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对得起他经受的苦难”,作为一个命运多舛的车企,神龙践行了这个道理。上周,东风宣布计划以8亿欧元入股PSA,而其中的诸多合作内容都将着落在双方的合资公司神龙上。
成立于1992年的神龙和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一样,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批合资汽车企业之一,成立之初,国家对神龙的战略规划是:“批量生产,出口导向”,并且神龙起步一是大投资,累计投入达到130多亿元;二是大产能,规划产能为年生产30万辆轿车和40万台发动机;产品以适合出口的1.6升以下经济型轿车为主。
在当时,神龙可以说承载着莫大的期望。但是这22年来神龙的发展起起伏伏,眼看着被其他的后来者一个个超越,尤其是没有把握住中国汽车业发展的最佳黄金期,其间滋味可想而知,而且,神龙至今仍未成为真正的面向出口的企业。
现在,神龙终于迎来了一个翻盘的机会。
“神龙这20多年经历过很多苦难,我们和法方吵过太多架,一直在不断地磨合,”一位神龙此前的高管告诉记者,“但是正是因为这种苦难,证明按照法国人那套去做不行,而近几年神龙的发展让法国人开始尊重东风,这也是他们主动找到东风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按照现在东风与PSA的框架协议,一方面,在此次双方的合作中明确,PSA在中国的销售由神龙全权主导,这就意味着神龙将实现进口和国产销售两块业务的整合;另一方面,双方将组建海外销售公司,主要面向亚太地区。“PSA自己的产品并不适合亚太市场。你可以去看,现在市场上卖得好的PSA产品,都是我们改过的,而周边这些国家消费者的需求和中国是很相似的,都是三厢、设计感、大空间,因此,直接从神龙出口有利于帮助PSA在这些国家迅速打开市场。”东风内部人士认为神龙将迎来一个真正的机遇期。
今后神龙的产品不仅能够在亚太市场尤其是东盟市场占据主要地位,而且还可以利用PSA在这一地区的工厂实现国际化生产。
在东风发布的公告中,神龙将在2020年实现年产销150万辆的目标,其中东风品牌、雪铁龙、标致分别达到年产销50万辆。
如果上述的规划能够实现,那么神龙将成功转型为一个“跨国”合资公司。在当前的竞争时代,合资公司已经不再是以前单纯代工厂的角色,此前,各合资车企纷纷推出合资自主品牌和车型,也有部分车企开始探讨出口,但是像神龙这样以主导地位开拓亚洲市场还是第一次。
此消息一出,有正面评价也有质疑者,用东风高管的话说:“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因此,无论结果怎样,能够把握住机会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沉淀了22年,经历了种种苦难的神龙,将有可能成为一个在模式和体系上的引领者。
【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独家稿件,版权为中国商报·汽车导报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