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不可能“安内”

时间:2014-12-22 15:25:01 来源: 作者:卢 山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越来越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尝到了海外市场的甜头。就在不久前举行的巴西圣保罗车展上,包括长安、奇瑞在内的6家本土车企,纷纷走出国门在巴西设展。以至于当地媒体惊叹,这些中国企业聚集在一起,倘若不是展台上的葡萄牙文,几乎让人错以为到了中国。

  越来越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尝到了海外市场的甜头。就在不久前举行的巴西圣保罗车展上,包括长安、奇瑞在内的6家本土车企,纷纷走出国门在巴西设展。以至于当地媒体惊叹,这些中国企业聚集在一起,倘若不是展台上的葡萄牙文,几乎让人错以为到了中国。
  本土车企对巴西的青睐并不难理解。2008年以来,凭借较高的性价比,中国汽车产品赢得了巴西中低收入群体青睐。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巴西进口汽车中,中国汽车比例已从过去的16%增长至近25%。
  不只是巴西,随着俄罗斯、印度、乌拉圭、埃及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快速崛起,不少自主品牌更开始在这些市场上加速布局。
  毫无疑问,对于海外市场的重视反映出自主汽车企业更大的视野和决心,这符合一体化市场格局下的产业发展规律。但知情人知道,做大国际化野心的背后,多少有着国内市场萎缩下的无奈。
  特别是年初以来,随着外资品牌将触角伸向了原来自主品牌占有优势的中低端市场,自主品牌在竞争中显现出劣势。2010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一度达到50%,目前已经降至40%左右,特别是在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已经跌破30%以下。
  国内车市判若两人的市场境遇,很难不让人对自主汽车当下的海外冒进感到忧虑。一方面,出口领域国际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包括巴西在内等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开始对外来汽车产品设置技术壁垒、贸易壁垒。
  另一方面,海外的自主品牌汽车正遭遇跨国汽车企业更加强力的低端车阻击,情形正类似于5年前的国内车市。 
  更让人担心的是,在远没有建立品牌优势和忠诚度的情况下,自主汽车品牌除了遭遇各种类型的贸易壁垒外,更可能遭遇跨国公司的“围追堵截”。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可以佐证的是,大众汽车预期在2014年推出针对新兴市场的廉价品牌;通用汽车正在甩脱上汽集团,独自开拓印度市场。即使在巴西,市场的传统强者菲亚特、雪佛兰也已经有针对性地推出新品战略。
  有业内人士担心,当下本土汽车在国内失势的一幕,用不了多久或许又将在海外重演。
  上述预警强烈地告诫本土品牌,本土、海外市场发展要均衡,决不能顾此失彼。纵观汽车发展史,全球范围内,也从来没有企业由于在国内经营不善,转向国际市场后而获得大发展的。
  对自主品牌来说,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国内才是其赖以立足的根据地,如果不重视其重要性,自主品牌在海外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局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