青年汽车现在的资金压力并不大,技术是自己的,成本负担就轻一点,竞争力也强一点,消费者来说也能够买一个低价格。“这款车基本上不挣钱,我就想让这些年轻人,让刚刚创业钱不多的这些人能够开一个好车,人家说我庞青年做事还是不错的,我就满足了。”

“我可以说我是存折里面没有钱的,掏我的口袋是空空的。我所赚来的钱都是投到里面再发展。”而对于多年来近30亿投资的回报,他说,“已经投进去了,为什么要拿回来呢,来自社会回报社会。”

这种说法,显然不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人应有的态度。但如果据此轻视这位看似憨厚的老板,就大错特错了。

略过短期利益,他的目光更重长远。“孙悟空修炼五百年才有火眼金睛,毛泽东两万五千里长征。”在他看来,打3层楼的基础只能建3层楼,只有把基础打得根深蒂固,慢慢地做才最后可以造100层,所以首先青年莲花就要把基础建立好。

与初期盈利相比,获得市场认可更为重要。这甚至关乎着青年汽车自身如何最大程度降低第三条道路的风险。

在汽车市场,上百万的青年客车躺着都能挣钱,但在轿车行业,售价低至10万以下的青年莲花轿车却一时很难打开销售局面。2010年,青年莲花达到3万辆的年销售量。这对于雄心勃勃的青年汽车和庞青年来说,无疑心有不甘。

在继续提升青年莲花销量的同时,萨博进入了庞青年的轿车规划版图。

豪赌萨博

萨博无疑是近段时间以来媒体关注的主角。即使是命悬一线,其风头依然盖过了刚刚上市的新款车型青年莲花L5。

此前萨博汽车母公司瑞典汽车公司在日前表示,已经获得了由中国合伙人浙江青年莲花汽车公司提供的规模达7000万欧元过渡性贷款的首批款项。目前萨博汽车正是以此贷款才能够使运营得以为继。

但这远未到庞青年松口气的时候。有太多理由让大部分人把庞青年对萨博的收购视为一桩危险的交易,比如其长达20年的亏损,破产边缘的挣扎,与华泰一波三折的并购闹剧,还有迟迟未能等来的发改委首肯。

“我心中有底,不会冒很大风险,没有把握的事情我基本不会做。”庞青年如是说。显然,在经历了与华泰汽车的“闪婚闪离”,与供应商、工会的矛盾频出后,虽然萨博汽车每况愈下的经营局面并不被人看好,但庞青年依然信心十足,在此前的L5上市媒体见面会上,他表示:“他们说破产,为我着急,但我很稳,我心里有数。”

这个草根企业家已经被人们拿来与买下沃尔沃的李书福相提并论了,他能成为下一个李书福吗?同样来自台州,同样是向瑞典品牌出手,于是,“复制李书福”的说法不胫而走。

“在5年前我与萨博开始接触时,沃尔沃和吉利还一点关系都扯不上。所以,谈何我‘复制李书福’?”对于这种说法,他颇不以为然,“事实上,我从不复制任何人,我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由于涉足乘用车市场时间不长,人们对其认识也往往停留在客车品牌尼奥普兰上,倘若不是介入纠结复杂的萨博合资案,和此后萨博财务状况迅速恶化而引起的行业隐忧,他或许不会在乘用车领域如此引人瞩目。

2008年前后,正赶上欧美金融危机,处于财务危机的通用决定出售瑞典萨博品牌,当时青年汽车向萨博托管银行德意志银行提供了各种材料,希望参与收购,从而进入乘用车行业。

按照庞青年的说法:当时通用对于把萨博卖给中国和俄罗斯企业心存顾忌,因此萨博品牌收购最后的赢家是世爵汽车。

直到2010年10月,庞青年在法国巴黎车展偶遇萨博汽车的战略总监,彼时的萨博在被世爵接收后,经营状况并未好转,销量惨淡,甚至拖欠供应商贷款及员工工资。于是自2011年1月起,青年汽车正式与萨博汽车启动合作谈判。接着是众所周知的萨博闪婚闪离华泰,最后“两庞”联合接收萨博。

