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之夜” 光耀浦江

时间:2014-12-22 15:24:07 来源: 作者:田 倩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   2011年4月17日,在上海车展的前夕,由中国商报、汽车人杂志、中国汽车人网联合主办、亿康先达国际承办、网易汽车独家支持的“汽车人之夜暨颁奖典礼”在


 
  2011年4月17日,在上海车展的前夕,由中国商报、汽车人杂志、中国汽车人网联合主办、亿康先达国际承办、网易汽车独家支持的“汽车人之夜暨颁奖典礼”在上海隆重开幕。
  这是一个专为中国汽车业者打造、汇集了老中青三代中国汽车人的盛会。何光远部长来了,张小虞会长来了,北汽徐和谊董事长、长安徐留平董事长、上汽肖国普副总裁、博世中国陈玉东总裁、德尔福亚太区艾博彬总裁等也来了……老中青三代中国汽车人代表欢聚一堂,共度汽车人自己的节日。
  此次颁奖活动是专门为“2009年和2010年年度人物、三位杰出汽车人、2009年和2010年十大营销精英、三位营销女杰而举行的。他们不仅是引领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佼佼者,也是营销创新、管理创新的领导者。他们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可持续的增长,也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中国汽车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不仅具有非同一般的行业影响力,也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绿色的草坪、洁白的百合、旖旎的灯光、猩红的地毯,葡萄美酒夜光杯……阵阵掌声、欢声笑语,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一夜,黄浦江上的月色迷人,衡山路上的灯光愈加璀璨……中国汽车业的领航者,在这一夜齐聚一堂,共同分享这属于中国汽车人的荣耀与辉煌!

迎接营销新时代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汽车人为行业发展倾注了无限的感情和心血,他们引领着汽车营销时代向前迈进,他们的努力也是让世界有目共睹的。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汽车也开始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方向,汽车企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做大、追求生产规模,而是开始更加强烈地期望做强。
  在国家提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倡导自主品牌的大背景下,汽车市场的营销创新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上2010年政策上的突变,驱使车企向二三线城市寻找更加广阔的空间。有业内人士表示:“营销服务的竞争将是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正如业内人士所讲,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心态日趋成熟,对汽车产品的关注重点,也逐渐从单一的购买成本,向使用成本转移。在这种趋势下,服务营销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如何规范汽车营销活动,并且真正地服务顾客,让中国汽车消费者真正体会到汽车生活所带来的精彩和幸福,最终实现营销绩效的改进和企业的长期成长,是中国车企将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企业领军者的重要职责之所在。在此次盛会之上,我们不仅共同分享中国汽车人的光辉与荣耀,也共同探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梳理营销经验,分享商业智慧,为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薄力。

共话车业宏图
 
  在本次颁奖晚会上,以何光远为代表的行业前辈们并就“入世10年,中国汽车得与失”话题展开讨论。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这一时间点也恰好与中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起点重合,在这10年中,中国汽车市场爆发,同时也逐步融入世界,直至今天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10年中,自主品牌得到成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困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既有呼声也有质疑。在这时,我们忍不住发问:入世10年,我们得到了什么?这些10年来的见证者能够帮我们在纷乱的资讯中厘清发展脉络。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对中国汽车业的现状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认为目前汽车工业在量上已经得到了积累,但是在核心技术和质量方面仍有欠缺。“以国家重大专项高压供轨系统为例,机床行业如何配套、供应高精细加工的机床等都是问题,当时由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牵头,8个机床厂参与,来进行专项攻关。这些技术才是汽车业的核心所在。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我们没有掌握最核心的技术,现在[FS:PAGE]下决心要抓质,而不是抓量的问题。”
  谈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得与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乐观地谈道:“我觉得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讲,只有得、没有失。我们得到了技术,也得到了资金,得到了人才锻炼的机会,也开拓了市场。对于汽车工业整体发展来讲,在新世纪发展的关键10年,我们产量增长10倍,建立了一支300万人的队伍,只有得,没有失。”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也认为,中国汽车业,特别是民主汽车品牌的路径和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自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产销大国,中国车业被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在汽车销量突飞猛进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了顾虑和担忧:中国汽车工业是不是过热了?是不是有泡沫?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否认了这一顾虑:“汽车行业这些年依靠国内市场巨大的驱动,未来仍然会是一个持续、较快速度的稳健发展,我本人认为这个行业确实没有什么泡沫,也不存在过热。”
  中国汽车工业入市的第一个10年的发展是令人振奋的,下一个10年也将是充满奇迹的。在分享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喜悦与成就的同时,也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仅做大,更要做强。
  “中国的汽车应该有一个均衡点,或者是拐点。” 上汽集团副总裁肖国普表示。究竟这个拐点会是怎样,会在什么时候到来,或许是留给中国汽车人共同探讨的下一个课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