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客车”上市企业的2011年年报,于近日相继浮出水面。
在此之前,业内只能凭借销量论英雄,而年初,客车和卡车行业用“一增一减”对比鲜明的销量描绘了一幅“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不过,销量好并不能说明公司运营状况好,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从财报能找到更多的答案。如,收入、利润、成本、现金流等,如果将这些企业相对孤立的数据集合在一起,反映的就是整个行业的运营情况。
收入利润:双降与双增
2011年整个商用车行业总体表现低迷,但是不同类别的卡客车企业却表现得大相径庭。从各企业所披露年报中,也可以从其收入和利润上,看到双方的收益差别。
客车方面,客车龙头宇通客车2011年报披露的营业收入是169.32亿元,同比增长24.36%;净利润是11.81亿元,同比增长36%。其用良好的业绩向行业证实了盈利能力。相比较宇通的实力, 安凯客车和中通客车稍显逊色,但是其收入和利润也比同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据悉,安凯客车实现营业总收入37.36亿元,同比增18.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13.88万元,同比增33.82%。中通客车2011年实现实现销售收入26.04亿元,净利润5065.4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9.69%和28.0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8元。
卡车类上市公司几乎呈现出同样的主旋律:“降”。不过,其中也有特例。 华菱星马2011年实现净利50486.28万元,同比下降29.05%,但是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26969.99万元,同比上涨2.26%。其中,重卡及专用车实现营业收入648181.25万元,同比下降16.77%,毛利率为14.94%,同比下降了16.93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重卡市场疲软的问题。
而江铃汽车由于获得政府补助以及降低“三包”费用年报业绩优于预期。据江铃汽车年报所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近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亦达到18.7亿元,同比增长9.31%。如此的业绩,在去年的整车行业尤其是商用车行业中,实属难得。
不过年报同时显示,在计入营业外收入之前,江铃汽车营业利润为20.29亿元,同比出现下降,降幅为0.61%。
除了多年难见的政府补助降临外,江铃汽车2011年亦将产品“三包”计提标准进行了调整,费用明显下降。江铃汽车认为,随着公司产品质量在不断改善,实际支付的单辆“三包”费用逐年下降。由于计提方法的改变,江铃汽车201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5573万元。
不过,自去年以来,有关汽车“三包”的讨论十分激烈,对于厂商汽车质量的要求更趋严格,江铃汽车降低“三包”计提费用难免让人心生疑虑。
由于卡车行业具有强周期性,加之投资增速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新增产能投放的高峰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双降的主旋律很可能将继续伴随2012年全年。这一观点与福田汽车的预计观点一致,商用车市场今年仍然将承受重压。
现金流:紧张与充裕
在整个商用车环境堪忧的形势下,影响车企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净利润,而更多的在于现金流量的充裕度。对此,业内资深人士谢光耀如此解释:“这是因为,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决定的是企业的发展,而现金流决定的却是企业的生存,如果现金流出现断裂或短缺,很可能导致企业人员大量流失、生产停滞甚至破产倒闭。”
在近期公布的几批上市公司财务年报中,卡车和客车类的现金流乃至净利润数据截然不同。
宇通客车2011年报披露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91亿元,同比上升了65.55%,其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达到14.46亿,同比上升35.52%。这个成绩,即使在整个商用车行业,也算得上是现金流量非常良好的企业之一。
而以卡车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其现金流量反映出来的经营业绩则相对暗淡不少。江铃汽车、江淮汽车、华菱星马汽等几家整车企业中,现金流量净额几乎都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尤其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跌幅惨烈,反映出各家上市公司在2011年卡车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主营业务难以“独善其身”的趋势。
由于公路运输、公交车及校车市场需求提升,客车行业一枝独秀,普遍取得了平稳较快的发展。
未来规划:扩张与低调
无论从宇通产销量还是公司自身的管理弹性来看,其基于现有产能下的业绩和盈利能力指标已经达到最大化。对于未来,宇通客车公司战略目标清晰,明确了要“巩固中国客车第一品牌,成为国际主流客车供应商”。
宇通方面指出,国内大中客车行业在经历了国内高速路建设高峰期后,其单纯的新增需求已趋于饱和和平稳,未来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新增更新换代需求、校车以及出口等。另外,新能源客车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中通客车2011年业绩的增长,由于去年中高端产品占比的提升,毛利率同比上升1.72个百分点。公司表示,在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公交优先政策深化执行以及国家鼓励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等因素刺激下,客车行业将平稳增长。
此外,对于校车市场,中通客车同样认为其将成为客车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相比较客车企业对未来的满满信心,这些上市卡车企业在年报中透露的更多的是为降低库存和风险、增加融资渠道的对策。这一点,与多数企业在2010年年底全力扩张、大力囤货的情况完全不同。
绝大多数卡车类上市公司2011年期末存货额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反映出各车企削减存货,减轻资金压力并增加现金流的策略。2011年年末,福田汽车存货额为58.79亿元,同比下降11.61%;中国重汽(香港)公司存货额101.93亿元,同比下降23.84%;江淮汽车存货额14.44亿元,同比下降27.84%;东风汽车存货额25.63亿元,同比下降5.94%;江铃汽车存货额11.40亿元,同比下降20.61%。中国重汽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存货额削减幅度最大,同比下降了35.89%,这与该公司去年年初备货量过大有直接关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