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角逐之中,自主品牌扮演怎样的角色将影响其在今后市场上的地位。
未来科技正在一步步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汽车是有望率先带领我们走入未来世界的交通工具。智能交通系统是帮助汽车实现这一跨越的关键一步。
“OnStar安吉星比我们预期的还要成功,截至2010年年底,我们拥有约13万个客户,作为一个新的服务项目在一年里覆盖面这么大出乎我的意料。”上海通用高层为这项新技术的受欢迎程度感到惊诧,日后,上海通用新出车型都将标配安吉星服务。
安吉星只是这场智能系统大潮中的一个代表,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涉足这一领域,自主品牌尤其热衷,这将为其开辟一个新的“蓝海”。
汽车电子时代
自主品牌近期展现出了对汽车电子的极大热情,日前,一汽轿车发布2011款奔腾B70,其中一个重大革新便是搭载了一汽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D-Partner。中国一汽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理事长吴建会告诉记者:“D-Partner希望创建车联网的新标准,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据了解,D-Partner系统在多个领域拥有领先的地位。
除了一汽之外,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其中一个代表便是裕隆纳智捷。集成台湾IT业优势,“智能”成为纳智捷的主打。东风裕隆总经理吴新发介绍,纳智捷是世界第一个跨越Auto与IT两个产业进行研发的品牌,与全球知名智慧手机龙头HTC (宏达国际电子)、亿光、益通、华晶等公司共同创造出全面性车用整合信息的云端平台纳智捷THINK+智能引擎。
吴新发不无自豪地说:“纳智捷首创‘两颗引擎’概念,一颗是2.2L Turbo动力引擎,另一颗是以Think+为核心的智能引擎,这将开启一个属于智慧车的时代。”
即便是以电动车起家的比亚迪,也发布了其智能系统,据了解,比亚迪“i”系统,是一个全新车载网络平台,实现汽车与网络的全面对接,让车主享受安全、行车、资讯服务以及娱乐、商旅等服务。比亚迪方面表示:“这一系统让比亚迪在电子智能化方面全面看齐国际汽车巨头。”
像这样车企主导的智能系统开发之外,许多车企也已经选择了零部件供应商来提供这样的系统,在不久前的长城科技节上,记者就看到了其供应商展示的智能交通系统,并且表示:“这很快就会应用到新的整车上。”
汽车电子的时代正在以不可抗拒的姿态迅速来到我们的身边,在这场角逐之中,自主品牌扮演怎样的角色将影响其在今后市场上的地位。
自主品牌机遇
在汽车电子方面,自主品牌并不具备太强的优势,在这一领域走在前面的是日系车。从日前日本地震之后,全球汽车业所受波及中就能感受到这一点,不少欧美车企表示,由于电子芯片等供应产自日本,因此导致整车生产受到影响。
早在几年前,日系几大车企都开始在我国推广智能交通系统,譬如丰田的“G-Book”,这一系统已经应用在一些高端车型上;日产也早在2007年就展示了其智能交通系统“星翼”。
这并不代表在这一领域自主品牌没有优势,事实上,IT业的积累也给中国汽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欧系车对汽车电子“并不感冒”,这一特点可以明显感受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自主品牌在智能交通领域将大有可为。
东风裕隆总经理吴新发接受采访时表示:“纳智捷将综合欧系车、日系车的优势,打造出智慧车的概念。”
从市场来看,注重汽车带来的享受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汽车也不再只是代步工具。一位车企高管接受采访时表示:“可以看到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尤其是年轻人对智能数字系统十分追捧,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机遇。”
智能交通系统,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一个“辅助功能”却扮演着越来[FS:PAGE]越重要的角色,一位业内研发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汽车电动化的一个根本就是汽车电子,汽车电子的水平决定着未来的竞争力。”自主品牌对汽车电子的热情,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