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前景展望

时间:2014-12-22 15:10:59 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作者:谢师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2014年,美国市场将继续攀升,欧洲市场迎来回暖信号,巴西市场虽将走低,但仍有大量增长空间

 

2014年,对于全球各大汽车市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美国汽车市场预计将延续着回暖的行情,新车的销量将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渐回暖而继续攀升;欧洲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低谷后,终于有望在新的一年中迎来汽车销量的正增长,尽管车企在欧洲的价格战仍将继续,但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日本的情况则比较复杂,需要看安倍经济能否改善国家宏观环境,汽车市场的销量面临不确定性;尽管在今年巴西汽车市场的销量仍将走低,但是该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是不容忽视的;墨西哥凭借着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在未来或将成为行业新的“热点”。——编 者

美国市场:预期乐观
美国市场据显示,2013年美国汽车销量达到1560万辆,较2012年增长7.6%,创6年来最佳表现。不过,2013年12月,美国汽车销量仅增长0.3%,至年化1540万辆,不及市场预期,显示汽车销售在年终之际放缓。
根据Autodata公司等机构提供的数据,2013年12月份,美国市场轻型车新车注册销量为1358734辆,较之2012年12月的1356132辆,同比微增0.2%。摩根斯坦利分析师指出,2013年12月份上半个月美国市场汽车销售量增速放缓,这主要反映了销量的增长提前到了11月份,以及12月份暴风雪天气的负面影响。分析机构称,11月份美国车市增长较快,存在提前透支消费需求的情况;加上近来美国中东部遭到暴风雪袭击,影响了汽车销量增长。当月季节性调整年化销量仅为1540万辆,较11月的1641万辆下降近100万辆,成为近几个月新低。
各大车企中,美系和日系各有两家大型车企增长。福特和克莱斯勒销量攀升,而通用滑坡;日系中丰田下降,但本田和日产上涨。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大众乘用车品牌在美国连续第九个月同比下滑。福特汽车2013年销量增长11%,至250万辆,克莱斯勒和日产分别增长9%,通用汽车、丰田和本田增长7%,其中通用汽车销量达到280万辆,丰田销量为220万辆,韩国现代销量增长2.5%。市场份额方面,通用汽车份额与前一年持平,为17.9%,克莱斯勒市场份额增至11.3%,福特份额增至15.9%。
对于美国汽车市场今年的前景展望,市场人士普遍预期是比较乐观的。尽管在连续4年实现销量强劲增长后美国市场对新轿车和卡车的需求或将放缓,但是美国经济仍然处于回暖的态势,不会对汽车市场产生过多影响。
1月6日,美国参议院的程序性投票同意把紧急失业补贴再次延长3个月,由此可见,美国两党财政争斗和国会选战的底线是不破坏美国经济复苏进程。
此外,从经济基本面评估,即使在今年出现美国国会停止延期救助的极端情形,预计美国GDP受到的拖累要低于0.2个百分点,其影响显著低于2013年年初自动减支对GDP形成的0.5个百分点的影响。因此,美国经济基本面的韧性较前期已经显著增强,且国会通过延期救助措施化解经济下行风险的概率较高,预计2014年年初美国消费复苏的趋势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尽管美国去年12月季度调整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7.4万,创3年来最低月度增幅,消费方面也出现了放缓的迹象,但这仅是因为目前肆虐北美的极寒天气的影响,而且天气对于美国经济的冲击为短期的,不会对美国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形成根本冲击。从汽车行业来看,美国消费者对于汽车更新换代的需求并未出现实质性的转变,因此,对于新车的消费还将陆续增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去年美国汽车销量增长较快,受到基数效应的影响,今年的汽车销量的增速或放缓,但是,汽车行业回暖的趋势并未改变。行业预计,美国2014年全年销量在1600-1650万辆之间。

