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新闻网10月26日消息,为缓解产能过剩和亏损继续扩大的压力,福特汽车决定将欧洲的产能削减掉18%,即35.5万辆汽车,此决定直接导致3家工厂被迫关闭和6200个工作岗位的损失。
福特汽车当天宣布,将于明年关闭位于英国南汉普顿生产商务车Transit的装配厂和位于Dagenham的磨具厂。此前的24日,福特已宣布将于2014年关闭位于比利时Genk的另一家装配厂。福特同时表示,2012年全年,福特在欧洲的亏损将达到15亿美元,比早前预计的10亿美元高出50%。
更早些时候,福特欧洲内部已经展开了一轮涉及500个管理岗位的“自愿离职”计划。从以上种种不难看出,为了尽早摆脱欧洲的困境,福特正破釜沉舟,就严重的“产能问题”下重手。
力保利润
近两年来,福特汽车的整体利润大幅提升,尤其是在北美的利润备受竞争对手羡慕,但亚洲和欧洲市场一直是软肋,受欧债危机拖累的欧洲市场更成了福特全球的重灾区。今年二季度,福特实现净利润10.4亿美元,较2011年同期的24亿美元下降了一半还多。
福特欧洲CEO Stephen Odell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福特能够加速在欧洲新车型的导入和坚定地应对产能问题,在欧洲实现盈利的日子就不远了。”
尽管Odell强调福特在欧洲仍有盈利的可能性,但无法掩饰的是,福特利润巨幅下降的主因源于欧洲的事实,单是今年二季度,福特欧洲的亏损就高达4亿美金,若照此下去,福特整体利润将会被吞噬得所剩无几。
Odell同时表示,尽管亏损持续扩大,但福特整体三季度的盈利状况仍好于二季度,就长期来说,福特将欧洲的利润率锁定在6%-8%。很明显,福特期望此举能给市场打一针强心剂。就福特大幅裁员关厂之举本身而言,其给市场带来的正面效应巨大,其将至少每年为福特节省4至5亿美元的成本。福特汽车的股票在当日的纽交所成交价格上升了2%。
分析师对此表示:“在应对产能过剩的问题上,相比其他汽车制造商,福特的反应更迅速、决策更果断、出手也更狠。”
UBS分析师Philippe Houchois表示:“通用汽车看起来似乎还不知道该怎么做。”
此前,通用汽车只是宣布将于2016年关闭其位于德国的一家工厂,相关的整改计划还迟迟未能出台。
艰难决定
面对欧洲工会和政府的强大力量,福特汽车可谓是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师认为:“福特汽车的远见和勇气,从长远看定能使其得到丰厚的回报。”
福特汽车在欧洲的工厂主要集中在英国,共雇佣11.4万名员工,主要厂区位于利物浦附近的Halewood和南威尔士;其中将被关闭的位于南汉普顿的工厂在过去45年里,已经累计生产了600万辆Transit,员工达1000人;受欧债危机影响,截至2009年,只剩下500名工人。工厂关闭后,Transit的生产将迁往福特位于西班牙Valencia生产S-Max的工厂。
分析师表示,工厂关闭对于英国工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应不算很大,因为近来有不少汽车制造商都将生产外包给在英国的其他海外制造商,例如通用汽车就将其下一代Astra的生产移至英国,采取同样做法的还包括日产、丰田、本田、捷豹路虎等汽车品牌。同时,福特工厂的关闭并不影响英国福特欧洲研发中心的地位,2016年上市的新一代福特柴油机车型的研发还将在英国进行。
IHS 法兰克福分析师Christoph Stuermer认为,在福特欧洲全盘整合的计划中,还将至少有一家乘用车工厂被关闭。
寄望中国
福特汽车在欧洲大幅裁员关厂的同时,却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并在华开始了一轮激进的扩张计划,目标是到2015年向中国投入15款新车型,并实现亚太销量占其总销量70%的目标,而在这70%中,中国将是最大的贡献者。
目前,福特拟在杭州和重庆建厂的项目,被路透社评价为福特汽车自上世纪60年代在北美和欧洲高速发展以来,规模最大和最快的扩张计划,而这[FS:PAGE]一计划也是福特重返“全球化企业”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笔。
摆脱欧洲的牵绊,腾出更多的财力、人力集中火力突破中国市场,或许正是福特掌舵者眼下心境的写照。然而,对于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最快的10年“跟进不足”的福特来说,“雄心”固然重要,但要想真正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却并非易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