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记者|张恒
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成为5月开市第一天的绝对热点。
历时一年多,经过了三次政治局会议,三次领导小组会议,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终于落地。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虽然还没有全文公布,但其中的一些内容已经给外界带来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纲要》中要求,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这“交通、环境、产业”三重点,比较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相同点都是为了释放过剩的产能,但京津冀主要是解决北京的公共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从中长期发展看,是提升内在经济驱动力更为重要,和以往的不同的是,这次特地把环境保护也提升为首要重点任务。
大事小事,看投资规模便知,财政部吹风的6年42万亿,6即6=1+5,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年,再加上下一个五年。
规划上的“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一环”即首都经济圈环京高速走廊。“六放射”是指以北京为中心向六个方向放射的运输通道,分别是西北的京张方向、正东的京唐秦方向、东北的京承方向、东南的京津方向、正南的京开和新机场方向、西南的京石方向的高速路。“二航”是指首都国际机场和新建的北京新机场。“五港”是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天津港和黄骅港。
北京大七环和京郊铁路等交通设施和首都人口控制政策出台都可能在近期出台。
显然,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最受益的还是交通运输和水泥基建。但在5月4日,汽车类板块中,带有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涨停的只有凌云股份(600480.SH)。
同为4月30日,凌云股份晚间公告称将收购德国汽车零配件企业Waldaschaff Automotive GmbH(简称WAG)的全部股权,并受让其部分股东贷款。
这两则消息同时刺激凌云股份封于涨停板。
凌云股份是目前国内大型的汽车辊压件,汽车冲压件产品生产厂商之一,业务包括激光焊管,仪表盘总成支架,门槛加强件等,公司已经实现了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神龙,标致,奇瑞,福特,华晨等主流轿车厂的配套。此外,公司通过控股三家亚大公司,成为PE(聚乙烯)管道领域的龙头企业。
可见,凌云股份的资产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汽车零配件,一部分是PE管道。
在汽车零配件领域,披露收购的WAG是一家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车门、后挡板、引擎盖组件和结构件等,最大客户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主要服务于奥迪、保时捷、斯堪尼亚),福特、通用、宝马都是其主要客户。截至2014年12月31日,WAG资产总额3592万欧元、净资产352万欧元、营业收入5654万欧元、净利润33万欧元。
WAG拥有尖端轻量化技术和铝、钢集成制造工艺。其在碰撞管理系统、侧门防撞梁以及车身腰部增强技术等领域居于行业领先地位,是行业先行者之一。
收购WAG有利于公司围绕主业进行产业链延伸、提升轻量化技术水平和公司整体竞争能力。鉴于汽车轻量化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收购后通过整合技术、产品和市场优势,将提高公司行业竞争实力,对于公司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公司控股的PE(聚乙烯)管道业务,将分享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42万亿盛宴。(作者/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