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到强 中国车业任重道远

时间:2014-12-22 15:23:31 来源: 作者:管宏业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2010年的经济工作除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之外,还需谨防二次触底。对国内汽车业来说,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今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有了世界第一的车市基础,有了自主创新的国家意志,中国汽车强国梦想的实现还有多远——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2010年的经济工作除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之外,还需谨防二次触底。对国内汽车业来说,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今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应该说,2009年中国经济能够完成“保增长”大计,国内汽车工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在我国汽车产销登上世界第一的背后,与世界汽车强国相比,自主品牌汽车在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上还有较大差距。今年“两会”上透露出的汽车工业下一步核心思想更加明确,那就是积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提高自主品牌实力,最终实现中国汽车从大到强的战略转变。

  “大而不强”催奋进
 
  细心人士发现,今年“两会”与往年很大不同的一点是,相关汽车类话题聚集了更多的社会关注。不仅去年国内汽车销量数字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汽车”二字更是被反复提及多达20余次,这极大地鼓舞了汽车业界代表委员的士气。与此同时,各界代表所提出的汽车社会、汽车强国等也成为跨行业最热门的话题。
  尽管如此,与会者还是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虽然已经是汽车产销大国,但还不是汽车强国。要想实现强国梦,必须提振中国概念,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标准建立,从中国制造转变到中国创造。
  毫无疑问,能否建立起强大的自主品牌是成为汽车强国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离汽车强国尚有一段距离。作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2009年,我国轿车销售747.31万辆,而自主品牌轿车仅为销售221.73万辆,仅占轿车市场的29.7%,跨国汽车品牌占据超过70%的市场份额。与之对比,2009年日本生产只有793万辆,但其中超过95%为日系品牌。以总量相比,我国远超日本,但如果以自主品牌计算,则差距还是非常大。
  中国汽车大而不强,已经引起“两会”广泛关注。“中国即使已成为一个汽车大国,也仍然和汽车强国有非常远的距离。”一位自主车企负责人在“两会”上表示,要想真正走向世界,成为一个汽车强国,品牌是必由之路。同时,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也认为,要想成为汽车强国,自主品牌必须占据市场份额超过70%。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我们的强国之路还有很久要走。
  一位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国内汽车市场产销第一,很大程度上是在吃中国13亿人口的“人口红利”。如果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与自主制造不能在我国汽车工业中起主导作用,那么即使产量再大也不过是在为跨国汽车集团代工。

  国家意志“促转变”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汽车产业也将进行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由大变强的目标。从“两会”上透露的信息来看,在今年以及未来一定时间内,结构调整都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主旨。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工信部副部长苗圩介绍,今年工信部的重点工作是抓结构调整。未来5年也就是“十二五”期间,政府将加大投入,对一些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研究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苗圩透露,政府将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来推动产品质量提高。比如说汽车安全性,原来的一些推荐标准要变成强制性标准。
  在汽车消费政策上,工信部将改变以往管理思路,制定两套标准。一套是现行的基本标准,一套是未来要达到的标准。“以往我们只制定一套标准,产品达不到标准就不允许生产销售。现在我们考虑在坚持这套标准的基础上,对一些好产品,比如提前达到更高阶段排放要求的车型给予鼓励和引导。”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长期任务,业内专家认为,汽车下乡政策应当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长期措施进一步完善。资深人士贾新光告诉记者:“目前商务部正在着手制定农村汽车服务贸易网[FS:PAGE]点建设标准,目的就是方便广大农民买车、修车。国家出台其他替代政策,如鼓励农民购车、保有的税费减免政策、信贷政策等。”
  从今年前两个月销售数据来看,汽车市场发展势头依旧迅猛,相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一倍。在这种形势下,改变以往产品结构实现低碳发展,汽车企业将承担更多节能减排的责任。根据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要求:“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快产业化步伐,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满怀信心建自主
 
  在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大国时,人们对汽车业的下一个关注点已经成为:中国何时能成为汽车强国。根据网络调查,在大多数人眼里,要想成为一个汽车强国,拥有2至3个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是其最起码的标准。新华信汽车产业研究总监郎学红告诉记者,就目前而言这至少要10年的时间,并且这10年时间中国汽车产业能够取得很大进步。虽然道路艰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在未来10年或者更长时间成为世界汽车强国。
  这种能力首先来自于中国车市所蕴含的巨大潜力。虽然去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度,但实际上这还仅仅是中国刚刚迈入汽车大规模普及阶段。首先,目前中国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这正是居民消费结构由食品消费向住房、汽车消费升级的转换期;其次,中国车市增长空间很大。截至去年底,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46辆,而美国、日本已分别达到820辆和540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中国汽车业开辟了广阔空间。
  中国汽车能够实现强国梦想,同时还来源于中国汽车产业更加清醒的自主创新意识。无论是新版汽车产业规划还是刚刚结束的“两会”上都着重指出,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实现汽车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此前被人们所诟病的大而不强,症结就在于自主创新的力度不够。
  温总理在“两会”后的记者会上深情寄望,中国公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我们欣喜地看到,与愈加飙升的楼市相比,起码在实现老百姓的汽车梦想上,越来越普及的私车消费更多地体现出总理所期望的公民尊严与社会公平上。有了这个基础,中国汽车实现强国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