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趋理性 政策影响减弱

时间:2014-12-22 15:24:14 来源: 作者:宋家婷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市场谁说了算?本质上应该是消费者。再好的政策再好的车,消费者不买账也没用。换个角度说,谁说消费者不懂市场不懂车?在今天,他们对于市场的了解,早已超出了厂商的预期。

注重智能化 想买再买

  “85后”郑先生有着典型的“85后”思维,对喜欢的东西不惧代价,同时,他又有着与“85后”不太相同的地方,热爱思考,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作为天生的爱车族,他对中国车市也多有关注。他对记者说,始终感觉国内市场还是没有饱和,但是路况和购车政策“真的不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买了车,日常用也比较困难,“以我自己来说的话,应该会作为假期代步的工具,或者日后有了小孩儿,作为接送的工具。”
  所以目前他并没有买车的计划。但同样,“85后”的特质决定了他们的消费习惯不会因为经济形势而有所变化,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买不买取决于想不想买”,而不是受经济大势的影响。同样,对于下半年政府或许出台鼓励消费政策,他直言不会受此影响,一方面与自己计划不相符,另一方面跟风买车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如何上牌的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郑先生坦言,如果买车还是会优先考虑合资品牌或者国外原装。“结实是首要的,虽说咱买车不是为了撞,但现在杀手这么多,没准哪天被撞个腰什么的。”他对记者开玩笑,“其次最好是能够跟现有的电子设备联动,比如ipad、手机之类的,比如导航、电话能够通用是最好的。”
  这无疑符合了当下年轻人的需求,时尚,科技。而合资品牌在这方面做得更为精细化。郑先生认为,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差距在于做事情和做产品的视野,视野决定了用什么标准来要求自己。
  当记者问“你认为中国车市要变好,应该怎么做”时,他想了想,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真地做出了回答。
  他认为从宏观角度有两点,一是“要想富,先修路”。政府对车市的作用不可忽视;二是想让大家掏钱买车,那就把路修好,把路网的交通控制做好,大家开着车在路上跑得舒服了,就会有更多的人去买车。而不要一会儿鼓励买车,一会儿摇号、限行,让人摸不清头脑:政府你到底想干什么?
  从微观层面,他建议国产厂家可以向手机商学学,如果真是国货精品,也能卖出好价钱好口碑,比如台湾的HTC;要么就踏踏实实走乡村路线,比如BBK、天语之类;最怕就是披着一堆光环,在路上爬。“我觉得大部分理智的购车人,应该是注重性价比的。”
  其次,他认为应该改善一下国产车的整体形象。“现在周围朋友言车必谈德系,似乎日系已成造纸厂的代言人,美系已成油耗子的代言人,而国货连与之并肩的机会都没有,只不过是大家谈论时的轻蔑一笑罢了……”具体措施,努力做出一个标杆性的中档车就什么都解决了。
  在服务方面,“车做得足够结实,不让消费者接二连三地跑4S店就行了。”他笑道。

不会透支提前购车

  “今年有想法买车吗?”
  “不买!”
  “如果下半年政府出台鼓励政策,会不会买?”
  “不买!”
  李女士的回答很坚定。尽管她认为车市越来越差,基于此降价幅度会加大,但这并不妨碍她的坚决意志。目前欲松还紧的经济形势,忽高忽低的油价,让人心里总是不踏实。在这个时候买车,无论如何看都不划算。
  李女士认为,车市好了就蜂拥而上,不好政府就出手救市,这样下去中国车市“永远好不了”。最好的办法是,让企业去直面市场的好与坏,自己想办法,这样才有益于企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多少都有点儿“被惯坏了”,越做越差。比较起来,合资品牌在质量和服务上稍占上风。
  “钱够,油价低,出行方便。”这是李女士购车的三要素。凯迪拉克、通用和标致则是其比较青睐的品牌,原因是其“够皮实”。

政府亟需出手提振车市

[FS:PAGE]

  尽管单位有车接送,但在某证券公司上班的林先生仍旧有心购置新车。用他的话说,难得一个城市不那么堵车,有辆车方便很多。不过,或许是出于工作性质的敏感性,他对于今年的整体经济形势并不看好,“中国经济即将见底,下半年必须提振经济,否则危险了。”
  林先生坦言,经济形势对于他买车是有一定影响的,经济不好生活成本必然上去,本来买车是为了生活方便,如果成了负担那可是得不偿失。而影响他买车的另一层原因则在于,“我要买的车政府都不鼓励。”他笑言。
  在记者的进一步追问下,他解释道,政府一般鼓励都是1.6L以下或者新能源车型,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不在他考虑范围内,特别是后者,“我一般都是不考虑不成熟的车型的。”不过他对记者说,他购车的第一要素是看价格,第二要素是品牌,接下来是口碑,并不刻意倾向于合资还是自主。
  对于中国车市,林先生认为,车市整体变好需要政府扶持,国产品牌必须突围。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差距在于品牌影响力和实力,比如外观,发动机等。而国产品牌突围,需要资本运作。“汽车行业是规模效应比较好”,他对记者说,“所以需要加大资源整合和并购,规模越大,其边际成本越高,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回到消费者层面,林先生笑道,中国车市需要你争我抢,争到最后,“价格下来,质量上去”,这是老百姓最大的利好。

用车环境太闹心

  就职于某地产公司的彭先生,对于今年的车市保持了乐观态度。从政府60亿元的出手,到新能源政策加大试点,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车市呈上升趋势。对于车市下半年,彭先生也表示乐观,但尽管如此,他并不打算今年买车。原因是,条件不成熟。
  在彭先生看来,开车更需要一个好的用车环境。而好的用车环境包括道路畅通、配套设施健全等等。如果符合这个条件,那么买车是没有问题的。但在目前看来,用车环境正在逐步恶化,无车不活导致无路不堵,在这个时机买车,无疑是路上和心里双重添堵。
  就此而言,彭先生认为,政府与其政策救市,不如放更多精力在改善用车环境上。而对于企业和市场而言,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并学会接受市场的历练。
  在品牌选择上,彭先生没有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倾向性,“自己喜欢就好”。他认为,当下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最大差距体现在设计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