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作战 五菱顾此失彼

时间:2014-12-22 15:23:12 来源: 作者:管宏业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微车竞争更加激烈,乘用车项目又存在变数,双线作战的上汽通用五菱面临更多难题。


微车竞争更加激烈,乘用车项目又存在变数,双线作战的上汽通用五菱面临更多难题。

  “微车王”五菱造中级轿车,这成为近日业界瞩目的话题。7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乘用车品牌宝骏,并宣布全面进军乘用车市场。上汽通用五菱高层表示,将从此踏上商用车和乘用车双向并举的新征程。
  消息公布后,业界议论不一。虽然上汽通用五菱在微车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乘用车与微车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过去的品牌和网络积累,对转战乘用车市场帮助并不大。此外,对于它所上马的中级车项目,业内人士表示出了更多担忧。国内中级车市场已经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区域,市场相对稳定,领先者优势明显。作为后来者的宝骏品牌,在产品技术和品牌影响力上并不占优势。将企业发展重心偏向于并没有太多把握的新领域,业界人士担心,上汽五菱“乘商并举”的豪言或许会落得顾此失彼的结局。

“乘商”实难并举
  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根据,即使是表面看起来发展不错的微型车市场,上汽通用五菱的领先优势正遭受严峻挑战。
  自2006年上汽通用五菱超越长安后,长安对重夺市场霸主的决心就一刻都没有停止。特别是从去年长安兼并哈飞与昌河,整合后的大长安重夺王位的距离渐行渐近。2009 年,上汽通用五菱微车销量约100万辆,同比增长约60%,虽然长安以70万辆屈居亚军,但长安销量增速达到95%,增幅远高于五菱。借助高增长的势头,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年初宣布,2010年长安仅本部微车的产销量将突破100万辆,再加上合并进来的哈飞、昌河,长安集团微车规模有可能接近130万辆。而上汽通用五菱微车今年的销量目标为 115万辆。从销售计划上来看,长安集团有可能重夺微车销售冠军宝座。
  不仅是长安,对上汽通用五菱霸主地位虎视眈眈者还大有人在,这其中,东风小康、一汽吉林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上位倾向,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甚至喊出了“微车赢,则一汽赢”的口号,提出用3至5年进军微车行业前3名的目标。一些非传统微车企业也纷纷挤入微车战团。奇瑞、北汽、华晨、海马、陕汽等也纷纷杀入,微车市场竞争陡然加剧。
  在这种情形下,如何能够保证原有市场不丢都不容易,“分心”开拓进入一个自己并不擅长的陌生领域,前景实难预料。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竞争这么激烈,倘若因为分身乘用车而拖累了微车根基,那可是连后悔都来不及的了。”

  过度饱和累主业
  根据上汽通用五菱公告,首款乘用车产品将是一款中级车,这再次出乎业内人士意料。虽然中级车在乘用车市场占据了相当比例的份额,但市场大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这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程度最饱和的一个区域。德系、日系、美系、本土,每个厂家都把中级车市场视为最重要的一个区间。除了已有的这些已基本瓜分完毕的成熟企业,类似上汽通用五菱那样,从商用车、微型车甚至客车领域转战乘用车,瞄准中级车蛋糕的企业早已排起了长龙。上至一汽、东风这样的国家队选手,下至江淮、青年这样的地方军,甚至还有金龙这样的客车企业。更让人不可忽视的是,包括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在内的这些强势合资企业,也已经或酝酿发布合资企业的自主乘用车品牌,从掌握的信息来看,无一例外,大家首先对准的目标也都是中级车市场。
  另一方面,从以往案例判断,这种转型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曾经同样在微车领域叱咤风云的哈飞汽车,早些年也尝试转型制造中级轿车,并为此投入巨资。客观来说,哈飞赛豹是一款相当不错的车型,但事与愿违的是,哈飞在微车上的经验并没有带来中级乘用车的成功。某种程度上,哈飞从一线微车企业滑落,部分也是被赛豹所拖累。此外,那些曾经在商用车、客车领域独霸一方的企业,包括江淮、青年等,在付出巨大心血后,至[FS:PAGE]今难以用“成功”形容。
  业内专家对上汽通用五菱上马中级轿车,也同样提出了忠告。清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宋健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产品多为经济型轿车。之所以不敢贸然进入中级车,是因为自主品牌与跨国品牌在技术实力、管理经验和营销渠道等多方面都有着明显差距。而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上来就瞄准中级车,虽然勇气可嘉,但必须看到的是,五菱在乘用车尤其是中级车领域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资源,生产基地产能扩张、销售渠道的建立等问题都亟待妥善解决,这些都必然会大大增加企业成本。在宋健看来,上汽通用五菱的中级车项目战略,前景并不明朗。

  光环下阴影渐聚
  实际上,即使在微车销量第一的光环下,也掩藏着诸多至今没有解决的隐忧。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购买了五菱微车的用户,使用过程中问题不断,质量让人头疼,不少用户甚至产生后悔情绪。
  北京顺义区的刘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车主,他刚买不久的五菱荣光因后轮钢圈不平,致使行驶中车身抖动严重,因为购买时间不长,服务站又承认确实是质量问题,同意换一对新钢圈。经过一个月漫长的等待,服务站终于给他换了新钢圈,但更换后抖动问题依旧,刘先生对结果表示不满,五菱服务人员却告诉他:这种车就是这个档次,不能要求太高。如果想彻底解决问题,只能是把钢圈换成铝合金圈,但更换的费用却需要刘先生自己掏钱。这样的答复大大出乎刘先生意料,厂家又不让步,致使事件陷入僵局。
  山东泰安的赵先生处境比刘先生更有过之。车子买来10天后就发现轮胎变形,4个轮胎坏了3个;半个月后,由于前避震器异响不得不又去了趟服务站;此后,空调不工作、后桥变形、低速抖动等问题接二连三地发生,虽说去服务站基本都能够免费维修,但几个月下来的赵先生早已是疲惫不堪,他告诉记者,对五菱已经彻底失望,以后不会考虑五菱的任何产品了。
  记者留意了一下网络上五菱用户论坛,惊讶地发现,类似这种的质量问题以及对售后服务不规范抱怨比比皆是。购买微车的用户虽然不看重品牌,但对于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的看重,却与轿车用户要求并无两样。在客户要求层次不高的微车上尚且留有诸多没有解决的抱怨和问题,贸然转战轿车,面对更高端客户用户需求时,恐怕只能招来更多的不满和投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