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8月28日,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将在北京拉开大幕。大会主题新时代经济引擎”、智能交通等 20多个热点论坛将轮番上演。在现场,记者了解到今年新增了中国互联网智能交通应用论坛,相关企业将探讨如何激活中国的智能交通时代,以及在智能交通的巨 大机遇下,汽车共享经济的未来。
随着我国车辆保有量在不断增长智能交通的发展,智能交通的发展与推进,车载系统带来的好处将会被越来越多人所 接受。据悉,在我国车载导航的安装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巴客车、公交车、出租车等大中型运输上,私家车安装量还比较少,这就给智能交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上汽集团车联网产品经理范方树表示,与国外智能化、动态化的交通系统比,我国智能交通的服务手段和内容过于单一,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和行业分割性。未 来智能交通的发展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本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同期智能交通应用论坛上,多家行业大佬同台论剑。大家认为,对于未来智能交通安全问题, 行业不可小觑,应建立居安思危意识。360网络安全攻防实验室资深安全技术顾问刘健皓表示 ,在汽车的前装和后装的通信都会给汽车安全带来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接触式风险、非接触式风险和后装产品漏洞带来的风险。接触性风险,就是在汽车上做一些改造或破坏,造成车辆进入风险状态。非接触式风险,主要是指不需要碰到汽车本身,通过无线或者物联网控制车辆,从而带来的风险。对于第三类后 装产品漏洞带来的风险,是指通过一些技术操作,对后装产品系统(如无钥匙启动系统)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达到对汽车的远程控制。
针对上述问题,在论坛上,刘健皓建议,为了避免由于这些安全问题而造成交通事故,首先就是要建立汽车安全防护 体系的保护对象,将基本控制功能、汽车固有信息、汽车状态信息、用户、信息软件、内容和设置信息都列入保护范围。其次就是需要车厂将安全问题融入在车辆的设计、策划、开发和使用阶段,对汽车的生命周期进行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