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10年

2011-11-29 10:22:02 作者:

深秋的太阳透过车窗还是能够发挥它的威力,坐在机场大巴上昏昏欲睡。旁边一个满头银发的外国老头,在询问在哪一站下车之后开始感慨:“上世纪90年代经常来中国,那时候哪儿有这么多车啊!” 10年时间,他有些认不出北京。而在他的家乡,有的地方几十年了,还是老样子。外来的打量,最能看出变化所在。
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汽车销量从207万辆增长到1826万辆,8倍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24.3%。如此数量级的变化,反映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汽车很快塞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于是,这位瑞典老人和我们一样,在下午4点钟的时候,以“龟速”行进在北京东三环,成为了这个超级“停车场”中的一员。
如果将这10年放进更宽广的时代历程中,更能凸显这一阶段的特别:1958年,第一辆汽车下线;2000年,中国用了近半个世纪实现了年产销200万辆;而在2001年至2009年10月,中国用9年时间,完成了年产销1000万辆的突破……
数量,是中国汽车业10年来最明显的变化,也最能体现中国加入WTO的成就。
 
谁也没想到普及这么快
 
2001年年底,中国加入WTO。2002年,市场就迅速行动了起来,降价、买车成为当年的一个风潮。
“2002年买了最高配的捷达,当时花了十几万呢,想着这下一步到位了,可没开几年就换车了,说实话,还真有点舍不得!”石家庄的王先生。回顾自己的第一次购车仍然激动不已。
他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开车回家时,所到之处都充满了羡慕表情。彼时,他将这辆车当成了心头宝,有一次下冰雹,他甚至抱着自己的棉被冲出去盖在车上。而现在,在小区找停车位,却成为他最头疼的事情。“以前开车是一件特时髦的事儿,现在开车是一特累人的事儿。”这应该是有车一族普遍的心声。
伴随着“量”而来的,是汽车价格的迅速“亲民”。
“以前消费者在市场上可选择的车型很少,汽车价格自然是很高的,夏利都要卖10万呢,我那会儿做进口车,卖一辆车就能赚现在卖10辆车甚至更多的钱。”一位从事汽车销售很长时间的资深人士告诉《汽车人》。
现在,经过10年降价之后,10万元以内的车型选择十分丰富,即便是曾经令许多人梦想的“开宝马,坐奔驰”,也并不遥远,因为,奔驰与宝马的主力车型,价格均已下探至30万元的区间。
2002年还“神采飞扬”地开着松花江面包车的苗先生,现在却拍着奔驰E级车的方向盘,后悔不已:“应该一步到位买S级。”而这辆车是今年6月份刚换的,也是他9年内的第4辆车。
 
合资企业数量增长300%
 
在《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到2000年,中国先后成立了10个整车合资企业,而2002年到2009年,新签约成立的汽车合资企业为229家,其中整车企业42家,增长率超过300%。零部件企业126家。
跨国集团纷纷抢滩中国市场,是这10年日渐明显的一个趋势。
根据媒体统计的数据:2003年,只有大众汽车在华合资企业的产量,超过其全球总产量中的10%,其他跨国公司均没有超过4%。
2009年,共有5家跨国汽车公司在华合资企业产量,在其全球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均超过15%,其中,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超过了20%。
2010年,德国大众在华合资企业的汽车产量,超过了其德国本土。据报道,2010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利润占其全球利润的近1/3,约为20亿欧元。在总部设于上海的通用汽车国际部中,来自中国的贡献率在50%以上,PSA在中国市场的利润也占到了其全年全球盈利的15%。
“很明显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上海通用曾经的一位高层告诉《汽车人》,“通用破产重组之时,中国是惟一没有收到波及的海外市场,现在通用复兴对于中国市场的倚重也是非同一般的。”
一方面,合资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了越来越多全球同步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合资企业,跨国巨头和国内厂商分得了巨额的利润,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资金。“以市场换技术”或许失败了,但毕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基础。
随着合资的深入,行业开始思考未来10年向何处去,“合资这么多年,应该要想想以后。”曾经率先在业内主导“合资自主”的原广汽本田执行副总付守杰,提供了一种破题的方式,随后主流合资企业纷纷响应,但是答案如何还有待验证。
 
汽车产销坐全球首位
 
从2002年到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从207万辆激增到18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国。这仅仅用了8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市场经常性误判”成为各个企业和政府的常态。
东风有限2008年曾公布了一个5年内产销量达到100万辆的中期计划,但只用了不到3年就完成了。现在东风有限的目标是,在2015年之前使年汽车销量再增加100万辆。
2000年,汽车销量达到了200万辆,当时主管部门曾预测2005年达到380万辆,结果2002年就达到了;预测2005年时销售500万辆,2010年最多达到800万辆,结果两年就达到了800万辆,2010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了1800万辆,原来的预测只是一个零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加入WTO1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10年。”有上面的数字做支撑,这一评价并不过分。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更是颇为激动地对《汽车人》表示:“我最近又把WTO那个议定书、工作组的报告,这么厚一本,仔细看了,对于汽车工业全部承诺,我们都超额完成了。”
在张小虞看来,汽车工业完成了最艰难的跨越。据了解,在加入WTO时,国家把各个行业分成了3类,一类是:机遇大于挑战,一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类是挑战大于机遇。汽车在当时被归类至最后一种情况。10年之后,恰恰相反的是,汽车几乎是最令人振奋的行业,单此一点就能肯定“入世”10年的功绩。
 
10年,纵向对比,在汽车发展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巨变的10年;横向对比,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经处于稳定甚至萎缩的局面,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大国就是最明显例证,其他新兴市场如俄罗斯、印度、巴西,仍然难与中国的地位媲美。
数字尽管枯燥,但是它以一种理性的态度,静静地向我们讲述着这10年来的变化。当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这些的时候,数字也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