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零部件的未来在中国

时间:2014-12-22 15:25:23 来源: 作者:李 秋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中国将直接关系到博世在全球的成功,所以我们要全力以赴不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近段时间,博世、电装、法雷奥等跨国零部件企业在华的事业版图扩张得非常迅速。它们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热情不仅没有因为上游整车市场的退烧而有丝毫减退,反而越发高涨。
  近日,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董事、亚太区业务负责人瑞世轲在京召开2012年新闻发布会,向外界传达了这样一个讯息:中国将成为博世在全球成功的关键。这不仅是博世的发展心声,其他被中国广阔汽车市场吸引至此的跨国零部件企业对这个结论也有着强烈的共鸣。
  如今,中国政府已经把汽车产业的重点转向发展关键汽车零部件技术,政策的转向促使国内整车企业对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的重视升至空前,跨国零部件企业在华业务也因此获益匪浅。

中国之重

  4月27日,博世集团在北京公布了其2011年业务表现:2011年博世集团的销售增长了9%,达到515亿欧元。其中,博世中国的销售额也从2001年的27亿元人民币增至2011年的约423亿元人民币,占到整个博世全球销售的23%,而在10年之前,这个数字只有13%。
  中国作为博世在全球第三大市场以及亚太最大的市场,其业绩仅次于德国和美国,据博世方面透露,中国与其第二大市场美国的销售业绩已经非常接近,可见中国在博世的全球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至目前,博世已经在中国建立了51家公司,涵盖了多元化的业务领域,包括12个汽车技术生产基地、7个工业技术生产基地以及13个消费品和建筑智能化技术生产基地。博世中国新总部大楼在上海的二期工程也将于今年年底完工,之后新大楼将容纳博世在沪近2000名员工,成为博世集团最大的地区总部之一。
  据悉,博世中国的员工人数从2001年的约2400人迅速增长至2011年超过 30200人,是博世在德国以外拥有员工人数最多的国家。
  “在亚太地区,我们要重点发展我们的业务,这也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扩张在亚太地区的业务,实现业务的多元化,不断加大投资。而中国将直接关系到亚太地区的成功以及我们博世在全球的成功,所以,我们要全力以赴,不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对此,博世在亚洲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2011年,博世对亚太地区的投资达到了8亿欧元。博世预计到2013年年底前,还将在亚太地区投入超过21亿欧元。
  对于增长潜力最大的亚太地区,博世集团继续贯彻长期发展战略。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表示:“博世就是要做到强化核心业务以及抓住未来机会的平衡。”
  同为跨国零部件企业,法雷奥进入中国汽车市场18年,如今在中国已经建成21个生产基地、9个研发中心与3个研究中心,并与国内多家跨国和本土汽车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对中国市场,法雷奥也同博世一样,有一个中长期规划。 

政策转向

  在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自今年1月30日起施行,新《目录》将汽车整车制造条目从鼓励类中删除,纳入允许类,在鼓励类中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条目。
  发改委指出,这项改变,是根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做出的正常调整,并非收紧外商对汽车产业的投资,而是将投资重点从整车制造转向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
  中国将汽车业列入增量控制名单,并不再鼓励外商投资整车制造行业。中国虽然取消了整车制造方面的财政税收优惠,跨国零部件企业应该看到中国政府对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和关键技术的研发相当重视,正在大力引导外资向这些方面投资,并给予鼓励优惠政策。
  这对于跨国零部件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因为未来无论是跨国车企也好,还是本土合资车企也好,其发展的重点会投入到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的研发之中,这对博世、电装、法雷奥等掌握先进零部件研发技术的零部件企业来说,是一个盈利空间更高的全新机会。
  为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事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前不久,电装公司宣布对位于上海市的技术中心进行迁移和扩充。据电装公司高管介绍,本次上海技术中心的迁移和扩充,将新建风洞等大型评定设备,旨在扩大和加强设计开发领域的对应能力,建立可以满足客户需求、有利于在中国进行本地开发、自主开发的体制。
  法雷奥也已经将其全球16条生产线悉数引入中国投产。
  2011年,博世底盘控制系统、柴油系统积极扩建、新建生产基地,大幅提升博世汽车安全技术ABS和ESP及清洁柴油技术的在华生产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博世也积极投资潜力巨大的汽车售后市场,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博世集团全球最大的火花塞生产基地已落户南京;同时,通过对台湾扬宏集团的收购,博世汽车售后业务在华的产品线和服务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充。
  投资建工厂、建技术研发中心,或收购或合资中国零部件企业等,这些是他们在华发展常规扩张手段,与整车企业直接合资合作,是最近博世开启的又一扩张途径。
  如今,跨国零部件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已经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它们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前发展的同时,其在中国的地位愈来愈强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