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汽车夹缝中求生机

时间:2014-12-22 15:25:03 来源: 作者:管宏业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创造了2008年以来的新低,半数自主品牌企业或将熬不过未来的三五年。

  一位自主车企老总日前语带苦涩地告诉记者:“自主品牌到了该唱国歌的时候了”。“在最难熬的时候”,他呼吁,倘若不是全民动员官员带头,自主品牌势将进一步沉沦。
  这位老总的担忧道出了全行业的共识。尽管国内汽车仍微增长,但自主品牌产销却没有止住下滑势头,乘用车市场份额也在进一步下降。
  按照中汽协判断,7月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创造了2008年以来的新低。中汽协秘书长董扬判断,半数自主品牌企业将熬不过未来的3至5年。
  生存还是死亡,正成为自主品牌必须正视的难题。

“到了最难熬的时刻”

  萧条市场行情下,自主品牌正成为木桶中最短的短板。统计数据显示,本土品牌乘用车在7月份的销量环比下降17.6%,市场率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1至7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增速低于整体车市6.4个百分点,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
  这似乎进一步佐证了董扬之前的判断。上个月,董扬刚刚做出“自主品牌下半年甚至未来2到3年都很难改观,今后3到5年内可能一半左右的本土品牌汽车无法存活”的预言,7月份自主品牌数据又一步恶化。
  不止于此,来自流通市场的数据让人更加忧虑。汽车流通协会发现,6月自主品牌汽车经销商的库存系数达到3.12,远远超过合资品牌。而在库存系数超过2.5的汽车品牌中,自主品牌占据了5席,其中海马汽车更是以6.71的库存系数高居所有品牌之首。
  “6、7月是汽车销售淡季,淡季中整车厂的选择一般是压库。”吉利汽车营销副总裁刘金良直言不讳,他认为当前自主品牌压力空前。
  让人不解的是,在国家口口声声号召支持自主扶持本土品牌的口号下,实际出台的政令却是釜底抽薪。不久前随着广州加入限购行列,预计国内即将限购的城市更多,这对处于低端的本土品牌无疑是雪上加霜。和跨国公司相比,本土品牌的品牌形象和研发能力较弱,因而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将不可避免。

剧烈洗牌难以上演

  并不乐观的市场前景下,关于自主品牌面临大洗牌的言论再度上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预测,如果按3%的下滑速度再持续几年,汽车行业内的大洗牌将无法避免,而自主品牌车企将首当其冲。 
  虽然不少人认同自主品牌到了生死存亡关头的判断,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关于半数自主品牌将被重组的说法并不确切。
   一方面,国内车市的复杂性和消费层次多元化,远不是美国和日本等成熟市场可以比拟。仅从大众旗下一款车型Bora在中国衍生出的捷达、宝来、速腾、新速腾四世同堂的盛景,就可以看出中国车市需求的差异性之大。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特色的地方诸侯经济主导,地方政府对本地汽车业的保护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延续甚至扩大化。从不久前重庆、长春相继出台的地方色彩浓烈的汽车消费政策就可以窥斑见豹。因此,所谓的半数自主品牌被淘汰,很难在现实中出现。
逆水行舟多元“自救”
  当然,那些不甘心被淘汰出局的自主品牌车企也在奋发图强,从品质、安全性以及设计上进行全面整改,力图逆势突围。
  “车市行情不好,正好是企业梳理品牌和产品结构、反思企业中长期战略是否得当的最佳时机。”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刘金良告诉记者,在车市下行的背景下,自主品牌长期发展累积起来的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利用此刻正好进行深度调整。
  某种程度上,车市消费结构改变,也为自主车企提供了升级的契机。据AC尼尔森的调查显示,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中,以升级换购和重复增购为目的的再购车主已达到新车购买人群比例的58%,消费者所需要的高品质、精品化的车型需求反而成就了自主品牌向上走的动力。
  当然,任何变革的过程中都免不了阵痛甚至被淘汰出局。自主品牌在战略上进行的调整,在技术、质量上的更高要求,并不会立即反映在市场销量和[FS:PAGE]用户口碑中。年初以来自主品牌车型在C-NCAP碰撞试验中取得的好成绩、在J.D.Power测评中不输于合资车型的品质,还需要更长时间发酵被消费者了解。但惟有经历品牌战略、资源投入和经营理念的洗心革面的变革和阵痛,才能不被市场淘汰而出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