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通用高官墨菲和孙晓东陆续加盟之后,近来观致汽车在营销方面动作频繁。当然,去年12月刚刚履新观致汽车执行副总裁的孙晓东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合资品牌挑起的价格战中,观致汽车的价格依然坚挺。
孙晓东的核心逻辑是:观致价格虽然在自主品牌中偏高,但是从价值分析观致物有所值,只是没有被消费者理解。此时,自主品牌在中国市场回归理性增长以及合资品牌挑起的价格大潮中也看到了希望,中国制造的SUV,特别是小型SUV正在崛起。
观致,作为中国自主品牌向上走的典型案例,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大背景下更加值得关注。“观致模式”能否成功、如何走向成功值得探讨。
目前,产品、品牌、渠道、销量,观致面临的问题不少,迫切需要找到体系性良性循环的入口。重压之下的观致在夹缝中如何求生存,观致的当务之急和关键痛点以及解决之道是什么?
5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门就上述问题对话三位汽车业内专家:PAC公司顾问周方裕、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诊断观致、出谋划策。
墨菲和孙晓东不是魔术师
《21世纪》:您觉得以墨菲、孙晓东为首的“通用队”会给观致带来怎样的改变?
梅松林:我相信他们有很好的运作合资品牌的经验,墨菲也有很好的国际视野。从多方面来看,他们具备了一个成功团队的要素,但我希望无论在定价还是在市场策略方面,他们能更接地气一点,认清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以及观致面临的挑战,找到一条快速提升品牌、打开市场的路。未来,他们要好好思考产品规划,一要考虑市场需求,二要加快速度。
周方裕:首先墨菲及孙晓东是行业内有经验能力的职业经理人,不是手持魔术棒的魔术师,给予其足够的资源及时间或者遇到重大的机会,或许能够实质地改变目前的市场动态平衡。措施不外乎一些关于产品、网络、品牌和市场开发等。但这需要资源去推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看股东方的決心和信心。15%、20%或30%的乘用车市场成长率的窗口已经过去,除非中国的经济又出现了二度起飞,而非目前的稳健成长。
陈文凯:像墨菲这种美系的管理人员,最擅长的应该是品牌营销,所以我估计他先会在品牌方面有些动作,去改善观致的品牌调性、品牌形象以及品牌认知度。至于销量能不能快速上升,还得靠渠道或者其他方式补上来。
《21世纪》:观致换帅以来开始逐渐有新动作,特别是在品牌推广方面,比如喝咖啡品观致,这种新的营销方式真能拯救观致吗?
梅松林:它的定位可能是接受西方文化较多的年轻人,生活特点之一就是喝咖啡,以此生活方式为切入点,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我认为成本会较高,因为咖啡店吸引不了太多客户,如果是星巴克还可以,如果不和星巴克联盟,想自己吸引顾客过来,那从头到尾需要的时间漫长,成本也高。如果和星巴克联盟,那星巴克为什么要和你建立关系?建咖啡馆的问题在于:第一,吸引的人数有限;第二,时间太漫长;第三,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