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汽车保有量为81%,即每100人就拥有81辆汽车,是除欧洲个别国家外,世界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也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度。
美国“车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汽车的零售价格低。举例来说,一般中产阶级的家庭年收入在11万美金左右,一辆中级车的售价一般为2万至3万美金之间,一个家庭拥有两部或更多辆汽车的情况非常普遍。
美国人买车多数采用贷款方式,约占到总购车比例的80%,对于信用好的消费者来说,只需填写几张表格,手续非常简便,贷款利率也相当诱人。上世纪末,美国推出了名为“Lease”的汽车租赁方式,即在付出一定的手续费之后,以每月付一定的租金,租期一般3-5年的方式拥有一部汽车,租约到期后,再将汽车还给经销商,经销商再通过自己的渠道将这些二手车“输送”回市场,赚取一定的利润。“Lease”是汽车金融的衍生品,满足了部分消费者频繁换车的需求,在美国的零售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约占到总购车比例的10%-15%。
美国人离不开汽车的重要原因是,其覆盖全国的公路网高度发达,人们在洲际之间穿行主要依靠高速公路。美国的公路网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基本完成,每条全封闭的高速公路都标有号码,东西向为偶数,南北向为奇数。这些道路视野开阔标志清楚,进出口设计非常人性化。不光是州际公路这样的大道,美国的州内城市、各小镇之间也都有发达的公路系统,可以说是“户户通公路”。
和中国相比,在美国开车,很是享受,这种享受不仅是因为交通拥堵情况不严重,更因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人们都能有序驾驶,“汽车”与“汽车”、“汽车”与“行人”之间存在最基本的尊重和社会责任心,因此能和谐共存。
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汽车,这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更多的美国民众使用更节油的经济型车,对构建“环境友好”的汽车社会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美国是个高度重视汽车安全的国家,从儿童安全座椅的法规细化,到违反交通法规的高额罚款,无不透露着美国汽车社会的“成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