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用“反传统”改写百年车企命运:雷诺的翻身启示录

2025-03-26 07:00:14 作者:


2025年3月,雷诺集团借F1上海站之际,向全球展示了纪录片《重返巅峰》,揭示其从破产边缘到生态协作驱动的转型历程。这部作品不仅是企业自救的实录,更映射出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依托中国生态重构竞争力的战略抉择。

“我宁愿专注于建设未来,而不是追赶过去……一个优秀的商人在看到商机时,会努力抓住它。”雷诺CEO卢卡·德·梅奥是一个永远对潜在商业机会持开放态度的人。

“绝地反击”很刺激,雷诺翻身有多快

很多人都记得2018年的“大抓马”,卡洛斯·戈恩在日本被捕,引发了轩然大波。而后戈恩时代谢幕,雷诺高层内部不稳,公司也在全球市场中面临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财务和运营上的困境。

这场动荡迫使雷诺重新审视其管理结构并采取紧急措施以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公司董事邀请卢卡·德·梅奥临危担任CEO。而在这个即便是细微瑕疵也可能代价高昂的行业,雷诺面临的挑战可不止源于自身。

近几年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生存环境也不乐观。地缘政治影响下的贸易局势紧张、来自中国车企的强势竞争、欧洲市场低迷以及电动汽车转型的不确定性。但雷诺是个例外。尽管面临全方位挑战,但这家法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快速地扭转局面。


先说成绩,在难熬的2024年,雷诺是唯一没有发布盈利预警的主要汽车制造商之一。这得益于2020年开始的“反传统”的战略改革,一种“轻量化转型”。雷诺的策略是削减产量,以保持较高的利用率,并降低汽车的开发和生产成本。当年临危受命的雷诺CEO卢卡·德·梅奥在2021年发布“Renaulution”革新战略规划,在他的领导下,雷诺与其他公司联手分担投资成本,并改进了其汽车阵容,在2024年推出10款新车型,并计划今年再推出7款。2024年,成本减少了近8亿欧元,其中约5亿欧元来自采购节省,此外原材料成本也有所降低。

同时,雷诺集团继续推进电动化战略,2024年在欧洲的电动化车型销售占比达到33%,同比增长4.1%。在全球汽车行业备受瞩目的欧洲2025年度汽车大奖(THE CAR OF THE YEAR 2025)激烈评选中,雷诺集团旗下的雷诺、Alpine及达契亚(Dacia)品牌共有三款车型入围,一次入围“三连“,也足见雷诺在电动化和技术创新领域的功底。


一反传统的雷诺:聚焦中国汽车生态体系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个在中国不怎么卖车的公司,却说想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沟通的“一座桥”。 雷诺集团 CEO 卢卡·德·梅奥也一直强调,“必须与中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在汽车行业发展方面,中国现在“手握方向盘”,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30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的60%以上;技术层面中国在智能应用方面的领先,以及电池技术、线控转向、主动悬架等不断突破。


与中国的制造商合作是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关键。通过在上海设立ACDC研发中心,雷诺希望将这些优势融入到欧洲市场的产品开发中,提升自身的全球竞争力。传统的合作模式通常由上下和甲乙关系为主导,但雷诺“反传统”选择摒弃垂直系统,转而采取横向系统,拓展伙伴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具备极强探险精神和开拓意识的雷诺中国董事长兼CEO苏伟铭,深谙“独行快,众行远”的东方传统智慧,像一位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侠客一般,高举“生态共赢”大义旗,引得国内外诸多“绿林好汉”前来鼎力相助。雷诺与中国多个战略合作伙伴,如吉利、东风、敏实、文远知行、宁德时代等携手,打造跨行业的生态合作伙伴网络,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中国制造业特别是新兴制造业比如新能源汽车,正在进入全球化3.0时代。这种出海是一种“生态输出”,本质是全链条和价值标准的输出而非简单的“硬件输出”,不再是简单的全球分工和世界工厂之说,而是需要聪明的企业家用大格局盘活各项资源,融会贯通,顺势而为。

在智能电动化时代,在其他欧洲车企还在“船大难掉头”,对中国的态度或是激进或是踌躇的时候,雷诺在走一条“反传统”的新路,将欧洲工业积累、中国创新生态与全球市场潜力编织成网。未来的汽车公司必须是一张能连接全球创新节点的网络。而中国,正是雷诺这张网的关键落子。

下一代汽车公司,雷诺正在错维竞争

卢卡·德·梅奥介绍公司的愿景是“设计出一个比其他公司更能适应现代汽车环境的组织”。“Renaulution”战略的核心,是车企从“销量至上”的旧逻辑转向“价值优先”的新范式,“我们在四年内实现了可能是历史上最快的转型。我们的表现是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正是这种错开维度的竞争,让雷诺完全配得上“下一代汽车公司”这个称号!

2025年,得益于新的产品攻势以及成本的加速削减,雷诺集团预计营业利润率将≥7%;自由现金流≥20亿欧元。按照规划,雷诺集团将在2025年推出7款新车型和2款改款车型。在中国市场,雷诺计划在16个月内完成新款达契亚的研发,售价预计低至1.8万欧元。“向最优者学习”,中国生态将帮助重塑雷诺DNA。

中国的电动车生态链相当完善,企业的技术、资金等需要全球化舞台。对于出海,欧洲市场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而雷诺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跳板,成为本土企业出海的“连接器”。

雷诺在大本营法国,打造了欧洲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雷诺电动汽车城(Renault Electricity),来自中国的合作伙伴远景集团和敏实集团在此分别负责电池和电池盒的生产;去年法网公开赛期间,雷诺还与合作伙伴文远知行(WeRide)开放L4级自动驾驶小巴道路实验,目前已在巴塞罗那(西班牙)、瓦朗斯(法国)及苏黎世(瑞士)等地展开;吉利控股也与雷诺合作,将通过雷诺巴西扩大在零排放和低排放车辆开发和生产方面的战略合作。


在全球化的全新机遇面前,这种“产能-技术-资金”的三位一体输出,中国企业的出海获得更多机会。未来的汽车业没有单向的技术流动,只有彼此赋能的生态网络。而雷诺,尤其是它在中国的ACDC研发中心,注定是这个网络中活跃的“原地出海”的重要节点。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