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集团化,要么被集团化”,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销售、收入、市场份额随着行业不断走向发展成熟,集中度提高是必然趋势。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京发布2011汽车经销商百强排行榜,广汇汽车以640.88亿元的营业收入超过庞大汽贸跃居榜首,而去年营业收入超百亿的经销商集团从2010年的13家增至21家。
“中国汽车流通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特别是营业收入超过100亿的经销商集团(以下简称百亿经销商集团)的逐步崛起和快速成长,是2011年中国汽车流通领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进军告诉记者。
消失的名单
与2010年相比,2011年百强排名有较大变化,这与去年频繁并购整合关系密切。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在去年百强排名表上出现的集团经销商,而今已经了无踪迹。这其中包括去年排名第22名的海南嘉华控股有限公司、排名第28名的北京百得利集团以及排名第37位的四川申蓉。
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以庞大、广汇、中升、正通为首的大汽车经销商集团,纷纷加快扩张步伐。不久前,海南嘉华正式与国内最大的路虎代理商惠通陆华合并成立惠通嘉华集团,并以152.2亿的业绩,快速跃升排行榜第11位,一举成为“百亿集团俱乐部”成员。惠通嘉华强强联合,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完美起跑。
在2012年年初,中国汽车经销商大鳄广汇汽车准备收购四川申蓉汽车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一旦双方联姻成功,广汇将取代庞大汽贸,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流通集团。
在百亿经销商集团的带动下,流通领域的集中度进一步增强。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出现类似美国Autonation那样全国性的汽车经销商龙头,而目前,在资金、管理、品牌和话语权方面占有优势的国内领先经销商集团最有可能承担这一角色,如庞大、广汇、物产元通、中升等。
缘何快于整车?
与整车企业相比,经销商整合速度显然远远占据先机。
目前的汽车经销商经营情况参差不齐,受到经营品牌的盈利能力、自身的经营能力等诸多因素影响,经销商盈利能力差距比较大。而汽车厂家也同样面临这样的情况,行业利润由几个主要企业提供,绝大部分企业呈微利或亏损状态。
除去这些相似之处外,经销商的发展主要是经营者自己做主,有利于自身经销店发展就可以重组。企业扩张能带来新的利益机会,而经销商的店面、土地等资源稀缺也决定了整合的必要性。
汽车企业的重组直接涉及企业领导的地位和权力的变化,并且受地方政府利益的影响。汽车企业的调整涉及税收、贷款等诸多问题和利益,而且地方政府都想保留自己的资源。这样,汽车企业的整合带不来相应利益,反而带来很多包袱和责任,对强势企业的整合意义不大。
对于汽车流通行业而言,集团经营较单店经营在厂商授权、人力、资金上有更大的优势,在行业集中度较低的情况下,有望得到快速发展。这样,大的经销商集团将会加快跑马圈地的步伐,加快行业重组。这也是经销商整合速度高于整车的重要因素。
两种扩张路径
除了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各汽车集团的整体营收水平也在迅速增长。行业专家认为,随着汽车消费的升级,品牌往高端化发展,消费向三四线城市扩张。这样,经销商集团的网络扩张基本上会往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代理更多品牌,尤其是高端品牌,如庞大汽贸,通过阿斯顿·马丁等豪华品牌的引入,丰富旗下高端车阵营的同时,也在为自身镀金。来自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高档、豪华车品牌新增4S店99家店,这意味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成本越来越高。二是占领更多区域,近来经销商集团跨区域的兼并、并购、直接收购高端品牌代理公司等动作频频。一方面,经销商在不断通过融资来扩大经营规模,但是另一方面,汽车市场增长的放缓,也在不断压缩着经销商的利润水平。
对于以[FS:PAGE]广汇、庞大、中升为代表的经销商集团来说,扩张之余,在低速增长的时代,面临不同发展模式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