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13中国(武汉)国际商用车展还不具备像汉诺威那样的规模,其品牌含金量也不足,但是在此次车展上,却让外界看到了本土商用车在向国际水平靠拢的趋势。
记者在展会上看到,国内主流商用车企业占据了展区内最主要的位置,除A1馆整体被东风集团包圆外,B1、B2馆内聚集着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北汽福田、长安汽车、陕汽、江淮汽车、上汽依维柯红岩、江铃汽车、广汽日野、安凯客车等商用车企业。
目前,国内商用车市场主流发展趋势,如轻量化、新能源等热点,也在此次车展上到了充分展现,如碳纤维车厢、铝合金材质挂车;燃气、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校车等,如LNG车型因其低排放的特点推出了国V车型。此外,还将混合动力技术应用到了专用车上,如东风公司展出了一辆混合动力环卫车。
与国内商用车企业的参展热情比,国外商用车企业的参展规模稍显单薄,只有依维柯和斯堪尼亚两个外资品牌参展。不过,它们都拿出了适合当前国内市场环境使用的产品和技术。
斯堪尼亚展出的R440 6X2牵引车+侧帘布挂车,以及依维柯展示的两辆牵引车分别为Stralis Hi-Road 6x2牵引车与Stralis Hi-Way 4x2牵引车,都是针对当前国Ⅳ排放法规而量身打造的。
主办方希望此次展会不仅为参展的企业带去知名度,同时也想为其增加切实的收益。据悉,此次展会同期会举行煤炭行业专用车辆采购洽谈会、汽车电子论坛等活动。
据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介绍,策划、举办这些同期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和专业观众前来参观展会,进行贸易洽谈活动,使参展商和用户能够借中国国际商用车展这个平台获得丰厚收益。
武汉车展掠影
东风汽车:主场气势压人
武汉,东风汽车的主场。在中国国际商用车展上,东风汽车充分展示了其主场作战的气势。A1馆整体被东风集团包圆:东风商用车公司、东风股份公司、东风实业公司、东风柳汽以及东风小康的展位,基本涵盖了东风商用车板块的全部阵容。东风商用车更在媒体日当天,高调地与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公司签署联合品牌推广协议。
点评:虽然东风与沃尔沃的合资公司还未尘埃落定,但是却不妨碍它们向外界秀恩爱,这次也是向外界说明它们的合作很紧密。此次,东风商用车公司打造的“东风号”,将征战沃尔沃冠名的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以提升其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为其征战海外做铺垫。
签约结束后,东风公司总经理朱福寿也来到现场,与沃尔沃方负责人就合资审批方面的进度进行了商谈,朱福寿对沃尔沃方表示,东风会密切跟发改委方面接触,推进合资审批的尽快完成。同时,他还表示了东风对管理和技术合作等方面的态度。
中国重汽:掀起“中国曼”潮流
中国重汽此次携旗下包括与德国曼公司合作生产的SITRAK牵引车、HOWO-T7H牵引车、HOWO-T7H搅拌车、HOWO-T5G牵引车以及金王子自卸车和HOWO轻卡参展。中国重汽的展台,没有盛大的发布会,也没有众多领导压阵,但依然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围观。他们关注的是这两个融合中德技术的混血产品到底怎么样。
点评:SITRAK牵引车、T7H牵引车、T5G牵引车,是中国重汽今年主推的明星产品。凭借着强劲、省油的使用表现和超长的产品保修期,受到不少用户的肯定,口碑效应迅速累积,在市场上逐渐掀起一股“中国曼”的潮流。
据负责T系列销售的中国重汽副总经理段恒永介绍,到年底T系列整个销量会到2500辆以上。就目前的市场反馈的效果看,明年它们的预期目标是破万辆甚至更多。而相对高端的C系列,因为定位进口取代型,是中国重汽的未来旗舰产品,销量自然不能跟其他低端产品相比。它们做的是树重汽高端品牌,卖的是取代进口车的产品品质。
斯堪尼亚:贴近中国市场
在本次武汉商用车展上,斯堪尼亚除展示了符合国Ⅳ排放标准的G400 4*2和R440 6*2两辆重卡之外,同时还在场馆内通过大型实物装卸演示真实展现了“高效物流运作”的操作流程。
点评:斯堪尼亚在此次车展的表现就是力求无限贴近中国市场,其展出的两辆符合国Ⅳ排放标准的G系列和R系列重型卡车是在中国市场推荐的部分主力产品。斯堪尼亚希望通过此次“高效物流运作”实物装卸演示,提供一种合法合规的低经济成本、高运营效率、绿色环保的物流运输解决方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联系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