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保时捷利润暴跌99%,高端车市集体“入冬”

汽车人传媒 2025-11-12 08:15:49 作者:张恒

 

保时捷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高端车市场的寒意正在全球范围蔓延。

 

文 / 张恒

 

保时捷近日发布的最新财报,映照出了整个高端车市场的窘境。

 

2025年前三季度,保时捷经营利润仅4000万欧元,同比暴跌99%,相比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可谓“脚踝斩”。更严峻的是,其第三季度直接录得9.66亿欧元的运营亏损。

 

 

保时捷一度被业内称为“最赚钱的汽车品牌”,怎么突然就撑不住了呢?

 

中国市场成最大痛点

 

2025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全球交付量为22.6万辆,同比下降约6%;利润率却从去年的20%以上骤降至不足1%。供应链反复、原材料上涨、电动化转型的巨额投入(尤其是Macan电动版项目),让其毛利率一路承压。

 

保时捷正试图从燃油车向电动车过渡,但转型并不顺利。纯电车型交付量仅占总销量的约十分之一,远低于之前的预期。燃油车的包袱还在,新业务的红利却没来。

 

保时捷CEO迈克尔·莱特斯(Michael Leiters)在最新财报会议上坦言,公司正经历“战略调整期”的阵痛。但市场显然不给面子——财报一出,股价一度跳水,市值蒸发数十亿欧元。与2022年的高点相比,保时捷的市值已腰斩。

 

 

尤其在中国,这个曾被视为“增长发动机”的市场,如今成了最大“痛点”。2020至2023年,中国市场贡献了保时捷近三成的全球销量。而2025年前三季度,保时捷中国交付量约3.22万辆,同比大跌26%;第三季度环比再跌21%。

 

财报显示,保时捷中国市场的利润率已从去年的25%跌至负值,直接拉低全球平均值。中国市场的疲软,几乎拖累了整个财报。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10月中国高端车零售19万辆,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23%。

 

中国高端车市场持续下跌,原因并不复杂。首先是高端消费的热度退潮,疫情后消费信心尚未恢复,房地产低迷又让中产阶层普遍“收手”,不再轻易为情绪消费买单;其次是本土竞争愈发激烈,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崛起,让过去的“高端车信仰”正在动摇。

 

 

此外,中国消费者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他们看重的,不只是速度与操控,更是智能科技方面的体验。而在这些维度上,传统高端车品牌并不擅长。这种心理转变,正在重塑整个高端车市场。

 

迈克尔·莱特斯表示,保时捷接下来会“重塑战略”——加大电动车投入,强化供应链管理。但谈到中国市场时,他也直言:“挑战大于机遇。”

 

高端车市集体“感冒”

 

保时捷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高端车市场的寒意正在全球范围蔓延。福布斯的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高端车销量预计会下降约5%,比整个汽车行业2%的整体降幅更严重。

 

从奔驰S级到兰博基尼Urus,这些高端车型正承受着空前压力。普通人可能觉得这跟自己无关,但高端车销量其实是经济状况的放大镜:当富裕群体开始收紧开支时,整个市场都会跟着动荡。

 

 

先看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IMF测算今年前10个月世界经济增速只有3.2%,低于年初预期的3.5%。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但欧洲央行还在应对通胀,这拖累了全球增长。高端车市场首当其冲,因为它主要靠高收入人群的非必需消费。2025年上半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整体收缩2%,其中汽车部分受影响最大。

 

在美国,特斯拉高端车型Model S销量下滑30%以上,硅谷精英们把钱投向AI而不是买新车;在欧洲,宝马X7等高端SUV交付减少约10%-15%,因为能源危机加重了他们的财务负担。

 

为什么高端车这么容易受影响?因为它不是生活必需品。经济不景气时,中产阶级的升级梦想破灭,富裕买家也转向更理性的选择。麦肯锡的报告显示,2025年高端车买家的平均年龄升到45岁,比去年高3岁,这导致订单延后、库存积压。

 

 

贸易保护主义是另一个大麻烦。近年来,地缘政治紧张筑起一道道隐形壁垒,阻碍了高端车的全球流通。2025年,美国川普政府重新征收25%的进口车关税,主要针对欧盟和亚洲车型。这直接抬高了保时捷Panamera的售价,从8万美元涨到10万美元。北美市场在不得不上调价格的情况下,利润还要被关税吃掉大半。

 

华尔街分析,全球因关税影响,汽车业的成本将增加超1000亿美元。这让高端车品牌左右为难:本地化生产需要海量投资,进口又被关税层层加码。兰博基尼的CEO就抱怨称,贸易战让Huracán的售价多出数万美元,谁来买单?

 

对行业来说,这是结构性难题:供应链全球化本是优势,但如今成了双刃剑。据悉,保时捷已计划在墨西哥投资。但短期内,高端车市场还是难逃一劫。

 

市场回暖遥遥无期

 

2026年,高端车市场能否回暖?前景难言乐观。

 

根据福布斯分析,2026年汽车行业将进入弱复苏阶段,美国整体销量可能降至1400万辆以下,高端车细分市场预计收缩2%到4%,远低于整体市场的微弱增长。

 

 

经济疲软是最大拖累。受美国债务压力和欧洲能源短缺影响,世界银行对2026年全球GDP增长预计仅为2.3%。如果美联储维持较高利率,房贷和车贷利率将保持在7%以上,进一步抬高购车成本。而中国市场,房地产仍未企稳,中产收入增长放缓,奢侈消费指数跌至低点,这可能导致高端车市场继续下跌。

 

消费者信心下滑则是更隐蔽的问题。盖洛普2025年经济信心指数降至-14至-19,为十年以来的低点。后疫情时代的焦虑让人们更倾向于稳健投资,而不是大手笔消费。

 

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2026年,美国关税可能维持在15%,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则加剧进口成本,这让高端车价格雪上加霜。

 

 

经济下滑、消费者信心低迷,加上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让复苏变得遥遥无期。即使乐观者也认为,真正复苏至少要到2027年或以后。对行业来说,这将是一场持久考验。【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