按照庞青年此前的预计,发改委最早将在10月份前后批准“二庞”——青年汽车庞青年、庞大集团庞庆华竞购瑞典萨博。如果顺利,萨博将花落青年汽车。

但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10月13日晚,萨博宣布终止庞大和青年的合作,不过三方协议谈判并未结束。青年汽车发布公告称,目前青年仍在照此前协议履行,也一直在约定的时间内进行这一项目的审批流程。目前,外界最关心的,是青年和庞大此前投向这个瑞典汽车品牌数以亿计的真金白银会“打了水漂儿”。

退一步说,即使是萨博最终花落青年。青年汽车真的有能力消化在瑞典工作的3400名萨博员工,以及来自供应商的1.5万个工作职位吗?行业分析认为,通用汽车对其在近20年间都未能扭转亏损局面的萨博品牌早就丧失兴趣,接盘者至少需要10亿美元的资金注入才能使萨博维持生存。在如今这种经济环境中,庞青年的萨博梦更像一盘赌局,充满太多变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庞青年从一个橡胶轮胎大王转型做客车,被很多人认为是一场冒险。而在与德国尼奥普兰合作后,青年客车一举占领了国内高端客车70%以上的市场。

“要做得比人家好,就得观察思考,不断有新的办法,还得敢冒风险。”这是庞青年受用至今的感悟。

只做自己

不遵从于既有模式,庞青年总是能做出惊人之举,尽管有时候只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

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开始前,庞青年与外籍合作伙伴和政府官员一起坐在铁栅栏外观众席上,长长的通道被扛着“长枪短炮”的媒体与观看活动的经销商围个水泄不通。下属匆匆从观众台下的通道走来,隔着栅栏向他请示(推测是让他到活动现场)。一个令人意外的场景发生了,只见他左右环顾了一下,也许考虑到从拥挤人群挤出去的难度,起身翻越这近一米高的栅栏。

在“庞总就是牛”的笑声中,53岁的庞青年翻越栅栏的情景被一些看到这一小插曲的媒体用相机定格。

这种举动显然符合他随性率真和说干就干一贯的作风。

也许出生在“草根”气息浓郁的浙江,使他与其同乡李书福、鲁冠球等一样,不安于现状,敢于折腾。他们身上的共性就是从最底层做起,并且都历尽艰辛将一个民营企业带到视野更为宽阔的国际市场。

庞青年喜欢萨博,有似于李书福喜欢沃尔沃。巧的是李庞两人是台州同乡,两人内心都有着典型的浙江民企“不安份儿”主导第三条道路创新基因。

戴着低质、低价帽子起家,从模仿路线到致力自主研发,然后通过深化全球化战略,站在国际汽车舞台中心。吉利的发展道路可谓是自主车企的典型。

“吉利也是不错的,各走各的道路,各有各的想法。像刚才说的,我们走的是第三条道路,走自主企业的自控式发展道路。”问及对于同为浙江车企发展思路的看法,庞青年强调:“青年集团的车子和李书福的车子不一样。”

反过来说,青年的市场面向全球,但生产仅在中国。青年整体的经营思路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不受西方的约束。青年只用英国莲花的品牌,技术、管理、人才,这与吉利发展模式截然不同。

“我要形成自己的文化。你看我庞青年做车有抄过别人吗?只有别人仿造我,没有我仿造人家,我就是一样,要自己创造,我觉得知识产权很重要,所以必须自己创造。”他坦言,这几年发展得也不快,主要做基础建设,定位就是走自己的道路,不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跑。

这种个性从小就有迹可循。小时候,他看人家小孩有钱买玩具,自己没钱,就用几块竹板,做一辆小拉车,从街东头拉到西头,有一种喜悦感;上了中学后,看人家拉二胡手痒,上山抓了条蛇,又动手做了把二胡,自娱自乐。对他而言,创新是与生俱来的禀赋。

(作者/张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