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自主品牌将纳入中国政府采购体系的声音,此起彼伏。业界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相比于之前根本就无法踏入政府门槛的状况,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自主品牌大喜的消息。
但是,这真的足够了吗?官员乘坐本国自主品牌汽车,本就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责,这么多年,这实在是一个晚来的政策。业内某人士就这个话题很严肃地告诉笔者,“如果中央常委就指定说要坐红旗,我就不信企业做不出来我们的国车。关键还是意识不到位,没有专项资金和专项小组来抓这个事情。汽车本来就应该作为中国经济的战略产业,国车自然也就会被纳入政府的大课题当中。”
再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和某企业的朋友聊天。谈起他所在集团的领导,他用了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原生态”。
何为“原生态”的领导?按照这位朋友的解释,即是说没有完全融入官场氛围,对于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显得相对生疏。应酬较少,言谈中没有太多的官腔,会用最真实的语言来表达他内心的想法。
朋友将自己领导“原生态”的原因归究为:“现在行业与他之前的行业有所差别,上任时间也还不太长。” 也许时间一久,领导的“原生态”也会被行业氛围所改变。
让笔者感兴趣的是,“原生态”领导虽然不多见,但也确实存在。在“从众”心理普及的中国,特定环境中的氛围尤其能够影响人,更何况还是在官场?
既然在这个圈子里,就是要适应圈子给你定下的规则,否则你就会被视为异类。就像官员们的座驾无一例外地都是奥迪时,你开着一辆奇瑞QQ能出门吗?一旦某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是否符合公共道德,也会忘了自己最本质的职责。
为什么这期我们的封面会是国车?这已是一个老生常态的话题。呼吁了这么多年官员要坐中国车,也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未得其果。如果官员们逐渐回归“原生态”,或许这样的情况会得以改观。这里所谓的“原生态”,实则是指官本位风气的淡化,官员们身在其位,必须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自上而下,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而不是给跨国品牌常年做着免费的广告。看看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又有多少是如同中国这样,对座驾的要求是如此在乎自己的“脸面”?
作为一个媒体,《汽车人》必须要大声疾呼:高官们,必须记得你们的职责,从战略层面去规划中国汽车,从行为上去支持中国汽车自主品牌。
以国车之名,借用爆红网络的“梁朝伟生活体”来结束这篇卷首语:“有时候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人民大会堂,随便坐上哪辆车就是哪辆车,比如奇瑞QQ,比如吉利金刚,独自在天安门广场体验下中国的自主品牌,一下午的漂移,不发一语,当晚再回到家,以实名制将自主品牌的驾乘感受发个微博,突然觉得这才叫原生态的官员。”