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负增长的势头,是时候加快自救步伐了

2015-09-11 06:29:29 作者:王雯

今年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曾对国内汽车销量增幅做出了7%的市场预期,7月份,中汽协又将这一销量增幅调整为3%。实际上,从目前汽车产销状况来看,负增长现象已露端倪,面对渐渐低迷的汽车市场,这将更加考验车企的体系竞争力。

9月10日,中汽协对外公布了8月份国内汽车工业运行情况,8月汽车产量156.97万辆、销量166.4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3.4%和10.7%,同比则分别下降8.4%和3%。1-8月,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518.24万辆、1501.72万辆,产销量均略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注意,自今年5月份开始,国内汽车产销量已持续四个月同比下降,并且8月销售同比累计增长率为0。面对这一数据,中汽协行业信息部主任陈士华用了“罕见”两个字来形容,陈士华表示,前八月销售量实际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36辆,目前汽车市场仍处于下行趋势。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将车市低迷的原因归结为宏观经济的增速下滑以及资本市场不稳定等因素,根据师建华的介绍,中汽协一直在寻求出路以缓解当前汽车销售困境,这包括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限购城市车辆适当放宽、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现有体制的发展等提振建议。

实际上,当高增长如同一枚图钉被狠狠按进地面、成为过去,更关键的在于,车企必须加快自救步伐。优胜劣汰依旧是亘古不变的守则,弱市之下,这对车企的应对能力与综合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际上,行业低谷未必尽是“魔鬼”,这恰恰也促使着车企去除泡沫、审慎入市。变革已经开启,很多车企开始采取“促零售、降库存”的措施,并在新车销量、价格制定上更显理性。从8月份销售状况来看,销量环比已逐步上升,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乘用车:SUV势头不减,回暖还需要更多突破


8月,乘用车产销状况有所上扬,轿车、SUV、MPV等环比均呈现出正增长的态势,但仍连续三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8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34.16万辆和141.8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3.1%和11.8%,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分别下降9.4%和3.4%。1-8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297.06万辆和1278.21万辆,在乘用车四类车型当中,SUV扮演着“救命稻草”的角色,产销量同比大涨45.4%和44.5%。


中国品牌这抹亮色越发惹眼。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5.90万辆,环比增长13.11%,同比增长2.54%,占据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41%。在找到差异化优势的基础上,中国品牌通过深入挖掘SUV、MPV两大细分市场,实现了逆势飘红,实际上,中国品牌的这种增长后劲也折射出了自身体系竞争力的强化。



8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北京现代、长安福特、神龙汽车、广汽本田、吉利控股和长安汽车,上述十家企业累计销量为56.41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4.07%。前三甲企业8月份销量均突破十万辆,其中上汽通用环比增速居首。

8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依次是: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东风本田、上海大众、东风日产、上汽通用、北京现代、长安福特、江淮股份和上汽通用五菱,上述十家企业总销量为24.75万辆,占据SUV销售总量的54.61%。与上月相比,长安福特销量增速略低,其它企业均达到两位数,上汽通用五菱和北京现代增速更为明显。

8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依次是: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北汽股份、上汽通用、江淮股份、奇瑞汽车、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和金杯汽车,上述十家企业整体销量达到12.27万辆,占据MPV销售总量的92.46%。与上月相比,北汽股份和奇瑞汽车增速最快。

分车型来看,8月份轿车市场表现未见好转,多款车型降幅达到两位数,仅管如此,依然也有逆市增长的佳话。其中,3月份上市的全新英朗不容小觑,本月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并超过朗逸跃居轿车销量榜首位。随着竞争日益胶着,SUV市场已成红海,本月SUV前十排名变化不小,自主SUV再次展现了集团军优势,在前十排名中占据七席。其中,宝骏560黑马成色明显,传祺GS4销量达到1.4万辆新高,瑞风S3稳居小型SUV细分市场冠军,长安则依靠CS35、CS75进一步巩固了SUV竞争力




商用车:市场需求明显转移

8月的商用车市场略有起色,产销量呈现出微增势头,但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具体来看,8月,商用车产销量达到22.81万辆和24.60万辆,产销量环比分别增长5.2%和5%,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则分别下降2.3%和0.6%,1-8月,商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21.17万辆、223.51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牵引车市场占有率提升,而自卸车市场份额却继续萎缩,当前商用车市场需求指向转移已十分明显.在这种大环境下,重卡市场格局正酝酿大洗牌,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关系着重卡企业的发展大计。






前十企业增速略高于行业水准

8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长城、江淮和奇瑞,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50.54万辆,占据汽车销售总量的90.44%。其中,得益于广汽本田、广汽乘用车的两位数同比增长,广汽集团销量走势持续上行。

1-8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长安、一汽、北汽、广汽、华晨、长城、江淮和吉利,前十位企业集团总体销量为1348.66万辆,略高于上年同期和行业增速。此外十大集团销量占据总体比重的 89.8%,与上年同期持平。值得注意的是,逆势增长的长安汽车亮点颇多,今年前8个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80.7万辆,其中中国品牌汽车销量更已突破100万辆大关。



中国车企亟需加速“走出去”

据中汽协透露,8月汽车出口比较低迷,中汽协统计的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显示,8月,汽车企业出口5.22万辆,环比下降14.2%,同比下降23.4%,这是今年第二差的成绩单。其中,乘用车出口形势更严峻,8月出口累计3.3万辆,环比下降17.6%,同比下降19.5%,商用车则出口1.92万辆,环比7.6%,同比下降29.3%。1-8月,汽车出口49.8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4.8%。


目前国内汽车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俄罗斯、中东、东南亚以及南美等区域,辐射范围仍然有限,并且受制于新兴市场经济动荡、拉动作用减弱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汽车出口考验逐渐升级。另一方面,国内汽车出口仍倚赖于价格优势,如何在产品以及品牌层面上提升竞争力,这值得车企付诸更大努力,借助“一带一路”等政策东风,国内车企需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新能源汽车继续带来振奋感

低速增长的档口,新能源汽车依旧带来了好消息。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1303辆,销售18054辆,同比分别增长2.9倍和3.5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121辆、12085辆,同比分别增长3.8倍和6.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8182辆、5969辆,同比分别增长2倍和1.6倍。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呈现数倍增长,这渐成一种“常态”,在这背后,则是政策的不断加码以及车企的深耕布局。《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新能源汽车确定为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由大转强”的突破口,车企也加大了新产品投入力度,意在抢占未来市场制高点。实际上,今年以来,打破充电瓶颈、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已成为又一着力点,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指向了技术实力与使用体验。


(作者/王雯版权声明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