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滴滴快的”日前与市交通委和四大出租车公司达成合作,由三方共同参与的“上海出租车信息服务平台”也在多方的观望下于6月1日正式上线运营。然而在全国其他地区,包括滴滴打车在内的打车软件正面临来自现行法律以及出租车公司的质疑和抵制。
据当地媒体报道称,6月2日,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市交通执法总队和市公安局公交保卫总队共同约谈“滴滴专车”平台负责人,明确指出该公司推出 的“滴滴专车”及“滴滴快车”业务,使用私家车和租赁车配备驾驶员从事客运服务,违反了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济南的37家出租车公司在此之前也曾联合下发 通知,要求全市8000多辆出租车卸载各打车软件。
“在上海,之所以出租车公司还能站出来与打车软件合作,一方面来源于政府的推动,另一个原因是上海市场够大,确实存在着供需不足的情况。”上海某大 型出租车公司的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如果说打车软件在上海市场只是分食了出租车市场的“一杯羹”,那么,在供需相对稳定的二三 线甚至三四线市场,打车软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革出租车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