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疯狂扩张 中央严查债务

时间:2014-12-22 15:24:30 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作者:李 秋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8月1日起,全国性审计工作已全面展开

         稳定增长,是中央定下来的经济总基调。然而,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为维持经济增长,基建投资越演越烈,如不叫停,将可能引发类似欧债危机的财政风险。

         81日起,全国性审计工作已全面展开,全国审计机关将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

         2011年和2012年之后,这是审计署第三次全面审计地方政府债务。这意味着地方政府的举债将逐步受到监管和约束。同时,基建项目的投资也将会回归理性。

         虽然短时间看,这对靠投资拉动的重卡市场来说是一个利空的消息,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有经济健康稳定了,才能支撑重卡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债务规模超想像

         随着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速的下滑,目前地方债务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2011年审计署审计了1979年以来到2010年年底全国31个省市区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结果是: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2万亿元。这是关于我国地方债务的第一个权威摸底数据。事实上,地方政府债务的高速扩张始于2009年。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政府出台大规模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地方政府为稳定经济,建立大量融资平台公司对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进行投资。

         如果2013年基建投资增速仍保持在20%水平,则年末地方债将达到18万亿元。财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整体负债率达36%,而财力雄厚的东部地区整体负债率只有21%;财政能力较弱的县级平台占比很高;部分地区负债率过高,已超过国际公认的100%警戒线。

         各地的地方债务总余额呈现上升的趋势,同时受今年宏观经济的影响,地方的财政收入却不乐观,某些地方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借钱发公务员工资”,导致其地方债务余额越来越高,地方债务违约风险激增,甚至个别地区公共投资项目拿地方财政做担保、个别政府官员坦言“城投债”只支付利息不偿还本金,其窘境基本可以用“财政悬崖”来形容。


审计引市场恐慌

         为了遏制地方债务的持续疯长。728日,国家审计署发布消息,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而这一举动却引发了市场恐慌,先是资本市场受此影响,隔日急挫,尤其是城投类上市公司普遍大跌。

         地方债开审的动向引发投资者的三层担忧:一忧地方债务规模大超想像;二忧大批基建项目因此搁浅;三忧地方政府减持手头国有股“堵窟窿”。

         由于政府性债务主要用于“铁公基”项目,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本身能提供的现金流比较有限。

         “地方政府筹钱补债务窟窿,减持国有股是一个最为直接的补漏办法。实际上,地方政府减持国有股在2011年出现过,当时就给市场带来比较大冲击。”某券商分析师举例说明道,早在2011年,开发商买地激情跌至低谷,不少地方政府卖地收入骤降;另一方面,保障房需要巨额资金,使得国有股减持成为当时盛行一时的风景线。


遏制地方债利健康

         从欧洲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公共债务危机的国家债务管理问题上看,一个国家、区域政府的公共财政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惟一演变结果将是地方政府的破产。

         中国目前的地方债务危机,从经济管理思维、目前的区域经济指标上观察,和欧洲的债务国家的特征越来越相似,同时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足问题,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债务违约的风险。

         遏制地方债务增长势在必行。兴业证券发布报告指出,在此次审计风暴中,地方基建投资的能力将受制约,并可能引发局部债务风险,引发地方政府中的高负债个体面临债务风险,甚至阶段性引发信用风险。扩大基建投资,如果缺乏投融资政策以及财税制度改革,大量投资会进一步加重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对于此次审计对经济的影响,申银万国发布报告称,短期经济增速因此将进一步受限而回落,地方政府的融资溢价将上升。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是正面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联系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