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是保持今年客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中外主流客车企业关注的重点。
如今,在中国销售的校车几乎都是国产本土品牌校车,纳威司达、蓝鸟等美国品牌校车,要想进入中国,除了要跨越高昂的价格门槛,还要解决其产品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因为中国校车市场刚刚起步,所有针对校车产品和管理的调理尚处在摸索阶段。
虽然中国校车安全条例于不久前刚发布实施,但是其仍存在很多要完善的地方,中国政府急欲填补其在校车生产和管理上的空白。有着丰富运营和管理经验的纳威司达正是抓住这一点,让中国政府尽量借鉴美国管理校车的经验,为其产品日后在中国发展做铺垫。
井喷的校车
今年一季度,累计销售校车6489辆,占总销量的12.54%,校车销售额达到了9.78亿元,销售均价稳定在每辆15万元左右。其中大型校车129辆,占1.99%,中型校车3097辆,占47.73%,轻型校车3263辆,占50.28%。
从对市场的贡献度来看,如果剔除校车因素,中、轻型客车都将有较大的降幅。如上所述,中型客车销量16054辆,增长12.97%,轻型客车销量18879辆,同比增长4.78%。剔除校车销量,中型客车将下降8.82%,轻型客车将下降13.33%。可见,校车是支撑中轻型客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市场分布来看,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除了新疆、西藏、香港、澳门以外,已有30个省实现了校车销售,销量列前三位的是:广东919辆,占校车总销量的14.16%;河南795辆,占12.25%;广西735辆,占11.33%。目前,《校车安全条例》已正式出台,明确规定“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从企业表现来看,50家企业中,有21家实现了校车销售,宇通、保定长安、桂客集团列前3位,其中宇通销量2231辆,占校车总销量的34.38%;保定长安销量763辆,占11.76%;桂客集团销量607辆,占9.35%。根据近期出台的《校车安全条例》规定,国家应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机制,具体为“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为校车的发展开辟了更多的途径。
中国政府打算建立一个符合其独特国情及地方要求的世界一流的学生客运体系,这对纳威司达来说是一个为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做铺垫的机会,为此,其与江淮汽车公司的合作范围也将更加深入。
铺垫未来
在“2012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期间,举办了纳威司达牵线中美校车安全标准研讨会,纳威司达并与安徽江淮汽车公司签署了非约束性意向书,其中就有包括在校车领域加深合作。
中美校车安全标准研讨会是由纳威司达与美国贸易发展署联合举办,会上讨论了美国和加拿大成熟的学生客运系统、交通法规、校车设计与制造标准、筹资机制和学生客运网络的运营架构。
通过协议,纳威司达将与江淮汽车及其关联方在校车领域开展多项合作,包括可能向中国进口 IC Bus 品牌的校车以及设计、开发及经销在中国制造、面向中国市场的校车。纳威司达还将与江淮汽车及中国政府部门合作,分享其在校车安全方面的专业技术及最佳实践。
美国和加拿大具备非常成熟的学生客运系统、交通法规、校车设计与制造标准、筹资机制和学生客运网络的运营架构。依托旗下子公司IC Bus,纳威司达已成为全球知名的校车制造商和在美国和加拿大领先的校车制造商,其在美加的市场份额已超过48%。同时,IC Bus 还是美国校车委员会的创始者和联合主席,该委员会是一个校车行业联盟,由学生家长、公立及私立运营商、校车制造商和负责学生客运的地方政府官员等各方代表组成。
纳威司达全球客车集团总裁约翰·麦肯尼表示:“纳威司达非常高兴能与中国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校车安全方面的专业技术,我们期望将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FS:PAGE]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