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品牌“国产”亟需严把关

时间:2014-12-22 15:25:45 来源: 作者:管宏业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如果只是将中国视为低成本加工基地,这样的国产或投资,不引入也罢。

如果只是将中国视为低成本加工基地,这样的国产或投资,不引入也罢。
 
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基地的趋势愈加明显,在大众、本田等跨国巨鳄增资扩产的同时,一些年销量不过万余辆的小品牌,也纷纷筹划在中国国产事宜。日前,捷豹、路虎的控股方塔塔汽车首次官方表示,计划2年内在中国生产捷豹和路虎;不久前斯巴鲁中国负责人也透露,富士重工正在讨论斯巴鲁国产的可能性。
其实,全球汽车产能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不难理解。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庞大的容量,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跨国车企的神经。要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存在,本地化生产是必不可少的捷径;另一方面,整车零部件特征办法的取消,为进口车特别是高档进口车贴上国产标签打开了门。原先本政策限制的KD式国产,开始逐渐抬头。

2万辆国产?
 
很难想像,一款年销量不足万辆的汽车,如何在华实现本地化研发与采购。汽车产业的规模化与集成化要求更加明显,小打小闹、东拼西凑的作坊式生产方式,显然不符合时代潮流。但即使如此,包括捷豹、路虎与斯巴鲁这样单一车型不足万辆,产品定位窄之又窄的小众品牌,均流露出在华国产的意愿。
上个月底,捷豹、路虎的控股方印度塔塔集团行政总裁卡尔·福斯特在伦敦表示,塔塔将在中国开始打造捷豹、路虎,并计划利用一到两年来选择中方合作伙伴以及建厂地点。
实际上,即使在市场井喷的2009财年,中国所占捷豹路虎全球销量的比例不过为8%,在捷豹、路虎全年20万辆的销量中仅占有1.6万辆。如果将销量按照车型细分,没有一款车能够销售超过5000辆。
无独有偶,就在捷豹、路虎传出国产化计划的后几天,6月1日,斯巴鲁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下调旗下车型的零部件价格。最高降幅达到40%。一直以来,零部件价格偏高正是斯巴鲁扩大在华销售的一大制约因素。
对于斯巴鲁这次突然调整,业内人士认为,可以看作是其在为国产化生产做准备。而据记者观察,近几年来来,相关斯巴鲁国产的猜测就一直没有停歇。由于中国市场销售远超预期,2010年斯巴鲁进口量有望达到5万辆。5万辆这个数字也正是斯巴鲁表示在华生产的基础,联系到此次零部件价格大降,斯巴鲁的国产并不是空穴来风。
从原先的热衷于通过进口车赚取额外利润,到如今争先恐后地计划在华国产,其中不难看出,这些小众跨国汽车品牌又发现了新的生财之道。路虎中国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中国设立工厂生产捷豹、路虎,主要是考虑到目前中国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和较低的生产成本。虽然中国在捷豹、路虎全球销量比例不过为8%,但捷豹、路虎方面相信:到明年,中国区的销量有望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在此预期下,塔塔计划2年内在中国生产捷豹和路虎,目标年产量4万辆。

代工厂风险
 
应该说,中国车市已经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相比欧洲、日本甚至美国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种类都比那些成熟市场大得多,在市场如此饱和的情况下,为什么后进者依然络绎不绝呢?
按照规划,两年后捷豹、路虎将在华年产4万辆,这一数字是目前在华年销量的两倍。虽然同比自己增幅不小,但与竞争对手相比却完全不可同比。5月底,奔驰宝马不约而同地传出了增资扩产的消息,二者计划在未来数年内将在华产能提高到30万辆;早在此前,奥迪已经建成长春的第二总装车间,预计到今年年底,一汽奥迪在华销量就将达到20万辆,进一步拉近奥迪全球最大市场地位的距离。
与捷豹路虎以及斯巴鲁不同的是,目前在华国产的高档车品牌,奥迪、奔驰宝马,在华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备的零部件采购及供应体系。三者已经或准备在华生产发动机及核心零部件,但反观捷豹、路虎以及斯巴鲁,除了在华并不健全的销售体系外,在华生产采购及配套设[FS:PAGE]施基本为零,在一个近似空白的基础上,这些后来的进口品牌靠什么实现本土化?
或许从去年9月开始取消的整车零部件特征办法正是这些小众品牌国产化的护身符。业内知名分析师贾新光告诉本报记者:“《整车特征办法》的终止执行,意味着跨国高档汽车品牌,今后将越来越多地选择通过进口零部件在国内组装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他表示,“办法取消后,KD甚至CKD组装模式将死灰复燃,成为国际高档车渗透入中国的捷径。”
对于捷豹、路虎与斯巴鲁那样的高端小众车型,接连放出的国产信号表明,它们确实正在利用政策之便利实现在华组装生产。这除了带来关税从25%降到10%之后15%关税损失外,对国内汽车产业更深刻的影响是,中国沦为全球代工厂的危险性进一步放大

过时的拿来主义
 
在路虎考虑国产的消息传出后,一位消费者困惑地问记者:类似路虎那样的油老虎车型,还有什么必要国产?确实,从路虎产品序列来看,基本没有低于3.0L排量。将这样一个既不节能又不环保,完全与低碳国策背道而驰的油老虎在中国生产,争议性不亚于去年购买悍马。
从吸引产业投资的角度考虑,将路虎在中国本地化生产是一件好事;但从中国汽车业未来发展大计来看,引入路虎国产,无论它是哪一个地方政府,或者是出于怎样带动当地GDP的考虑,都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针对国内隐约出现的又一轮国产潮,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敏锐地表示:“如果我们不提高性能、不关心节油与排放,不跟上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而是野蛮生长,那么到最后,可能中国的汽车行业将最终被我们自己拖垮。”
对于路虎和斯巴鲁来说,在华国产,无非是在同国内地方政府以及合资伙伴的谈判中多一些议价能力,多得到一些政策税收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的中国早已不再青睐于10多年前纯粹的拿来主义,如今的国内汽车业一不缺投资,二不缺产能扩张,如果只是将中国视为低成本加工基地,没有技术、环保方面的新鲜内容,这样的国产或投资,我们并不欢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