欧洲市场:迎接回暖
自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以来,欧洲经历了6年的低迷期。2013年,欧洲汽车市场在11月份出现了回暖迹象,但是仍不能改变全年销量走低的趋势。从各国家的销售情况来看,除英国与西班牙外,其他主要欧洲汽车市场的销量仅在12月份出现了增长,2013年全年仍是销量下滑的态势。
不过,欧洲经济已经出现了回暖的迹象:英国等主要国家由于近期经济数据表现良好,需求稳定增长使得失业率相对较低;而希腊和西班牙仍处于经济修复阶段,虽然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等领先指标转好,但是需求仍存反复,且财政紧缩使得就业问题从未得到根本性改善。不过,预计2014 年欧元区和欧盟整体经济保持阶梯向上趋势,失业率可能回到2012 年水平。
在居民消费方面,欧洲市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为汽车制造商们带来了市场回暖的希望。欧洲2013年11月零售销售额数据显示,11月欧元区和欧盟的零售销售额分别从上月收缩重回增长,环比增速反弹至1.4%和1.2%;而同比增长1.6%和2.0%。欧洲零售表现较为突出,超出市场预期。其中非食品零售额增长较快,欧元区和欧盟环比增速分别达到了1.9%和1.7%。而食品烟酒零售额也有所增长,分别环比增长1.1%和0.9%。机动车原料的零售销售额在11 月也有止跌回升的态势,为欧元区近5个月以来首次增长。整体来看,欧盟乃至欧元区的需求较前期有显著增长,除了季节性因素推动外,全球经济改善也推升了需求。
近日有业内人士预测,2014年欧洲汽车市场终将迎来复苏。这或将缓解该地区部分汽车制造商的零售定价压力。随着大部分欧洲国家的经济形势2013年年底缓慢回暖,消费者终于开始恢复信心,以近24%的折扣价购买心仪已久的新车。
汽车制造商和业内观察人士预计今年欧洲汽车销量有望上升近3%,这对处于行业边缘的汽车制造商,特别是菲亚特和标致雪铁龙等处于经济严重衰退的南欧地区的汽车制造商来说是好消息。
然而,业内观察人士表示,针对大众市场的汽车生产商没有可能在欧洲市场获取利润。2013年欧洲汽车销量据估计不足1300万辆,与2007年的峰值相比下降了近25%。2009年,美国削减工厂产能,积极地解决自身危机。而整个欧洲2012年拥有近300家工厂,却只做了一半的功课。政府希望工厂继续开工以保障就业,却阻碍了经济复苏的步伐。因此,欧洲经济的反弹相对较弱,利润也相对较少。
销量增长的预期将使得目前欧洲市场车企价格战继续。瑞士银行分析师Philippe Houchois表示:“由于欧盟各国的自身条件不一样,汽车市场的复苏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对于汽车制造商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目前来看,欧洲汽车市场的复苏将主要对制造价格便宜的汽车制造商更为有利,而像大众汽车等公司如果想要提高销量,只能通过继续打压价格来达到。欧洲汽车市场在沉寂了几年之后的销量首次回升,对于车企来讲,利润恐怕是排在第二位的,能否迅速地抢占市场份额则是车企的首要任务。市场预计,车企在欧洲的价格战在2014年将延续,并且不排除愈演愈烈的态势。
从现有数据可以看出,PSA以及菲亚特将会是2014年最受益的车企。前者在2012年开始布局法国市场,其新推出的车型也属于经济实惠型,法国汽车市场在今年预计的销量增速为2%,因此,随着法国汽车市场的恢复,PSA公司的销量将增加。随着菲亚特完全收购克莱斯勒,菲亚特一跃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新巨头,对于注重意大利本土市场的菲亚特来说,现在该公司更有“底气”来提高在本国的销量。意大利2014年的汽车销量增速也预计在2%,因此,菲亚特也将从今年欧洲市场的回暖中受益匪浅。

日本市场:形势复杂
据日本汽车行业数据显示,2013年日本汽车总销售量达到538万辆,微增0.1%,连续两年超过500万辆的大关。日本对于环保车型的补贴计划于2012年9月份到期,因此导致了2013年年初汽车销量的下滑,并最终抵消了去年9月份开始的销量强势反弹。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以及日本轻型机动车与摩托车协会官员指出,预计2014年的前三个季度,日本这一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将继续同比增长趋势,但随着4月份消费税从5%上升至8%,前景仍不确定。
日本轻型机动车与摩托车协会指出,2013年国内微型车新车销量比上年增加6.7%,达211.3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微型车此前的最高销量是2006年的202.36万辆。
由于环保车补贴政策已于2012年9月结束,2013年销势未被看好,但明年4月消费税上调前的末班车效应推升了销量。对于2014年的销量展望,全国微型车协会联合会表示:“预计末班车效应造成的反作用力会使销量相对减少。”而日前,掌管本田公司日本本土经营的高管o川尚发表了2014年日本本土汽车市场的看法。他认为,2014年的汽车市场同比不会有较大的下滑,市场规模应该在500万辆左右。
多方面迹象显示,2014年对于日本经济来说是比较关键的一年,也可以说是安倍经济学的考验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在未来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日本汽车市场的发展。
第一,从居民工资方面来看,整体和基本工资平均而言都转而实现同比上涨,但涨幅介于0.2%-0.5%之间。安倍政府一直在号召大企业将部分利润增幅用于上调工资,不过,日本70%以上的岗位来自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的利润并没有像大企业那样受益于安倍经济学。因此,中小企业将继续吸收日元走软造成的投入成本上升,而且消费税上调之后,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将继续受到打击,也因此,大多数居民的收入不会出现明显的提升,消费需求受到压制。
第二,从出口来看,截至目前日元贬值带来的出口量增长弱于市场预期。预计随着在美国经济带动下全球经济从2014 年开始复苏并推动外需改善,日元对出口的提振作用将逐步体现出来。不过,这仅有利于一部分的汽车制造商,对于日本本土的汽车市场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在宏观形势比较复杂的2014年,日本的汽车市场需求以及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日本在今年一季度后汽车市场的销量预期不是很乐观,惟有待时间来检验安倍经济对日本汽车行业究竟影响如何。

