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派销量破万辆的背后

时间:2014-12-22 15:22:27 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作者:卢 山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作为本田第一款“中国车”,凌派已经打响了漂亮的第一枪

凌派上市一个月,销量就突破1.5万辆。这一成绩,不仅在日系品牌中凤毛麟角,放在整个中级车市场上,也是少有的上市无需爬坡月销量就能破万的例子。

凌派的热销清晰地说明一个问题,不管是德系的顺风顺水,还是中日关系的阴晴不定,都不会真正成为市场的阻碍。只要产品给力,市场一定会给出积极的回应。

作为本田第一款“中国车”,凌派已经打响了漂亮的第一枪。在采访过程中,“漂亮、大气、空间真大、有劲”这些词汇频频出现,证明了最初广汽本田指定的凌派产品设计方向的正确性。

接下来,一场属于广本和凌派的反攻戏码即将上演。


凌派强势进入

缺少一款中级车,一直是广汽本田的一个软肋。但如果仅仅是增加了一款车型,却不能带来每年至少10万辆的销量,显然也不能算是成功。因此,在凌派推出之前,广本已经为其制定了至少月销要过万辆的目标。

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在接受采访时曾强调,未来几年广汽本田将实现超过大盘的高速增长。这其中以凌派为代表的全新车型,将是销量扩张的关键核心。

一款没有用户口碑积累的全新产品,想要短期内把销量提升到这个水平并不容易。国内中级车的繁荣,也迅速催熟了这一细分市场。在不断有新生力量加入的市场上,消费者对这一级别车型的选择,则显得更理智更冷静,也更加苛刻。

凌派在开发之初,研发团队针对国内中级车市场及消费人群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和需求洞察。调研发现,“80后”消费者已成为中级车的主力购买人群。

这个人群对汽车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外观、性能、油耗和价格等几个方面。简而言之,就是要外观配置“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价格油耗还要“经济实惠比人低”。

基于这样的用户需求,凌派将外观、空间、配置和操控四大方面的“越级”,定为了自身市场竞争力的落脚点。而上市之后,消费者也对凌派的“越级”设计十分认可,各大论坛之中,“现在买凌派需要加价吗?”这样的提问,在不同的地区频频出现。一车难求成为凌派目前在市场上的真实情况。

这一次广本卡位而上的动作干脆凌厉。仅仅通过上市前期的宣传预热,就快速把销量提升到了过万的水平线上,与那些已经在市场上销售多年的强势品牌正面竞争。这种速度和力度,显示出了广本后来居上的强劲实力。


“中国车”破局

本田在华的发展一度陷入尴尬境地。技术不够新,样子不够靓,噱头不够多,价格不够低。加上迟缓的中国战略,让本田的两家合资公司颇感头疼和无奈。

不过情况从凌派开始有了转机。作为“从中国出发”的Honda全球战略车型,凌派彻底改变了Honda过往将海外车型直接导入中国市场的模式。凌派的研发团队由Honda的全球设计团队与中国现地的研发团队共同组成。

从凌派的外观上,可以看到明显的中国式口味的设计。霸气的前脸设计一改过去本田产品中庸的风格,也让整个车的档次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第一次见过凌派的人肯定会认为这是20多万的车。”一位北京车主这样说。事实上,凌派在外观设计上,几乎得到的是一边倒的好评。张扬的线条和LED行车灯这些新鲜技术的采用,都非常契合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喜好。

值得注意的是,能够在凌派身上显现出这么多中国式的特点,也表明了中方在产品研发上的话语权正在不断增强。

“日方非常诚恳地倾听我们在设计上的意见,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这是反映凌派设计研发过程的实话。郁俊强调,正是这种沟通上的畅通和平等,才有了今天这款能够得到市场认可产品。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尽管速度有些落后,但是只要这个关卡被突破,凭借本田在技术方面的积累,推出更多受中国市场欢迎的“中国车”并不是难事。

凌派取得的市场成绩,也让日方更清楚地看到,现地化是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这种“现地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口号上,必须实实在在落实在每一款产品、每一个设计细节上。而只要有了诚意的产品,中国市场就会给予热情的反馈。


挑战强势对手

尽管凌派一上市就取得了漂亮的战绩,但在这个市场上,仍然要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的中级车市场,战况的激烈程度已近白热化。无论是德系的朗逸、宝来,还是日系的轩逸、卡罗拉,都是实力不凡的对手。

“轩逸、卡罗拉的主力车型都是1.6的,凌派是1.8,动力肯定更强一些。空间方面,凌派更是完胜了。”一位车主表达了他对日系3款竞品的看法。

事实上,不仅是动力和空间方面凌派表现出了优势,同样,在定价上凌派的低价入市也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越级的产品设计,加上国际巨星代言的宣传规模,最初让人以为凌派会是一个走高价路线的产品。

然而价格公布之后,11.48万元的起步价完全超出了预期。也正因此,在采访中几乎没有车主对凌派的价格有什么不满意见。

更成熟稳定的性能,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设计。可以说,在凌派身上已经可以看到,广本补齐了过去的短板,整个产品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也是凌派面对来自不同级别竞争对手挑战时最大的优势。

目前凌派上市时间尚短,对于整个中级车市场的冲击还没有完全显现。而凌派这一被市场接受和认可的过程,同样也是广本品牌甚至是整个日系车在中国消费者眼中品牌认知和信心重建的过程。

消费者正在看到一个更年轻更富活力也更有诚意的本田品牌,这将颠覆他们过去的传统印象。而这一切,凌派只是一个开始。


凌派树安全新形象

最近一段时间,一场凌派在高速路上发生的严重车祸,成为论坛里的热门话题。

一辆小面包在十字路口,正面撞击了凌派的驾驶舱侧面,小面包车头受损严重。凌派车门凹陷,侧气帘弹出,但结构保持完整,驾驶员受伤情况也很轻微,仅仅是被碎裂的玻璃碴刺伤了胳膊。

“从结构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凌派有两根防撞梁,看来日本车也不像想像中的那么软嘛!”一位网友留言。“凌派对全车覆盖件都做了压力试验,主客观评价都没问题,对比试验完胜。车身刚度不是简单铁皮厚薄就能断定的,同样,碰撞更不是外覆盖件的厚度能说了算,要不所有汽车公司每年花那么多钱研究碰撞不都是傻子?”有人对此直言不讳。

这个真实案例,引发了消费者对于日系车安全性的大讨论。虽然这是一起不幸的事故,但从中也让更多人改变了过去对日本车“软”的固有印象。

这种改变,也说明了中国的汽车消费者正在日趋成熟,从过去的唯车身重量论、唯钢板厚度论,逐渐了解了轻量化与结构性能设计的不同取向和优势。

一谈日本车就是“钢板薄=不安全”的论调,已经成为历史。新的日系车的改变与形象,正在逐渐清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联系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