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MINI将在中国生产,最大的受益者可能不是宝马

汽车人传媒 2018-02-24 10:06:59 作者:吴毓

在智能化、电动化大行其道的今天,MINI已经做出了选择——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在中国生产MINI电动车型,就是在为今后的平稳转型而预先布局。

◎ 《汽车人》记者  吴毓

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昨日发布公告,宣布已经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建设合资公司、国产MINI品牌的纯电动车型。在公告中,宝马集团明确表示不会另建销售渠道,显示出对于现有经销商网络的“保护”态度。有线索显示,新建合资公司已经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舞狮开业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一合作中,长城汽车、MINI品牌以及宝马集团各有收益。

MINI电动车的国产,是MINI产品焕然一新的开端,也是MINI品牌主动转型的信号。诞生于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MINI,是合理空间、高效动力的典范,更是时尚、运动的时代符号。在过去10年中,同样拥有时尚标签的 smart品牌,全球销量只在10万辆上下浮动,而增量落差却可以超过50个百分点。MINI的全球销量虽然稳步增长,并在2017年迈上37万辆,但增速已在放缓。在智能化、电动化大行其道的今天,MINI已经做出了选择——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在中国生产MINI电动车型,就是在为今后的平稳转型而预先布局。

长城汽车去年上市长城C30 EV,续航里程200公里、快充40分钟即可充电80%、补贴后价格只有6.98万元。虽然性价比较高,但市场反应冷淡。随着双积分政策实施临近,长城汽车迫切需要“高分值”新能源车上市,以平衡哈弗品牌H系列的庞大销量。生产MINI纯电动车型,不但可以获得宝贵的“积分”,还能将先进的制造工艺体系、成熟的能量管理经验以及全球的零部件供应系统“引入”长城,对长城品牌、哈弗品牌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2017年12月18日晚,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将一把BMW i3的车匙交付用户,这是BMW品牌在一年内交付的第10万辆电动车。宝马集团已经为迎接电动时代的到来,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

一方面,BMW全系产品均已具备电动化的能力,即将在华晨宝马生产的新一代BMW X3也会很快发布新能源车型;另一方面,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已经在沈阳落户,所有在中国生产的新能源车都会装上“中国芯”。与长城汽车合作生产MINI电动车型,既是为推进电动化进程而扩展渠道,也是宝马集团为今后的电动化而“预置”产能。相比汽车行业的平均进度,宝马集团的电动化之路可能会因此而继续加速。

在这一“合作”宣布的时刻,最安心的是宝马在华授权经销商。宝马集团明确承诺,“不会在中国现有的网络体系之外兴建新的销售和服务渠道”。这意味着,新的合资公司仅负责产品的生产,而市场、销售、服务仍会在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管控之下。这符合宝马在华持续发展的一贯策略,也显示了宝马大中华区对于“中国战略”的全面把控。

在这一“合作”宣布的时刻,心中“小鹿乱撞”的当属上汽集团。有可靠消息称,新合资公司已经注册。这意味着,豪华品牌在中国的“再合资”已经得到发改委等主管部门的首肯。如果不出意外,上汽集团会主动借势,利用“双积分”、“长城MINI”推动“上汽奥迪”的进程。正在大刀阔斧改革、全面推动红旗品牌发展的一汽集团,会坚持“独占”奥迪,还是放手“成人之美”?似乎后者的可能性更高一些。(《汽车人》记者/吴毓【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