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自贸” 中日韩车业做大局

时间:2014-12-22 15:24:18 来源: 作者:管宏业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中日韩三大汽车国倘若在自贸推动下实现产业聚集,将进一步明确汽车业第四次转移的趋势。

  试想一下,在全球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国、日本、韩国之间,大幅降低甚至取消贸易税费,会是怎样一幅图景。流通生产成本更低,消费福利增加,东北亚三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势必进一步增强。
  实际上,关于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已不再是愿景,不久前中日韩首脑会晤的一大成果,就是三方达成共识,年内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分析人士乐观预测,中日韩或可在两年内实现自由贸易。
  一旦中日韩自由贸易达成,日韩汽车业利好显而易见。守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日韩汽车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特别是对以高档车为主的日本进口车,势必会大幅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
  对中国而言,由于与日韩两国汽车工业差距较大,短期内中国汽车将处于被动。更多的进口车和投资涌入,将对本土汽车造成冲击。但长远看来,扩大投资以及与之相伴的技术水平提高,将带动国内汽车业结构升级,最终提升本土汽车竞争力。

短期冲击 长期利好

  虽然中日韩自由贸易还只是停留于纸面的设想,但国内资本市场早已闻风而动。上周国内A股市场只要与日韩贸易沾边的板块,基本都处于放量飘红。大盘依然缺乏生气,但基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概念的炒作,涨幅9%以上的22只个股中,11只都属于这一领域。
  资本市场的躁动和敏感并非没有道理。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一旦得以设立,将是一个覆盖15亿人口、经济总量占亚洲七成、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对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提升三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都会产生显著影响。
  问题在于,与日韩相比弱势不少的本土汽车业,一旦大门更加敞开,能否抵御以成本见长的日韩汽车冲击,这成为国内不少汽车人的顾虑。
  某种程度上看这可能是历史再度重演。十多年前加入中国加入WTO之前,国人也曾经有过类似担忧,担心本土汽车在跨国大鳄面前不堪一击;但事实证明,与狼共舞的结果是中国汽车业也在竞争中壮大成熟。
  更何况,从经济角度来看,产业集聚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集群”将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加速生产力成长。对中日韩汽车业来说,集群更有着契合的产业变革背景和现实需要。
  从全球汽车业变革角度来看,世界汽车业正在经历第四次大转移,从以往的欧洲、美洲、日本为重心,正明显转向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产销大国,日本和韩国也都是位居前五的汽车大国,此三大国倘若在自贸推动下实现产业聚集,将进一步明确汽车业第四次转移的趋势。
  另外,从产业融合性角度来看,三国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一方面,日本和韩国的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投资,将有力地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特别是带动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进步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对以出国外销为导向的日韩汽车业来说,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正是两国梦寐以求的理想场所。

近水楼台 日系契机

  暂且不考虑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和走向,对日系车而言,中日韩更紧密经贸联盟的利好就在眼前。由于对华出口特别是高档车输出仍然是日本汽车业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中日韩自贸预期下的关税降低,对日系汽车出口将形成直接利好。
  此前在日元持续升值的冲击下,日本汽车出口相当不利。日系车向来以经济性见长,而高企的日元让这些优势荡然无存。包括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在内的日本车企甚至曾联合向日本政府呼吁,要求想方设法阻止日元升值的步伐。如今日元升值影响难以回避,自贸区利好给日系车企以新的希望。
  由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不平衡,中日韩汽车关税结构现实差别很大。日本对汽车产品不征收任何关税,韩国对客车和零部件征收8%的关税,对卡车和公共汽车征收10%的关税。而中国,虽然这些年来按照当初加入WTO协议后逐步降关[FS:PAGE]税,但相比前二者仍然关税仍然要高得多。
  商界人士预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从日韩进口的汽车将替代部分从欧美的进口,同时增加自日韩的零部件进口,从而推动中国对日韩的汽车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鉴于日本大地震的影响,日韩在中国对零部件的投资亦将大幅增加。
  当前国内对日系车的进口主要集中在雷克萨斯、英菲尼迪、斯巴鲁以及部分丰田品牌产品。如果关税下降,进口车成本也必然降低,从而提升日系进口车的竞争力。  有业内人士预测,倘若两年后自贸协定签署并生效,到2015年,雷克萨斯年销量有望冲破20万辆,英菲尼迪有望突破8万辆,斯巴鲁的销量也将大幅提升。从而对这些尚未本地化生产的日系进口车形成真正利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