巴西市场:或将走低
巴西全国汽车生产商协会7日宣布,2013年巴西汽车产量达374万辆,比上一年增长9.9%。上述汽车的统计范围包括轿车、商务车、卡车和大客车。其中,以轿车和商务车的产量最大,达351万辆,增产幅度为8.6%。卡车的产量为19万辆,比上一年增加43.1%。大客车产量为4万辆,增加幅度为9.5%。
与此同时,2013年汽车的销售量却出现了萎缩,为376.7万辆,比前一年减少0.9%。这是巴西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汽车销量下降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受政府减免税措施的鼓励,巴西在2012年的销量过高(380万辆),这个纪录一时难以被打破。受到2014年巴西政府将逐步取消已实行3年的购车减税措施的影响,不少巴西民众赶在新政策出台前购车,从而导致去年12月份巴西汽车销量出现强劲反弹,环比增长16.03%。即便如此,2013年全年销量仍无法打破上一年380万辆汽车的历史最高纪录。
由于去年新车的注册量出现了10年来首次下降的情形,巴西的汽车经销商们预计2014年全年的销售情况也不容乐观。巴西汽车销售商联合会主席阿拉里格?亚松森认为,受到美元走高、减税取消以及世界杯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14年巴西汽车销量将继续走低。
去年8月,经济学家们曾预测2013年全年的汽车销量会增长1.53%,但是12月的销量同比下降1.51%,将全年的销量水平拉了下来。高额的借贷成本,不景气的经济和消费者信心的减弱,使得巴西的汽车消费市场正在遭受打击。
巴西目前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巴西汽车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可以达到3%。目前,世界上很多汽车厂商都花重金在巴西建厂生产汽车。这些大牌厂商就包括菲亚特、大众、通用、福特这4家车企,包揽了巴西汽车销量的70%以上。
作为近些年销量增长较快的市场之一,巴西市场独有的特性以及地理环境,使得一些车企在最初难以适应。不过随着车企在巴西建厂实行本地化生产,巴西汽车市场未来仍有发展空间。另外,低廉的人力成本也使巴西成为了汽车出口的乐土。在汽车行业普遍预计美国、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趋势已经逐渐放缓,甚至接近尾声,巴西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或将成为未来各车企销量一争高下的主要战场。

墨西哥市场:连创新高
墨西哥汽车工业协会AMIA近日公布,该国2013年汽车销量同比提升8%至1063363辆,而汽车产量及出口量均实现连续4年创下历史新高。
去年12月份,各车企在墨西哥总计生产了164221辆汽车,同比下跌了9%;而从2013年整体数据来看,墨西哥累计产量达到2933465辆,较2012年提升了1.7%。
尽管打破了之前的产量纪录,墨西哥去年的汽车产量并未达到之前295万至300万辆的预期水平。AMIA主席Eduardo Solis日前也没有提供关于2014年墨西哥产量的预期。此外,2013年墨西哥汽车出口量也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423084辆,较2012年提升了3%;该国上个月出口了161208辆汽车,同比增长了4%。
墨西哥去年向其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出口了1646950辆汽车,同比提升了10%;面向加拿大市场的出口量达到194851辆,同比骤增22%;而出口至拉丁美洲的销量遭遇下滑,同比降低16%至307581辆。
墨西哥汽车市场的优势主要在于其离美国较近,在运输成本上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另外,墨西哥人力市场的成本要远低于美国,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将工厂建在墨西哥,因此,未来墨西哥汽车市场或将成为行业新的“热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违者中国商报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