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职业经理人最容易犯错误的市场。”这是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在告别之前留下的谏言。或许对所有的跨国经理人来说,这都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警示。最多三个月内,这位出名的中国通就要正式退休,接任者是现任宝马德国总裁安格(Karsten Engel)。
史登科算得上是功成身退。八年前他上任之时,宝马在中国销量仅有15480辆,而且还比上一年下降16%。正是他把宝马中国拉回前进的快车道。八年之后,宝马在华销量提高了14倍,而且完成了产能扩张和人才、产品、营销等方面全面本土化。2012年豪华车市场增速普遍减缓的情况下,宝马在中国前11个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38%,达到近30万辆。
站在八年的关口回头去看,似乎史登科在宝马中国一直是顺风顺水。其实,个中艰险只有自己知道。“最容易犯错误的市场”一句透露出少许他的内心世界,其实史登科一直在试图跨越语言、文化、视角的隔阂。或许这也正是懂得中国的他,和其他跨国经理人的区别所在。
德国汽车业文化传统上是比较典型的工程师文化,习惯于这种文化的经理人在中国市场上,如果凭借经验和本能判断,确实很容易会犯错误。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但史登科自上世纪80年代在北大学习,对中国了解甚深,来宝马之前在亚星奔驰任职,也是在中国打拼,因此他身上没有传说中德国“方脑袋”的感觉。相反,他很会顺势而为,甚至造就对自己有利的形势。
业界流传史登科刚上任时做的第一项壮举是降价,打破了宝马此前在华坚持不降价的惯例。实际上,这只是表象。史登科真正的第一项壮举,是放下身段和媒体深度沟通,倾听来自媒体的意见,并且真的采纳了其中部分建议,由此史登科把自己和媒体的关系铺垫得很好,通过舆论导向也逐步渗透着宝马品牌的新感觉,把一个曾经被认为是傲慢、和负面关联的品牌,逐渐还原其本来面目。
后来的加长版5系和3系也是史登科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经典案例,有意思的是,史登科延续自己喜欢沟通的特长,在产品上市之前和那些不赞成加长的媒体深度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加长版宝马虽然不符合人们对宝马的经典印象,但销量证明了史登科对中国市场判断的正确。
史登科不仅擅长外部沟通,在企业内部也力图消减跨国车企高高在上的隔阂感。据说宝马最初进入中国时,不但内部工作语言是英语,甚至经销商总经理也全部要求具备海外留学背景。史登科上任后,对经销商的语言要求逐渐消失。
史登科在宝马大中华区总裁的位置上已经8年,这期间竞争对手的相应位置已经换了几茬人,史登科已经算是“超长服役”,但他还有未完成的心愿,比如本土研发。史登科曾透露,宝马近期在上海成立设计工作室,还在沈阳建设研发设施。沈阳的研发中心很可能还会进行新能源车型的开发。
这些工作要留给继任者了。现年54岁的安格是老BMW人,已在宝马任职近25年,从宝马德国本部过来的安格能否延续史登科的顺利,还要看其对中国市场的理解。毕竟豪华车市场已经变成厮杀一片的红海,安格未来的道路绝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