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多月,“南北本田”完成中方核心管理层换防。
文 /张敏
9月15日,东风本田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了一系列重要的领导班子成员调整决定:
原东风本田董事、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调任东风本田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候选人;原东风猛士科技CEO曹东杰正式回归东风本田,出任公司董事,并被推荐担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一职。
东风本田的高层变动消息,不仅让“老熟人”曹东杰重回视野,更与此前广汽本田的换帅形成呼应。
今年8月,广汽本田迎来重大人事变动,高洪祥正式接棒李进,担任广汽本田董事、执行副总经理,成为广汽本田“中方一把手”。
短短一个多月,“南北本田”完成中方核心管理层换防,为本田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突围铺路。
伴随竞争加剧,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销量持续下滑,今年8月,东风本田销量2.6万辆,1-8月累计销量20万辆,同比下滑27.6%;广汽本田8月销量2.04万辆,1-8月累计销量21.34万辆,同比下滑30.27%。在当下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南北本田”完成一把手换防,对本田在华发展意义深远。
此次东风本田的人事调整,延续了东风汽车集团内部轮岗的常规逻辑,但岗位调配精准贴合企业现阶段需求:原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转任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候选人,将重心转向企业内部治理与团队凝聚力建设;原东风猛士科技CEO曹东杰“归队”,接棒执行副总经理,扛起业务攻坚大旗;而王彬彬卸任党委书记等职,改任公司专务,聚焦专项业务协同。
三层调整环环相扣,既保留了熟悉企业基因的“老人”,又注入了带新能源实战经验的“新鲜血液”。
潘建新在执行副总经理任上的“稳局”作用,是东风本田转型的重要基石。面对燃油车市场萎缩、新能源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他没有盲目跟风转型,而是先夯实企业“基本盘”:通过优化产品布局,让CR-V等主力燃油车型保持市场竞争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通产销链路,降低运营成本;深化本土化战略,让供应链与市场需求更贴合。
这些动作为东风本田攒下了转型的“底气”——在行业波动期,企业仍能维持稳健经营,为后续电动化投入预留了空间。
曹东杰的“回归”,则是东风本田瞄准电动化“破局”的关键一步。这位深耕东风体系多年的“老兵”,对东风本田的感情与认知远超外部空降者:早年他就在东风本田负责制造、品质、技术等核心板块,熟悉合资企业的运作逻辑与技术短板;离开的几年里,他在东风乘用车、东风猛士科技的履历,更让他成为“懂传统、通新能源”的复合型管理者。
尤其是在猛士科技的经历,堪称其转型能力的“试金石”。
掌舵东风猛士科技期间,曹东杰展现出非凡的创新视野和战略执行力。他成功推动了豪华电动越野品牌的从无到有及其市场化突破,带领团队打造出一系列备受市场关注的产品,如东风猛士917蛟龙战甲、猛士M-HUNTER狩猎者、东风猛士M800星际战车等,让东风猛士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他还将猛士品牌认知,扩展到更主流圈层。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联手打造的“豪华智能越野SUV”——猛士M817,可城可野可远方,开辟了一个面向大众的全新赛道。
曹东杰不仅注重产品技术创新,还积极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和用户服务体系,为品牌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他的这些经验和能力,无疑将为东风本田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动力。
东风本田官方表示,此次人事调整将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整合股东双方资源优势,增强跨业务协同效应,持续且加速推动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战略转型。
东风本田强调,人事变动不会影响既定战略进程,东风本田将继续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新能源转型目标,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贡献力量。
在当前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曹东杰的回归,为东风本田带来了新的机遇。
他在猛士科技积累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经验,将为东风本田的转型提供有力支持。他的技术背景和创新能力,有望帮助东风本田在产品创新上取得突破,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电动化、智能化产品。同时,他在高端品牌打造方面的经验,也将助力东风本田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对于东风本田而言,此次人事调整是一次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曹东杰肩负着带领东风本田在新能源时代实现突破和发展的重任。他将如何整合资源、推动创新,带领东风本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新能源转型目标,值得期待。
“南北本田”换防后,本田在电动化转型上的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新领导的技术背景和过往成功经验,有望为企业强化技术标签,融合本土化供应链体系和成熟技术,带去新的气象。
但要真正破局,还需本田深入理解中国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电动智能车领域打开局面,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否则其在华份额流失风险可能将继续加大。【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