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10年,中国汽车何处去?

汽车人传媒 2014-12-22 16:16:51 作者:黄超

“入世”十年,十字路口。站在此时此地,回望来时的路,感觉处处充满意外。在这里,商业逻辑中难以捉摸的成分似乎大于理性的预期。

从担心被冲垮到产销世界第一,从有车很奢侈到人人要买车,从“给我一次失败的权利”到民营车企野蛮生长,我们惊讶地发现,其实汽车企业比我们原来想像的强悍很多。

从买车的兴奋到停车的困难,从开车的快感到修车的无奈,从车辆稀疏到满大街的洋品牌,从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到合资公司也要做自主的结局,从近20%年增长率的狂欢到核心技术的缺失,我们失望地发现,汽车行业和汽车生活看上去很美,但很可能也仅此而已。阳光与阴影,期盼与失落,全都纠结在汽车业“入世”10年的进程中,而且这出悲喜交加的豪门大戏还将继续演出下去。

做强中国汽车业,这个命题本身没有丝毫争议,但如何实现却似隔着数条鸿沟,可望而不知如何可及。

让我们暂且跳过自主、技术、模仿、销售等等熟悉的字眼,去到一个更高的维度上俯瞰,或许会有新的灵感。

短短一甲子,这片神州大地的整体氛围从极度理想主义走向极端实用主义,变向的角度之大几乎相当于航空母舰在五分硬币上转圈。此端到彼端,我们成就了“世界工厂”,也成就了“山寨大国”,在艰难转型与生存中,创新与突破的土壤却遗憾地未能延展。

于是,我们有很多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垄断巨头,却缺乏苹果那样的创新型企业。我们热爱面子,喜欢做大,却忘记了那并不是理想的终点。

在这样一个整体氛围中,本土汽车企业想要打破常规,何其难矣。然而,掌握核心技术、做强中国汽车业的使命必须要去完成。

究竟是我们引领社会发展,还是为社会发展所引领?亨利·福特和丰田喜一郎等人都曾给出过漂亮的回答,现在这一代中国汽车人同样要完成这个沉甸甸的命题。

答案如何,下一个10年,将见分晓。

(作者/黄超)【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