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尽管新能源汽车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热度,但是没有太多人会认为这离现实很近。直到现在,随着各大车企纷纷推出新能源量产车型,到国家层面以及北京、上海率先实施新能源补贴,让这一新事物正在加速向我们走来。
现在,新能源普及仍然存在很多现实的瓶颈,但是任何新生事物最初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一旦进入到市场层面,就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但同样也会探索出更多的解决方案。
有很多专家学者并不建议国家层面制定固定的技术路线,而是交由市场选择。上海交大副校长黄震就告诉本报记者:“譬如国家制定一个百公里5L的油耗标准,企业就要想办法去实现,可以选择混合动力,也可以选择电动车技术,不要唯路径论。”他认为,国家现在对这一方面存在过度干预。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真正地走入现实,只有真正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会最终生存下来。最近有消息称,北京市对于新能源补贴产品目录也引入了退出机制,并不是加入这个目录之后就会“一劳永逸”。
据报道,北京市有6家企业被纳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据市经信委和质监局介绍,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审核备案管理有了细则,并引入退出机制。汽车生产企业如果单一年度在京新能源小客车销售量低于一定规模(2014年为500辆、2015年1000辆),下一年度退出“目录”。新能源车辆单一车型累计总销量500辆以下,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累计发生2起非人为安全事故(爆炸、起火、漏电等),或单一车型累计总销量500辆(含)以上有超过1%(含)产品发生非人为安全事故(爆炸、起火、漏电等)等情况,企业视情况整改,拒不整改将退出。
这一退出机制的加入,为新能源汽车接受市场检验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毕竟,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要由消费者说了算。市场化程度越高,新能源汽车将有可能越快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新事物的新能源汽车还与当下另一个火热的概念——电商相结合,力图打造一种全新的业态。
此前,特斯拉的颠覆模式中就包括对经销商经营模式的改变,尽管这一模式现在在美国遭到了抵制,但是这一模式正在中国被“复制”。据了解,上汽新能源汽车将马上 “触网”,将在3月28日正式上线的上汽O2O汽车电商网平台“车享网”将与新能源汽车销售进行对接。
未来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一种能源动力革命,或将是整个业态的调整,在从概念到现实的过程中,还有无数的可能性即将展现出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违者中国商报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